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选登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648号


案    由:关于加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研究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国务院研究室研究办理,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会同办理
提 案 人:刘玉岭
主 题 词:创新 理论
提案形式:个人
内    容: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立足国情,面向未来,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做出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对未来15年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国家制定一批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目前,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当前国际形式下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新知识产生、扩散和应用的网络,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能否产生出大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并使这些知识尽快发挥重大作用,是衡量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和效益的重要标准。一个运转良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应对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重要保障。
     世界上国家快速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引进型,如巴西;另一种是创造型的,在引进的基础上搞创新,典型国家有日本和韩国。目前我国就是根据我们的国情采用的第二种创新模式,能更快更好的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全国各行各业对中央的这一举措呈现了极大热情,也都在创新建设中有所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到北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调研发现,部分省、市、地区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在创新过程中热情很高,但创新意识难以满足需要,对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市建设的认识不够,在具体实施上感到很迷惘。 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没有具体的科学创新理论的指导,只是按照上级的部署搞创新。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由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及社会科学院组成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研究办公室,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我国具体国情,负责研究有指导价值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以此成果指导各级政府和部门形成相应的政策和决策。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国家创新型建设的理论研究;建立完善有效的创新规律、方法的理论研究;创新体系上理论研究,以保证创新政策能顺利有效的进行。
     我国目前的理论创新任务十分繁重。支撑经济发展、解决经济难题的目标,很多需要寻找技术新领域、新思维和新出路;制度创新则需要首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有创新突破;西方现代经济学帮助我们建立了有效率的市场体制,但不能帮助我们在"中国特色"上走到底,经济学在技术指标层面上的突破也在等待重大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导。当我们在某种技术上仍然落后于他国时,我们才需要在科技领域按照他国设定的大前提条件下重点在技术层面创新、演绎和发明。但这种状况,对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华民族来说,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用理论创新引导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使这个国家快速成为创新型国家。
     这就给国家的社会科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型国家宏观理论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理论均需完善、深化和突破,通过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国家创新建设的步伐。
     2.建议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使广大干部不再消极的上支下派,发挥领导干部自身的领导管理才能,主动解决当地社会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中潜在的智慧能被大量激发,解决众多社会问题及社会矛盾,如大学生就业创业等,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主动性,使我国成为人人能创新、时时有创新、处处有创新的创新型大国。
     3.各级干部尤其是有决策权的干部和技术部门负责人,应进行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规律的培训,使之成为创新型干部,成为创新型的领军人物,加快各省、地、市以及国家的创新型建设。
     4.各大高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加强高校领导尤其是教师的创新教育培养尤为关键,进行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规律的培训,使其成为创新型教师。只有教师的创新能力加强了,才能更好的培养出创新型学生。河北工业大学有一套总结国内外创新知识的培训教材,效果显著,只用30课时,就能使学生创新能力提高3-4倍。
     5.对广大技术人员及各技校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训,使之提高创新意识、掌握创新规律和创新知识,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发挥创新才能。
     总之从国家层面上,加强创新型国家的理论研究,在此指导下制订更有效创新政策,加强创新培训,使干部成为创新领军人物,通过大量创新教育培训,使广大教师、技术人员、学生等成为创新生力军,就会使我国在不太远的将来成为创新型强国,实现国富民强。

来源:大会提案组
备注:注:提案人希望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加强与提案人联系沟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