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石文先委员:营改增本质是新时期中国经济改革方法论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8-2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自2016年5月全面推开以来,营改增税制改革已经走过了一年多。从改革成效来看,新政实施一年共减税6800亿元。无论最初试点的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还是后来新试点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从行业实际缴纳税负看,都实现了总理当初承诺的“只减不增”的目标。在世界经济依旧阴霾重重,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通过营改增税制改革,不但给企业补足了“底气”,增添了动力,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靶向治疗”形成了同频共振,优化了资源配置,成为新时期中国全面经济改革的新方法论。

 

营改增改出了企业轻装上阵的底气。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活力之源,在为国家创造税收的同时,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社会的重要“减压舱”和“稳定器”。营改增前,服务业税收不分企业规模大小,一律按营业额乘以5%的税率。营改增后,税基和税率实现了“双降”,企业累计减税达4成以上。更为重要的是,营改增还将以前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进行了大幅“松绑”。小规模纳税人由改之前的年销售额工业企业50万元、商业企业80万元,大幅提高为500万元。

 

“俱乐部”成员的迅速扩张,使得享受营改增红利的企业大大增加,减税效应进一步放大。从建筑业等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一般纳税人税负来看,营改增后虽然税率上升了,但税基降低了,总体来看,减税效果明显。企业税负减轻了,利润增加了,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的底气也大大增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地民营企业投资意愿显著增强,投资比重明显增加,这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营改增后企业效益的增加,和对国家赋税政策的良好预期。

 

营改增改出了产业提档升级的活力。营改增后,所有购进不动产或服务的企业,将从销售方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本企业的税款,从而减轻税负。在这种独特的税负优化机制层层传导下,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变化绝不仅仅是税负的降低,企业对规范自身生产经营产品和管理提档升级的渴求也呈几何数放大。而这直接促进了各行各业产业的提档升级健康发展。

 

新税机制下,企业必须“足额取得合规发票”才能享受减税新政实现自身税负利益最大化。这事实上检验着企业的管理能力。企业只有主动适应营改增新税收核算机制的变化,加强管理创新,加大市场梳理,选择最有利于自身产品质量和税负优化的供应商,才能最大限度享受政策红利。在趋利避害原则的引导下,市场很容易自发形成注重质量,规范管理的良性竞争氛围。营改增可谓巧妙地牵住了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牛鼻子”,让产业提档升级的动力显著增强,活力大大增加。

 

营改增改出了经济改革的新方法论。如果将经济社会比作人类机体,企业显然就是人体构成中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健康且充满活力,人体才可能精神饱满,奋发有为。中国经济在历经过去多年粗放式发展后,产品质量总体不高、品牌影响总体不大,运营环节不甚规范,以及社会环境破坏严重等长期累积的弊端和问题,显然已经开始侵蚀中国经济的机体。加之世界经济萎靡不振,长期依赖的出口路径萎缩严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及时出台和强力推进,对企业而言可谓“雪中送炭”。这盆“炭火”,不仅帮企业在困境中渡过了难关,更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情社意的关心和温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准把脉。李克强总理说,“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其背后根本呈现的是,党和政府对新时期中国经济全面改革的方法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