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王东林委员:严重的问题在教育教师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11-0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当今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研学旅行的“短板”在教师

 

最近,《当小学生遇上苏轼》———一篇记录清华附小6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报道相继由新华社等媒体推出,转载率很高,副标题多用“火了”“逆天”“惊呆”“辗压(智商或一些大学教授)”一类的爆炸性词语。炽热的新闻很快在舆论中烧出了一种“现象”,也烧出了一片带有浓烈煳味的焦虑。

 

说小学生“辗压一些大学教授”可能太过,可四年级大学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毕业论文出来,倒也不算罕见,以致有人竟然提出废除毕业论文这个环节,其中的逻辑是:既然那些大学毕业论文问题重重而且大多数存在抄袭之嫌,无胜于有,至少可以省却一条学术不诚信记录。

 

“研究性学习”,说得多,遭遇却很冷。不说小学、初中、高中如何偏重应试教育,忽略研究性学习,就是普通高校内,又有多少人开出过有关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一类的课呢?笔者曾经就此开过几次专题讲座,反响不错,但无力发展成一门课,既缺乏同道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研组,也不忍挤进排课系列中去。中国大学普遍推行学分制,需要开发更多的选修课以便形成所谓“选课超市”,以往的专业主干课由一学年缩减为一学期,一周六节课缩减为四节三节两节。大部分课程的授课时间只有三十六节,而且每节课时也由过去的50分钟缩减到40分钟。课多时少,讲授内容难免被稀释;有的学生选课不顾专业需要而只看是否容易通过拿到学分,这对大学生专业结构系统的搭建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研究性学习,早在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就已正式提出,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一起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成。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委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界定为“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目标指向依然是“研究性学习”。但据笔者所知,目前正在实践的“研学旅行”,“研学”多只是一张标签,只剩下了“旅行”。据说一些旅行社和社会组织很看好并积极渗入“研学旅行”,估计还是看上了这片新来的“商机”和“市场”。很难想象,由商业行为推动的“研学旅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和结果。

 

清华附小学生的研学案例,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以鲜明的事实告诉我们,小学生同样可以完成一定的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与一般教学并不是一件难以逾越的事。有人质疑其中有老师和家长代劳的成分,毕竟清华附小的学生家长大多是清华大学的教师,完全有能力指导并代劳之。笔者倒觉得,这种“初期示范性”的代劳无可厚非,用拐杖行走的目标在于最后丢弃拐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看法倒是给了我们一个有意思的启示,那就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还得依仗教师的指导。研究性学习也好,研学旅行也好,最重要的是选题和研究方案设计以及过程指导。这项工作必须由教师承担。实际情况是,这项工作恰恰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难题。

 

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由此可见,当今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研学旅行的“短板”在教师!“严重的问题在教育教师”,应该不是一种蓄意矮化教师的无厘头的说法。

 

(作者王东林系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