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党派工作

“绿”与“黄”的较量
——民进中央参与石羊河流域治理十年回顾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10-2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00年前,张骞越过腾格里沙漠沿巴丹吉林沙漠西行到达西域各国的的凿空之举,留下诸多不朽的传说。那些翻转在无尽的沙漠中散落的陶片,旋转出无声的历史,流成悠长的荒漠颂歌。

 

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西北端,有一块大漠深处的绿洲,宛若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青土湖。曾经,这里是十分茂密的草原丛林和湖泊,延绵数百公里,“水势浩淼,波光粼粼”。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上中游用水加剧、石羊河来水量逐年减少等原因,青土湖日渐衰落,直至干涸。而今,在民进中央的帮助下,石羊河在黄沙的底色上再次描绘出绿色画卷。

 

10月9日至12日,晚秋初寒,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第一副主席罗富和率民进中央调研组,从汉代居延古道的金塔县,一路逶迤向东,走向民勤县青土湖,驱车数百公里,实地感受固沙、绿化的杰作。

 

青土湖

 

青土湖至少在西汉时代还是个4000多平方公里的水草丰美之地。《尚书·禹贡》、《水经注》记载称“碧波万顷,水天一色”,也有大禹治水,到潴野泽才大功告成的传说。即使到近代,青土湖依然有400平方公里的水面。然而到上世纪70年代初,青土湖从地图上完全消失了。有水利专家称,“青土湖是中国历史上最短时间内消失的最大湖泊。”

 

1958年大跃进时期,有的地方组织群众到冰川撒草木灰,搞“融冰化雪”致使祁连山冰川提前融化,“冰川水库”面积迅速缩减;20世纪90年代,有的地方在祁连山山区推行“冷粮高产”试验,使石羊河出山水量大大减少。

 

上世纪90年代,青土湖被滚滚黄沙吞噬,成为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的一部分。彼时,包括青土湖在内的民勤湖区,沙化土地每年以2.3%的速度增加,每年有7000亩土地沦为沙漠。

 

历史曾一次又一次地展示着这样的画面——几年工夫,无情的黄沙借风施威,堆积成丘,掩埋了房屋,房子的主人只好含泪远走他乡。

 

“绿洲外围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仍在持续,沙尘灾害性气候仍然大范围发生,土地沙化、盐渍化、水蚀等危害不同程度存在,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60%以上。”酒泉市市长都伟说。

 

祁连山上的雪线在逐年上升,美丽的河西走廊成了沙尘暴的通道,酒泉、张掖、武威等地区受到严重威胁。沙漠疯狂东进,使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沙漠联合南进,横扫西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沙漠绿洲地带的命脉,它的存在就是阻滞荒漠化的中流砥柱。

 

悠悠岁月,周而复始的幅面叠印,再叠印,最终构成连片贫困区的分布。

 

青土湖区域水干风起,流沙肆虐,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成为侵蚀农田村舍的利器。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位处河西走廊,是一片在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夹缝中生存的绿洲。作为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民勤境内的风沙线长达408公里。2009年,全县荒漠化面积达到了94.5%。

 

“一场风沙过后,沟渠被填平,院子里清理出来的沙土能装几车,辛苦耕种的庄稼,也被风沙卷走。”10月11日晚,民勤县大滩镇上泉村党支部书记白会本向调研组回忆的时候,如是描述他记忆中十年前的生活景象。

 

“自从我记事儿以来,每年春天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这是百姓最担惊受怕的季节。一遇到大风天气,狂风呼啦啦地刮,沙尘漫天飞扬,呛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白会本回忆过往。

 

上泉村西边和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相连。当地百姓将这个全县最大的风沙口称为老虎口,意为“生活犹如虎口求生”。

 

沙区生态脆弱,破坏容易恢复难。人类的活动,自然的变迁,过度的开发,让她不堪重负。河流也有生命,流域灿烂文明的背后是“罗布泊”现象和楼兰故事的阴影。

 

我们必须有所作为,不能任凭沙漠继续不断蚕食耕地,吞噬百姓的家园,让环境继续恶化,使我们失去生存的余地;我们必须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采取符合科学规律的有效措施,阻止沙化,固守住田园!

 

民勤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2001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一份关于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调查上作出了这样的批示。

 

2001年,中央政府对民勤治沙问题做出批示,吹响了大规模向沙漠进军的号角。

 

一定要阻止两大沙漠的“握手”和南进!

 

一定要抢救民勤绿洲!

 

紧接着,民进中央响应号召,随即启动了石羊河流域摸底调查。

 

农业专家、民进甘肃省委会主委尚勋武回忆,缺水是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抢救民勤绿洲,是关系河西走廊大通道安全和西北地区发展稳定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许嘉璐说:“民勤的生态问题关系到整个河西走廊,影响到半个中国,生态保护和防沙治沙迫在眉睫。”

 

2007年4月,许嘉璐率民进中央调研组一行,在沙尘暴频发期赴甘肃民勤实地考察,全面深入地了解民勤沙漠化现状和沙漠化治理情况。调研结束后,许嘉璐写信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建议将民勤沙漠化治理问题补充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作为一项单列的工程由国务院来抓。

 

彼时,民勤即将变身沙漠孤岛。民进中央的建议迅速得到批示,从而有力地推进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民勤防沙治沙,也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上升为国家项目作了铺垫,最终总投资47.49亿元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复,并相继拉开了中央与地方共同参与治理的序幕。

 

其实,民进中央与石羊河流域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初,民进中央就开始关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在甘肃河西五市调研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国家要支持“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

 

调研组成员朱永新、尚勋武、王毅、卢琦、黄卫东,十年前就开始参与民进中央推动甘肃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中,十年间,他们见证了石羊河流域的重生。

