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他似艳阳 光辉而温暖
——追记湖南省益阳市政协委员陈艳辉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11-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陈艳辉简介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人,生前担任赫山区农村经济管理站站长、赫山区驻安化县清塘铺镇石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益阳市政协委员,赫山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赫山区委主委。历任赫山区岳家桥镇财政所主管会计,衡龙桥镇财政所主管会计、副所长、镇党政办主任,羊角乡副乡长,白石塘乡副乡长,衡龙桥镇副镇长,赫山区监察局副局长。2008年被益阳市政府记二等功,2001年至2007年5次获赫山区政府嘉奖、一次立三等功、一次立二等功,并先后荣获益阳市政协优秀委员、九三学社全国优秀社员等荣誉称号。2017年4月1日,陈艳辉积劳成疾,病逝在扶贫工作岗位上,年仅48岁。

 

“陈艳辉同志一生始终以国家和人民事业为重,勤勉务实,担当奉献,在全省政协系统树立了一面旗帜,为扶贫攻坚事业铸就了一座丰碑,是全省各民主党派成员、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有这样一个人,一生工作在基层一线,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

 

有这样一个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三个词汇的重量。

 

有这样一个人,满腔赤诚扶贫帮困,最终倒在扶贫征程上。

 

他,就是湖南省益阳市政协委员、赫山区驻安化县石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陈艳辉。

 

2017年4月1日,陈艳辉还没来得及出门向区委主要领导汇报扶贫工作,就因过于劳累猝然离世,倒在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年仅48岁。

 

“陈艳辉同志一生始终以国家和人民事业为重,勤勉务实,担当奉献,在全省政协系统树立了一面旗帜,为扶贫攻坚事业铸就了一座丰碑,是全省各民主党派成员、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和榜样。”9月1日,湖南省政协印发《关于开展向陈艳辉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弘扬陈艳辉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他短暂的一生,如艳阳般,为身边的人带去了光辉与温暖。

 

“我叫陈艳辉,艳丽的艳,

 

光辉的辉”

 

“我叫陈艳辉,艳丽的艳,光辉的辉,一个男人家取了个女人的名字,是区委安排的帮扶工作队队长。”回忆起与陈艳辉的第一次见面,幽默质朴的开场白,让赫山区驻安化县清塘铺镇石溪村帮扶队队员周建国很快记住了这位即将一起共事的“扶贫队长”。

 

平头,中等个子,身形壮实,“看着就像是个踏实做事的人。”这是队员们眼里的陈艳辉,短短的52天扶贫时间里,他们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

 

“我们4个能一起去安化扶贫,是缘分,也是一份重任,必须圆满完成任务。”2月14日,陈艳辉和队友一行4人正式进驻石溪村。村委原本想把他们安排到镇上,但陈艳辉坚决不同意。“我们既然是石溪村的一员,就必须跟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最终扶贫队住进了村里老会计刘伏生家,搭伙吃饭,按月记账。

 

稍作安顿,陈艳辉一行就马不停蹄走访了村支“两委”干部,随后召开帮扶专题座谈会。根据收集到的情况,陈艳辉决定首先入村组、访农户。

 

石溪村山高路弯,贫困户分布零散,看着不远的距离,经常要绕一大圈。一次,陈艳辉一行人走访到上石片刘家组时,恰逢大雨,山路泥泞湿滑,带路的村干部看大家已经疲惫不堪,示意让扶贫队先回去休息,陈艳辉闻此摇了摇头说,“路再远,也要去看,我们再累再苦,也没有贫困户的生活苦。”

 

对于扶贫工作,陈艳辉从不怕苦。海拔约500米的石溪村,到了冬天格外寒冷。“打开窗的刹那,就感觉像被一盆冷水泼在身上。”周建国这样形容道。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恶劣天气里,陈艳辉依然起得最早,走村入户,但睡得最迟,经常忙到夜里十一点,仍在学文件、查资料。冷了就跺跺脚,或是热水泡个脚继续工作。

 

凭着这股子拼劲,仅用了约三周时间,扶贫队便踏遍了石溪村,走访了全部建档立卡的136户贫困户。石溪村贫困现状逐渐清晰:基础设施落后,无规模产业,贫困人口多,比例大。

 

