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石文先委员:“国家账本”是国家体制优势“试金石”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11-3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到日前官方媒体公开报道“我国首部官方编制的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有望年内完成”。我国首部官方“国家账本”从动议到出台历时4年时间。首部官方“国家账本”的如期完成,也将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编制官方完整版“国家账本”的国家。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国家资产负债表”顾名思义即反映政府、居民、企业、金融机构等,在某一特定时点上资产和负债总量、分布以及结构的报表。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不仅是政府“摸家底”的重要工具,也是构建现代政府,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国家资产负债表意义重大,从世界范围内看,由于报表编制本身数据质量要求高、敏感性强,技术上本身就面临着诸多困难。同时,各国政治体制不同导致的许多核心概念定义上的冲突,国家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更是让报表编制工作几乎“寸步难行”。因而,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与其说是技术实力的体现,不如说是一国政府在关键问题上决断力、影响力、号召力的客观反映。

 

如何编制如实、客观,公信力强、便于使用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世界各国政府一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美国至今没有发布包括所有机构部门的完整资产负债表。加拿大从编制历史成本价的资产负债表,到编制重估价的资产负债表,更是历经了20多年时间。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具体而言,报表编制至少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重大难题。要解决这些“拦路虎”,无一不需要国家政治体制优势的支撑,无一不需要政府在关键问题上的决断。

 

首先是概念的厘定。资产负债具体应该包括哪些门类?与传统的会计学术定义相比,政府资产表中的负债,其内涵和外延边界如何确定?这些既是影响编制工作进展和报表质量的重大技术性问题,也是廓清认识误区,统一思想认识,推进编制工作的关键性节点。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学界保持不倚不偏,如实客观,百家争鸣的学术伦理,又需要各国政府在关键问题上敢于抉择和担当。

 

其次是价格的评判。国家资产负债表之所以成为世界性难题,就技术而言,在很多领域,学术上也存在严重分歧。正是因为这些相互对立,甚至相互矛盾观点的存在,才让这一世界性难题延续至今。如大量服务于民生的市政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国家划拨的土地等实物资产的价值评估等。尽管学界分歧很大,不同流派之间观点甚至不可调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技术上都已有一套成熟方案。编制难处在于学界观点的统一。统一学界观点,除了需要政府在关键时刻的决断之外,更多考验的是一国政府,对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第三是标准的趋同。国家资产负债表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难以找到学界共同认同的统一标准和“方法论”,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性。就当今世界主流政治体系而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对很多实务资产的所有权界定上就存在根本性分歧。这就必然导致编制标准世界范围内的结构性冲突。如,中国土地采取的公有制原则,而资本主义制度则恰恰相反,采取的是私有制原则。这些原则性冲突绝非技术层面的“调整报表”就能解决的。解决这些问题,既考验着学界的智慧,也考验着一国政府对自身政治制度的根本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决策,勇敢担当,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优势,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首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顺利出台,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入新时代的客观标度,也是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块“试金石”硬度的真实体现。

 

(作者石文先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