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委员会

全国政协“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调研报道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走正道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9-1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成绩有目共睹,就不用说了,要坚持问题导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在广东调研期间,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特别是在调研的第三站深圳,针对这里金融业服务实体企业的情况,打断常规汇报直击问题,成为调研组的一招先手棋。

 

在深圳科陆电子,调研组打断了公司负责人对新能源技术创新的汇报,直接问融资途径是不是畅通。

 

“因为新能源今年的发展态势好,所以很多业务扩展速度也快,投资规模大,所以资金方面有缺口。”公司负责人这样说。

 

那么,钱从哪里来?“公司已经上市,可以定向增发,也可以发债和使用银行贷款。”

 

“这么多渠道募资,要这么多钱干嘛使啊?”调研组组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奚国华发问。

 

“主要是用于流动资金。”据公司负责人介绍,现在上下游企业账期都很长,平均一笔交易下来,要290多天钱才能到账,这中间只能靠银行周转,“换句话说,制造业没有银行支持就得趴窝儿”。

 

“供应链中间的账期太长了,这说明行业资金流也不太正常。”听到这儿,刘明康提出问题。

 

在平安集团会议室,面对深圳市金融业代表,刘明康再次强调,不要把座谈当成工作汇报,要直击问题,坚持问题导向。

 

“政策导向是要解决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问题,我们恰好可以做个桥梁。”一位金融创新企业代表的发言回应了上述企业反映出的账期长问题。在他看来,在整个工业体系中,采购流程是非常漫长的,很多企业为了资金周转而找到了银行,但对银行来说,最难办的是对贷款用途进行全流程监控,用途不清,风险就会不可控。而他所在企业要做的,就是为银行建立一套获客成本较低且能实现在线监管的体系,包括每一笔订单、每一笔合同和物流,甚至包括仓库交割的完整在线监测记录,有助于控制风险。

 

“在金融上要走精细化、精密化的道路,这个很重要。其实在银行提供贷款服务时要提供三查,也就是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尽职调查,但现在看来,有些地方这项工作并不到位,存在多头授信、多头供贷的情况,借款人从中容易钻空子。这些问题要真正解决,途径之一是靠技术手段和风控工作作风的重塑,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把贷款指标都放出去,不够再向人民银行伸手,如果这样,信贷每年都会增加,‘摊大饼’的结果就是风险累积。”听了大家的汇报,刘明康这样总结。

 

在7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不过,在有些同志汇报之后,调研组却发现,一些所谓的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做法有些“跑偏”。

 

有同志反映,一些地区为了搞活经济,用政府财政出钱成立投资引导基金,并且解决社会资本,为的是助力实体企业,特别是帮助有融资需求的科创企业发展。

 

话一出口,调研组多个成员提出疑问: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扶持企业的确可以降低杠杆率,但财政的钱还是要还的,应该从一开始就做成市场机制。而且由政府来筛选哪个科创企业可以被扶持,难度也不小,很多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每年面对100多个项目,但最终可能只从中筛选出一个可以投资的项目。

 

还有同志反映,为了给重点民营企业提供大型中长期贷款,有些地方大力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和互保征信平台,外加政府的再担保。

 

而对于这些做法,身为银监系统老领导,刘明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银行放款,要对第一还款来源做好尽职调查,不应过度依赖担保。如果担保不灵了,再靠政府再担保,这样一来,整个金融机构就会变成懒惰行业,成为一个求快钱的行业。”他同时说,地方上搞活经济,心都是好的,但银行不能存在这样的道德风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是要走正道。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