经过与支部村委、镇驻村干部以及村里致富能人的反复商讨,加之上网查阅大量资料,在陈艳辉指导下,一份涉及光伏发电、中药材种植,生猪、土鸡、荷花鱼等养殖项目的“产业帮扶项目初步实施方案”最终出炉。

 

“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陈艳辉对待贫困群众的处事原则。村里一位从事生猪养殖的贫困户叫刘道珍,他年仅6岁的儿子被查出脑部肿瘤,为了治疗不仅积蓄用尽,还负债数十万。陈艳辉得知后,鼓励他重拾信心,并推荐他到长沙参加“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养殖培训班。

 

如今刘道珍的猪场已经建好,“为了我的花猪养殖,陈队长尽心尽力,帮我找资料、定品种,一趟一趟选址看场地,现在什么都准备好了,他却不在了。”说起陈艳辉,刘道珍红了眼眶。

 

一位贫困户患有矽肺病,扶贫队来了之后他经常会过来转转,陈艳辉每次都耐心接待,讲解政策。为表感谢,这位贫困户有天专程从家里拿了腊肉、鸡蛋和白菜,放下就走,陈艳辉一把拉住他,坚决表示不能拿,两人僵持不下,最终,陈艳辉自掏腰包买下了这些菜。

 

“石溪村很幸运,因为他来到了这里,只是他走得太匆忙了。”提起陈艳辉,70岁的石溪村老支书刘起伍边感慨边拭泪。在村里,陈艳辉帮助过的人,数不胜数。

 

很多人并不知道,扶贫济困这条路,陈艳辉早已走了三十多年。扶贫对陈艳辉而言不是工作,而是融进了血液里,成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乡镇工作时,为了给五保户老人拍照建档,他自掏腰包买相机,逐门逐户上门服务。为了给农民工支付工资,让他们安心过年,在乡财政特别困难的情况下,他从自己不富裕的家中拿了6000元钱垫付,完全没有考虑自家的年该怎么过。

 

2005年初春,一场风雪压塌了白石塘乡一位五保户老人的房子。陈艳辉闻讯第一时间赶往察看,看到老人原本单薄的棉被淋得透湿,他马上说要为老人更换被褥。因正值春节,随行人员有些为难。于是,当晚回家,陈艳辉就把妻子十年都舍不得用的嫁被拿去送给了老人。

 

在他的工作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人有一种能力叫潜能,它像一粒种子,拥有无限可能,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挥创新能力,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扶贫战。

 

如今,石溪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竣工,各项产业也正按照制定的方案如火如荼进行中……当初,陈艳辉脑中描绘的扶贫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与他一起共事的扶贫队员们,还将带着他未完成的梦想,在扶贫路上继续前行。

 

“群众不满意,我就不满意”

 

“陈艳辉是一个较真的人,做事方面,处处较真,事事较真,事情不论大小,只论对错。”8月1日,在益阳市政协党组召开的陈艳辉委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与陈艳辉相识并共事多年的益阳市政协委员金辉这样说道。

 

关于陈艳辉较真这一说法的来源,要从五届益阳市政协期间一件关于茂林社区臭水沟改造提案说起。

 

茂林臭水沟,横贯赫山街道茂林社区,生活在周边的1200余名居民不敢开窗透气,群众怨声载道。2014年4月,陈艳辉、刘南华等4位市政协委员经过深入调研,数易其稿,由陈艳辉执笔撰写了《整治茂林社区臭水沟刻不容缓》的提案,呼吁尽快将沟改成暗渠,在上面铺设水泥路或者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这件提案在2015年初召开的益阳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提交。由于治理难度较大,这件提案在当年办理进度缓慢。到了给提案办理“打分”的时候,有些委员顾虑情面,考虑给“基本满意”,“不行,这是对老百姓的不负责,只能给‘不满意’。”陈艳辉坚决不同意。

 

对于陈艳辉而言,作为政协委员,关心身边人民群众的疾苦,解决百姓的困难,本就是一份责任。“如果今年解决不了,那我明年还提,一直提到解决为止。”

 

在陈艳辉的坚持下,这件提案成为当年益阳市政协唯一的“不满意提案”。

 

2016年1月,在益阳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市委主要领导三次提到这件“不满意提案”,并向全体委员郑重承诺解决问题。2016年8月,总投资约760万元的改造工程动工。如今,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城市街道,社区居民无不拍手称快,并为市政协送去了锦旗以示感谢。

