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呵护好创新的“第一资源”
——民盟重庆市委建言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9-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以,在今年关于“优化创新环境,改革我市科技评价体系对策研究”的重点调研中,民盟重庆市委选择以人才问题为“切口”,开展“望闻问切”。

 

民盟重庆市委副秘书长洪满斌介绍,民盟重庆市委一直对人才资源非常关注,不但在今年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界别提案,呼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更把“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今年重点调研的核心内容。3月,由民盟重庆市委主委吴刚牵头的该项调研启动,除深入市内相关部门和区县,调研组足迹还远赴深圳、上海,最终形成调研成果,相关建议入选了6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书面发言。

 

“当前我国科技人才评价工作的一些现象值得关注。”言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切口”,洪满斌说。

 

“短平快”的年度评价方式盛行——是否“简单化”?片面追求“打分排名”“评比评优”,导致评价“过度”———是否“逐利化”?科技人才评价政策多以追求短期效果为主,缺少长远战略眼光———是否“短视化”?有些行政部门对科技人才评价的不当介入过多,出现一刀切、数量化、同行评价形式化等现象———是否“行政化”?……调研所见诸多现象,令人疑惑,发人深省。究其原因,调研组寻到五大“病根”:分类分级和持续动态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宽容失败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约束有力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权责一致的服务机制尚不健全。

 

如何对症下药?民盟市委建议从五个方面入手。

 

“强化科技人才评价的导向性、探索构建差异化的分级分类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人才动态评价机制。”调研组呼吁国家尽快制定人才开发、奖励、安全、管理等法律法规,督促各级科技人才管理部门加快制定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以创新贡献、创新质量、创新效益为核心的科技人才评价导向。

 

在民盟重庆市委看来,多元主体参与,是优化人才发展“社会”环境的关键词。民盟重庆市委提出应构建多元化的科技评价组织层级,加快科技人才评价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方法。

 

民盟重庆市委认为,要转变在科技资源分配中以“一时成败论英雄”的倾向,对于一些承担着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科研项目的科技人才,从体制和机制上建立稳定长期的扶持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的“文化”环境。

 

怎样有效遏制科技评价中存在的“小圈子循环”和“讲人情、拉关系”等现象?民盟重庆市委表示,要完善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除完善科技评价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学术评价申诉和责任追究制度外,还要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确保科技人才评价在阳光下运行,优化人才发展的“公平”环境。

 

“当前各级政府对科研主体、科技人才的‘放管服’还需要进一步理顺。”民盟重庆市委认为,完善权责一致的服务机制,才能真正优化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民盟重庆市委建议:一要把握好“放”。“特别是在职称评定等权限全面下放后,要注意督促用人主体单位完善评价标准”。二是规范好“管”。“规范、减少政府主导的科技评价活动;规范科技人才“戴帽”活动;规范人才流动”。三是完善好“服”。“督促相关单位进一步完善薪酬、服务等制度,缩小引进人才与内培人才、资深人才与青年人才的待遇差距”。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