 

水利

 

沙化土地扩展,5%是干旱等气候原因,95%是人为因素。这是调研组的共识,也是民进中央建言的依据。

 

民进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直言,人们过度关注经济增长,对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环保欠账过多,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人们不断向未开发的脆弱生态系统迁移和引入不适宜的耕作制度,经济发展,工农业用水增加,江河、湖泊干了就改抽地下水,长期超采使地下水位愈来愈深,使整个环境干旱化、沙漠化。

 

“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民进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卢琦说。沙漠化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数量、分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了环境制约和资源约束,一旦人类的经济活动超出了这一约束,必将导致环境的退化和沙漠化的发生与加速扩展。

 

要根据自然规律的要求来治理沙漠化,不能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盲目推进“人进沙退”、“向草原要田”政策。

 

“人类活动要根据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来决定。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将保护和发展结合在一起,提高发展质量。”王毅说。

 

为保护生态、守卫家园,民勤人民矢志与风沙抗争着,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正式批复实施,民勤生态治理正式步入快车道。

 

石羊河

 

10月11日下午,调研组到达民勤县青土湖调研时,已近黄昏。此时的青土湖,已成为黄沙中的一片深蓝水域,水面泛着落日的余晖,芦苇如同翻滚的麦浪绵延十多公里。调研组成员的镜头将此时定格为永久的画面,尽管凝重的色彩里透露着一丝苍凉与壮美。

 

在武威,关注生态和民生的民进会员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付出,一届又一届的领导层持续关注。

 

2007年,参与石羊河生态治理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民进中央领导集体的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上任伊始,就邀请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前往民进中央研究支持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

 

2009年11月,罗富和率调研组再次赴武威就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节水农业、防沙治沙等进行了考察调研,并表示民进将与武威进一步加强联系,发挥参政党优势,继续把支持甘肃、武威、民勤的工作作为民进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

 

民进中央的参与,加速了河西走廊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成立于2012年3月的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与甘肃省政府共建的唯一一个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青土湖的干涸、复生,对研究西北沙化地区治理意义不言自明。卢琦持续10多年奔波于北京与民勤之间,研究大西北的生态变化。

 

在中国民主促进会,也有这么一群人,把防沙和治沙当作一种信仰,在甘肃奉献着青春,奉献着暖意。

 

卢琦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首席专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奔波于沙化地带,经年岁月早已化作皱纹和白发,在他身上过早刻下大西北的痕迹。

 

10月11日,作为调研组成员,治沙专家卢琦道出他研究多年的治沙理念:人退沙退,和谐共处。

 

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副主任黄卫东和他的研究团队创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共建科学研究试验与示范基地,建设“专家大院”,帮助当地发展葡萄酒与人参果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未来还能进一步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参与沙区荒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通过做大做强大枣、肉苁蓉等特色产业,开展中药材利用、沙漠旅游,增加群众的收入。”民勤县委书记黄霓告诉调研组。

 

十年来,民进中央无数次为石羊河流域的生态奔走、呼吁。从2003年初提出“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到推广“发展有机阳光高水效农业”,再到呼吁“生态移民计划”,石羊河流域生态展示的每一幅画卷,都有民进中央浓墨重笔。

 

民进作参政议政党,从老一代领导人赵朴初、许嘉璐、张怀西到新一届领导班子严隽琪、罗富和等一大批民进人,始终心系“三农”,情系西部,为西部生态、民生发展注入动力。

 

“我们这一届即便离任了,后续还要继续关注、支持甘肃的生态建设。”这是民进中央第一副主席罗富和的承诺,也是对民进会员的嘱托。

 

“民进中央会继续积极参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续写多党合作的新篇章。”这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的诺言,更是对未来工作立下的军令状。

 

经验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强调:“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是对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最大的支持和鞭策。

 

在民勤县防沙示范基地。

 

在沙区,调研组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大片大片的沙坡,被人们用一种叫方格的网状物笼罩着,沙漠四周建起的防沙格就像张大网,将凶猛的沙漠利爪牢牢锁死。

 

从引进的易降解的玉米纤维网格,到自主创造的网状草方格;从人造戈壁,到种植胡杨肉苁蓉,人们在“与天斗”中创造的固沙智慧,令调研组暗暗称赞。

 

调研组还见到了决心向沙漠要效益的企业家。他们在沙化地里架起了万亩葡萄,建起了酒庄、工厂,用沙漠的温度酿出了葡萄酒,将沙漠的阳光转化成了光伏。他们相信,生态、经济、民生,在沙漠产业里都是一本账,沙漠埋藏了生态治理与脱贫致富的法宝。

 

治沙不仅是人力的凝聚,更是力与智的独特结晶。翻开世界治沙史,无论文字所记录的洽沙工程多么浩大,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同步解决治沙与种粮养畜的矛盾,而民进人却为世界治沙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十多年来,石羊河流域的生态建设为西北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中国方案:这就是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的结合,执政党决策与参政议政党建言献策的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的结合。

 

正如罗富和所言:石羊河流域十年重点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益于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扎实工作,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特别是流域内党政干部带头治沙、广泛动员群众、科学决策、艰苦奋斗。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进不仅是石羊河流域生态建设积极的参与者,更是收获者。罗富和说,民进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在贫困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

 

朱永新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题材,它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生动实践。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经验作为成功案例继续在甘肃大地推广复制。2011年4月,罗富和在甘肃考察调研后,向国务院有关领导提出了参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经验和模式,尽早批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的建议。同年6月,总投资额为47.22亿的《规划》宣告实施。

 

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副主任孔清霓说,《规划》的实施将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经验在敦煌的续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