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视察调研工作动态

构建边疆民族群众的文化乐园
——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考察综述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8-2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43—3658—3100—259—3300—1891”,这不是一组序列号或者密码,而是上月中旬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第一副主席罗富和带领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考察团,赴西藏、云南两省区开展考察的8天时间里经历的海拔高度变化——从首都北京出发,赴拉萨、林芝考察,旋即经重庆转飞机,继续在云南迪庆、昆明考察。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5月,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文化扶贫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为了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情况摸准摸透,考察团成员历经路途遥远的连续奔波,带着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克服频繁缺氧、醉氧给身体带来的挑战,坚持连续工作,先后听取西藏、云南两省区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情况的介绍,深入街道、乡镇,对昆明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拉萨市、林芝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经验做法、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基层公共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罗富和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更是党和政府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据受邀参加此次考察的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介绍,“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态势。”通过考察,委员们实地了解到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瓦蓝瓦蓝的天空,洁白飘逸的云,巍峨的青山,奔流的拉萨河,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之中,十几位藏族群众正在墨竹工卡县唐加乡文化站载歌载舞。

 

唐加乡综合文化站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79平方米。2015年,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相关要求,建成了室外活动场地、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信息共享室、多功能室、培训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免费对群众开放。

 

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考察团在这里遇到正在上网的藏族小伙洛克,他利用工休时间来到文化站学习驾驶知识,再过几天他就要参加驾考,文化站内藏汉双语的驾照理论考试软件将助他一臂之力;藏族老汉扎西正在阅读藏文版的《人民日报》,几十年来这份报纸一直是他了解外边世界的窗口;扎西的两个老朋友则在一旁玩一种叫作吉韧的藏族传统体育游戏,这种游戏的规则类似于斯诺克,被称为藏式台球,深受广大藏族群众的喜爱。

 

歌舞、阅读、游艺,小小的基层文化站里藏族群众的活动丰富多彩。委员们主动与乡亲们攀谈,参加到他们的特色游戏之中,了解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愿望。

 

在简单学习了吉韧的基本规则之后,孟洛明委员兴致勃勃地与藏族同胞一起“对战”起来。“这真是非常有趣的一项运动,据说已经有约300多年的历史,说明在清代藏族地区就已经有类似于斯诺克的运动,藏族民间文化传统的深厚可见一斑。”

 

“丰富的基层文化,可以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各族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文化自信的根在于基层,文化自信之所以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关键就在于这种自信源自群众、依托群众、服务群众。

 

“要把国民素质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借助文化载体,传播核心价值观和科学知识,真正把文化育民的功用发挥到最大。”宇如聪常委建议。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境内外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前沿,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主战场。“由于边疆地区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健全和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抵御境外各种恶意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现边疆稳定的现实战略要求。”罗富和强调。

 

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一户边民就是一个哨所,如何为这部分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值得深入思考研究。

 

文化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和意识形态整合功能,使得公共文化服务具备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建设起步较晚,长期投入不足等原因,当前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这就让境外宗教或敌对势力有了可乘之机,利用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加紧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文化渗透和侵蚀。

 

考察团在西藏林芝地区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了解到,一些藏族群众听不懂普通话、看不懂汉语,而藏族语言的书刊、报纸、电影、电视节目等十分匮乏……

 

“在这种状况下,部分藏族群众因与境外语言相通,生活风俗相近,出现了擅自安装非法卫星接收设备,收听观看邻国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十分不利于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正面宣传引导。”夏宇红委员建议,除了出版更多民族语言的图书刊物外,国家还要从软硬件环境多方面加大投入,着力加强对边疆地区广播电视的覆盖力度。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丰富边疆群众精神世界

 

基层文化站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西藏、云南藏区,每到一处都能看到能歌善舞的藏族同胞跳起欢快的锅庄,欢迎考察团一行。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常委对藏族舞曲十分感兴趣,不由随着节拍击掌相和,揣摩着藏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也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通过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传播民族艺术,也可以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生活带来的幸福快乐。”

 

锅庄见证着民族文化的瑰丽深厚,而节奏感更强的现代舞同样受年轻人欢迎。

 

“拉萨、拉萨,我爱拉萨……霞光万丈映衬着布达拉……”在拉萨市城关区金珠西路街道文化站,由一群年轻人自发组成的舞蹈队正在排练现代舞,青春的气息、律动的节奏让古老的拉萨展现出活力四射的另一面。