 

群众不满意,他就不满意。“政协委员就像党委政府的眼耳鼻,越灵敏越好,把所见所闻传递给大脑,有利于大脑中枢及时有效地作出反应和决策。”正是因为把政协委员的责任记在了心里,扛在了肩上,融入了工作、生活,陈艳辉把委员的作用发挥到了实处。

 

打开陈艳辉去世前留下的笔记本电脑,搜索“政协”二字,弹出数十个相关文档资料。在一份述职报告中,他这样写道:“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围绕赫山‘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及赫山人民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力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为赫山发展多建有用之言、务实之策。”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陈艳辉从不缺席政协履职活动,尽管他担任区监察局副局长期间工作繁忙,但无论调研或协商,他必定参加,而且每次踊跃发言。”赫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五届市政协赫山综合组组长王志明回忆说。

 

在一次市政协全会分组讨论上,陈艳辉谈起当时益阳市部分中学存在招生乱象,十分气愤。“不达录取分数的考生通过交纳择校费进入重点高中,不但加重学生家庭负担,而且对其他学生也不公平。”陈艳辉建议让该学校停止收取择校费。

 

当过教育局局长的王志明对陈艳辉说的这番话印象深刻,佩服他的敢言敢为,“择校费目前已经不存在了。”

 

2016年7月,赫山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陈艳辉牵头负责督查防汛最容易松懈的时段———零点至八点间的值守情况。他率领督察组,连续十多天往返穿梭在重点防区20多公里的大堤上,严格细致执行督查任务,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连续多日夜不熄灯的高强度工作,让司机都直呼“吃不消”。而陈艳辉每感到身体不适,只是吞下几粒药丸,便又继续穿梭往返、来回督查。同事们看不下去,纷纷劝他去休息,他总是以“我带队,自己不能搞特殊”为借口婉拒,称自己扛得住,不打紧。

 

“既然我被推选为政协委员,就要对得起组织给予的信任,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利,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绝不只是举个手、走走过场,徒有形式。”2016年,赫山区委统战部对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进行综合考评、推荐人选时,陈艳辉如是说道。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陈艳辉从不拿自己当作领导,总是如同老黄牛般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份工作。他任衡龙桥镇财政所副所长时,当地应缴税费无一拖欠;担任区监察局副局长时,总是清早提着工作袋去上班,傍晚下班抱着一摞账本;2011年担任九三学社赫山区委主委后,他一直自筹经费开展学习和履职活动。“他用公家的钱比用自己的还‘小气’些。”九三学社赫山区副主委李黔说。

 

就是这样无私的一个人,把群众的呼声当作前行的号角,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忠诚、干净、担当”。

 

今年4月17日,益阳市赫山区委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向陈艳辉同志学习的决定》,要求全区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陈艳辉的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和崇高品德。

 

益阳市委书记瞿海批示:“艳辉同志不负组织重托,奋战在脱贫攻坚对口帮扶第一线,深入贫困村组,密切联系群众,献身扶贫伟大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他走了,却活在人们心里

 

到益阳之前,记者对于陈艳辉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一沓沓没有温度的资料里,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位温暖善良、低调正直的好人、好干部的形象,在心里逐渐丰满成型。

 

中南财经大学的高材生,扎根乡镇18载;任“局长”7年,却总是骑着一辆旧摩托车;一生清贫,却对他人倾囊相助;设计了7份扶贫方案,描绘了理想蓝图,却倒在了扶贫的第52天……

 

遗憾,不舍。这是一路采访陈艳辉身边的亲人、朋友时,感受最多的。

 

回忆起陈艳辉逝世当天的场景,他的妻子,益阳箴言中学教师蔡小玲至今难以释怀。

 

早在几年前,陈艳辉就被查出高血压和冠心病,医生叮嘱不能劳累。第一次从安化回家,蔡小玲就发现本来肤色白皙的丈夫脸色发黑,陈艳辉解释是山区水质不好。看着镜子里的妻子,陈艳辉还打趣道:“你看,我衬得你多漂亮。”

 

