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选登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157号


案    由:关于构建公共安全体系、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办公厅研究办理
提 案 人:民盟中央
主 题 词:管理 保护
提案形式:党派
内    容:
    随着自然环境的逐渐恶化,各类突发性事件不断增多。这些突发性事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就会酿成重大的公共安全事故,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造成重大损失。
    在发达国家,提高民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培养专门人才,已经纳入社会的日常工作。例如:日本各道府县下属区、市都设有危机管理机构,开设危机管理课,宣传各种防灾知识。俄罗斯在公共场所张贴公民遇到危机恐怖事件如何处理的宣传画。澳大利亚政府专门设立灾害管理学院,培养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德国通过互联网、展览、听众热线,重点介绍如何应对急性瘟疫、化学泄漏、恐怖危机。韩国设立“全国防灾日”,对政府官员和民众进行防灾训练。这些措施使防灾观念深入人心,政府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制止谣言和社会恐慌的扩散。国民在遇到危机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迅速开展自救,大大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比之下,我国的民众公共安全意识很差。越是在基层就越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财政预算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相关企业(如矿山、交通等)对安全宣传和演练舍不得投入,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都是由上级政府部门拨款派人救助,既延误时机,又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加快培养公众的安全意识,加大政府对基层单位危机管理人力、物力的投入,建立健全有效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就显得日趋重要。
    建议:
    一、建立健全社会危机管理机构和应对网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上到下合理设置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尤其要改变县、区、乡、村基层管理缺失的状况。
    二、尽快培养危机管理的专业人才。危机管理不仅需要健全的制度,更需要一支长备不懈、真抓实干的专业队伍。目前各级政府部门的危机管理人员都是非科班出身,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政府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一方面建立危机管理学院(系、专业),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让他们尽快胜任危机处理的重任;另一方面聘请专业人才对现有的危机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三、加强对危机预防的投入。公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和企业社会对危机的预防,需要大量的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改变观念,变事后救助为事先预防,如此不仅由于防患救灾及时减少了经济损失,同时还减少了人员伤亡。加强老旧设备维护和更新改造,保证安全生产。加大对消防、搜救、抢险等救助装备和设施的投入。
    四、培养、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社区的培训日程。编制相应的教材,加强防灾演练,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五、在互联网建立公共安全网页。政府出资建立本地区的公共安全网页。在网页上公布危机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开展公共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每天公布安全信息,提醒民众注意所发现的可疑情况;民众也可通过安全网页提供线索并督促管理部门及时处理一线情况;危机发生时及时发表权威信息,避免谣言和社会恐慌的扩散,使整个社会在互联网媒介的沟通下,及时关注和参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建设。

来源:大会提案组
备注:提案人希望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加强与提案人联系沟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