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选登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180号


案    由:关于统筹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卫生部办理
提 案 人:杨利霞
主 题 词:农村,卫生,管理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村级医疗机构包括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不少地方建设了一所所标准化的村级医疗机构,培训了大批的乡村医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但是随着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实施的推行,给农村医疗服务的运行带来新挑战。同时,农民群众对更高水准医疗服务的需要,也对加强村级医疗机构的安全监管提出了新课题。而当前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中仍然面临的一些问题,影响了这些工作的持续进行。具体表现在:
    一、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仍较明显
    卫生部公布的《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当年我国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79人。而同一时间我国仅要求未来几年农村每千人口拥有一名乡村医生。乡村医生中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证的少之又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仅占14.2%,调查中发现,一些经济条件好、人口较多的村庄,会有几名乡村医生,而在一些偏远农村、山区,长期出现乡村医生服务空白的情况。
    二、从业人员“青黄不接”明显
    乡村医生大多数是从过去的“赤脚医生”身份转变而来。但是随着一代人年龄渐长退了下来,中间一代承继乏力,新一代顾虑农村条件艰苦,担心收入增长赶不上社会平均水平,宁愿选择在城市“漂泊”,也不愿在农村行医。导致很多村庄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三、消极情绪明显
    全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尽管多种方式补偿乡村医生的损失,但实际效果并不如愿。一是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处方补贴、每千户籍人口定额补助在人口较少的村,拿到的补助非常可怜;人口较多的村,由于村医多,平分后同样少得可怜。二是政府补助款必须经上级卫生部门考核后发放,不一定保证足额且发放周期达半年或一年。三是村医进药环节明显复杂化,村医进要成了一种负担。四是招标药品的实用性差,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乡村医生对前景观望情绪明显。
    四、监管空白让人忧心
    由于监管不力,乡村医生在诊治病人时不戴口罩、手套直接与病人接触,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旦发生职业性感染,卫生室可能成为二次传染源。同时,村卫生所医疗环境差,存在一些不卫生的注射行为,而且不同程度存在行医不规范,2011年,安徽、河南交界处某村卫生所疑似感染丙肝事件,给政府敲响了警钟。
    五、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各地加强了村医培训和学历进修工作,但实施起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比较差。另外,经费不足,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也影响着乡村医生的素质提升。
    统筹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必须做好在村级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农村基层卫生人才专门培养、乡村医生养老和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统筹规划,推进一体化管理。建议:
    一、明确身份,增强认同
    多年来,不少乡医刻苦学习,通过了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这意味着再也不能以过去的态度和方式来管理乡村医生,而是应该通过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增强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感,逐步实现农村医务人员与城市医务人员并轨管理。在当前国家严格控制编制和人员经费支出的情况下,可以重点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由乡镇卫生院择优聘用优秀乡村医生,在工资待遇、社会身份上与卫生院逐步衔接;并将新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新进入村卫生室的大学毕业生等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统一管理,使其获得国家事业单位职工身份,由国家保证其获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
    二、优化政策,吸引人才
    对于在基层和农村从事医疗卫生服务达到一定年限、成绩突出并受到群众好评的优秀大学生,应当在考研、晋升、提拔、调资、住房、子女就学等多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优惠,让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不仅愿意到农村来,而且也能在农村安心工作,有所成就。
    三、提高水平,提升服务
    提高乡村医生的实用技能和水平,开展不同层面的岗位培训;积极开展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等工作,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同时,还要借助村卫生室信息化的平台,提高乡村医生服务的效率;推动开展综合改革,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模式,不断提高乡村医生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实际本领和水平。
    四、保障乡村医生的收入待遇,并切实落到实处
    在深化新医改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乡村医生贯彻有利于群众的优惠政策,更要采取措施建立对乡村医生多渠道的补助机制,抓好财政专项补偿,并根据财力增长提高补偿额;合理设计一次性诊疗费补偿项目,让乡村医生劳有所获;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保险范围。
    五、强化监管,抵御风险
    约束乡村医生的诊疗行为,要严格准入,坚持一村一所、一体化管理;要完善制度,在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文书书写、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登记、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传染病报告等方面做好功课,确保农村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来源:中国政协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