“他总是嘱咐我不能熬夜加班,自己的身体却从不重视。”蔡小玲说。在数十年的家庭生活里,陈艳辉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关怀备至,把重担都揽到了自己身上。相继遭遇母亲瘫痪卧床、父亲和岳母罹患癌症等变故,他和蔡小玲顶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却从不怨天尤人。多年来,陈艳辉一直承担着照顾智障弟弟及其一家的重担,两名年幼的侄女至今仍住在他家中。

 

而陈艳辉所谓的“家”,实际上就是箴言中学闲置的半间教室。陈艳辉用木板隔出了客厅和两个卧室,客厅摆着一张用了20年的竹沙发、两把凳子和一张书桌,而卧室内,除了简单的木板床,几乎别无家具家电。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装满各类书籍、占了整整一面墙的书架。教室处于学校的林荫里,其好友常打趣说是“森林木屋”。

 

直到2009年,在朋友的热心帮助和东拼西凑下,陈艳辉和妻子才购置了一套新房。然而直到陈艳辉离世,新房的装修仍未完成,十多万元的购房贷款也没有还清。他倒下的地方,依旧是那间住了多年的“森林木屋”。

 

尽管日子清贫,但结婚22年,陈艳辉夫妻一直和睦恩爱,令人羡慕不已。“经常有女学生跟我说,以后要以艳辉作为择偶标准。”说起这些,蔡小玲的脸上难得展露出了一丝甜蜜。直到今天,蔡小玲仍然每天给丈夫陈艳辉发微信,拉拉家常,诉说思念。她舍不得让丈夫的手机停机,“这样,就能感觉到他还在我们身边,只是去工作了。”

 

在女儿陈健敏记忆中,父亲从小就告诉她,不要跟别人比吃穿,只跟别人比懂事多一点,比成绩好一点。“他说如果只去比享受,永远得不到满足,就会永远不快乐”“我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留给你,这些工作笔记是我将来留给你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陈健敏整理父亲生前20多本工作笔记时,回想起两年前在书房父亲对自己说的话,失声痛哭。

 

大家眼里的陈艳辉,是一个热心善良、永远充满正能量的好人。“没有这位哥哥,就没有我的今天。”20年前认识陈艳辉时,蔡建军是衡龙桥镇出名的“打架王”。2008年,在陈艳辉的鼓励下,蔡建军承包了青竹鱼塘,几年后听从他建议改为网箱养鱼,收入可观。2016年,注意到网箱养鱼的环保问题,陈艳辉通过查阅资料,又建议蔡建军投资60万元引进智能化池塘内循环健康养殖系统。不出意外的话,蔡建军农场今年收入可达40万元。

 

2014年7月,在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工作的好友邹志荣在桃江遭遇严重车祸,对未来失去信心。陈艳辉一连十多天陪住在病房,“他告诉我,要从心里走出这个病房,融入到人群中去。”终于,邹志荣回到医院上班,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他做好事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陈艳辉相识三十多年的刘文斌回忆起高中时期,同班的汤正伏家庭非常贫困,陈艳辉联合同学找到学校后勤处,请求免费为汤正伏提供伙食,暑假还把他接进自己的家里同吃、同住、同学习。

 

谭彪,是陈艳辉妻子班里的一名学生,由于从小缺乏家庭温暖,打架、逃课成了家常便饭。陈艳辉自荐代理家长,把他接到家里,教他读书做人,视如己出。如今,谭彪已经成为深圳一家拥有数百家连锁分店的企业老总。在陈艳辉的追悼会上,从深圳连夜赶回的谭彪以孝子身份答礼。“我相信陈叔叔走过的人生之路,是爱国家爱人民最好的证明。”

 

自发到追悼会祭奠的,不仅有200多名学生和家长,还有许多从各乡镇赶来的群众,许多人跪在他灵前失声痛哭。“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内不愧于心,他做到了。”有人这样评价陈艳辉。

 

“有的人简简单单地活着,却给他到过的地方、身边的人带去很多乐趣和温暖。平日里不觉得有什么,当失去之后,心里才觉得空荡荡的。”刘文斌几度哽咽,“他就是这样,如风过有声,雁过留痕。”

 

陈艳辉走了,却又似从未离开过。他还活在每一位他帮助过的群众的心里,活在思念他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心里,活在此时此刻阅读他故事的每一位读者心里。

 

他的生命,将以另一种方式被永恒铭记、回归,不染半分历史的尘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