 

青年舞者们自如地跳跃翻转,让还处在缺氧状态、走路都不敢快走的委员们非常惊奇。

 

“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能在雪域高原这样轻灵地舞蹈,身体素质一定是‘棒棒哒’。尽管我们不能一起共舞,但是看着他们节奏感十足的舞蹈,内心里还是感到异常兴奋。”许京军常委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

 

云南是典型的边疆多民族地区,人文荟萃、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近年来,云南省在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民族因素,搭建特色文化服务平台,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工艺美术、节日庆典、服装服饰、特色建筑、传统医药体育等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考察团在昆明市西山区乐居村文化活动中心考察时,正值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白等各族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精彩淳朴、富有特色,很多民间艺人也在此展示传统的火把、民族服饰制作等技艺,令委员们大开眼界。

 

一曲白族小调《对对鸡》引起了考察团的注意,这曲民间小调长期在白族群众当中口口相授,面临失传的危险。几年来,在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重新挖掘保护传承了下来。

 

《对对鸡》的复活是云南通过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保护传承民间艺术精粹的鲜活例子。“5年前,乐居村所在的团结街道办事处辖区只有两个社区文化工作站,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推进,现在已经有86支文艺队,演员已经有1000余名,把他们聚在一起,可以唱响一条山谷。”当地干部自豪地介绍。

 

考察团认为,要充分考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历史背景、自然人文、风俗习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强化多样化与本土化,增强吸引力,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促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丰富化和常态化。

 

补齐短板切实提高边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文化示范、惠民工程、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支持项目和活动,有力地改善了西藏、云南公共文化服务状况。

 

云南、西藏近年来全面贯彻中央精神,把构建覆盖全省(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有效措施,极大提升了公共文化建设保障水平、覆盖水平、供给水平和影响力度。

 

成绩的背后,长期文化建设投入总量不足,文化设施落后、设备匮乏的历史欠账很难短时间内补齐。云南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为45.85元,全国排第22位,即使在10个西部省区中也排在第9位。西藏公共文化建设主要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自治区级财政投入同样十分有限。

 

在与两省区党政部门座谈时,考察团了解到目前西藏全区仍有35个县民间艺术团没有排练场所,云南省乡镇文化站达标率仅为50%。在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综合文化站考察时,考察团发现由于建设时间较长、场地面积狭小,这里已不能满足辖区内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的大型民族特色活动的举办,给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边疆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考察团副团长王梅祥常委认为,需要从国家层面不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让文化精品丰富基层群众精神世界,切实解决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队伍建设滞后等实际问题。

 

除了整体投入尚有不足,部分边疆地区的公共文化机构存在的“重硬件建设,轻软件管理”的现象也引起了考察团的注意。

 

“部分文化设施硬件建设比较到位,但精神文化产品等‘软件’的创作、生产的供给却都跟不上,难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致使文化设施利用率低下,‘空心化’严重。”在考察过程中,多位委员都注意到,部分农家书屋、图书馆,因图书陈旧、单一而读者稀少;一些基层近几年新建起来的文化服务中心因活动较少而闲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艺创作能力不足,弘扬主旋律的优秀少数民族文艺精品不多、质量不高、影响不大。这些都导致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单调,“看书难、看戏难、参与活动难”等问题普遍存在。

 

“有书没人读、有戏没人看,这其实是一个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一定要分析群众的真实需求意愿,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李灿委员提出。

 

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而言,专业人才的匮乏同样是桎梏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条件艰苦的藏区,相关人才的短缺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让优秀的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干得好,委员们与当地干部一起分析对策。

 

“只有夯实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基础,才能够切实提高边疆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李卫委员提出,要重点做好四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一是创造条件拓宽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渠道,提高现有少数民族文化队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二是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传授技艺,确保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有人;三是定期选派优秀文化工作者援助支边服务;四是让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精英成为当地农村公共文化的推动者和带头人。

 

当下,全面脱贫的决战已经打响。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题中之义。

 

改变贫穷,改变贫穷地区人口的素质、观念,离不开文化的力量———文化能滋润心灵、提升境界,让群众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文化能丰富业余生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文化能凝聚人心,让群众有更多的归属感。

 

实事求是的交流问题,认认真真地考察情况、开诚布公地探讨问题解决之道,如实准确地反映情况。无党派人士界委员们的此次考察活动告一段落,但与民族地区干部群众一道为提升边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努力却是刚刚开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