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刘晓庄委员:政协蛮好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7-1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曾经有段时间,一些人把政协的话语权戏谑为“自拉自唱,自我欣赏”,“说了是白说,白说还得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推进,政协的“白说”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并逐渐由“不说白不说”的激情向“说了不白说”的挚情潜移。对此,作为20年的政协委员,我有着切身的感受。

 

近年,我先后两次参加了全国政协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分别多次在全国政协的联组会议、常委会议、全体会议上发言。我的那些话基本没有“白说”。比如:我提出“开辟农村大学生就业新天地”,部门负责同志发出回应,“就业不能忽视农村这一块”;我建议“裸官不得继续为官”,参会高层领导当场回应,“是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我反映“乡村教师工作艰苦、待遇低”,全国政协领导点头回答,“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同感”,等等。敞开心扉、坦陈观点,倾心为民吐露真情,一次次政协会议发声的经历,使我一再感悟到,政协的话语权还是蛮管用的。

 

正如人们常说,政协的地位比较超脱。政协超脱的是权力与名利,而不是超脱社会与百姓,因为在“政协”的前面还有“人民”两个字,她的根始终牢牢地扎在人民群众中间,这才是“政协”的切实内涵。为了更好地沉下身子、贴近群众、了解实情,政协委员撑着雨伞、卷起裤腿走在田间地头,一身便装、脚穿布鞋进车间,于今已不是个别现象。有次我与农民兄弟在村旁“侃大山”,专门谈到种粮补贴:“农民得实惠,一定很高兴”;回答:“高兴是高兴,不过心里还是有些憋屈。”经慢慢细问,使我得知种粮补贴“不太公平”的真实情况,于是向有关部门反映“种粮补贴应注重公平”的问题,引起了多方的密切关注。记不起多少次深入基层“摸问题、找对策”的实践,让我深深感触到,政协的调研还是蛮接地气的。

 

有一种调侃:政协、政协,就是“紧歇”“紧歇”。其实,这是不太晓得政协工作的内情。相当多的政协委员是本单位的骨干力量,事务性工作千头万绪,业务繁忙之余,还要腾出时间,结合本职岗位的实际,积极参加调研,思考建言内容,能说不忙?在政协会议期间,委员们夜以继日地认真组织材料、准备各种发言,“欢快地忙碌于履职”之间,怎能悠闲?自己也是这样忙过来的。不记得多少次,为了写材料挑灯夜战,开窗远眺,东方已微微泛出乳白色的光彩。所以听到有人说,“忙起来就像在政协”,我深有体会,政协做起事来还是蛮拼的。

 

各级政协都是“藏龙卧虎”之地,拥有不少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度,不说外行话,也不说“你好我好”大年初一的拜年话,表现的是一种君子风范。由于委员们懂得一个道理,批评的价值远胜于赞美的意义,因此在政协,要说就说“掏心窝子”的真心话,说自己熟悉的在行话,力求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宁可“却说秋凉好个秋”,也不“为赋新词强说愁”已成政协委员的风格。走进每年的两会,聆听委员们铆劲讨论报告,大多是富有见地、入木三分的铿锵之语,很少听到“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蓝图宏伟、鼓舞人心”之类永远正确的客套话。故而,听了一些委员“大咖”的真知灼见,会从心底发出由衷点赞,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还是蛮专业的。

 

“求同存异”是人民政协的本色。在一些场合,政协委员往往围绕着相同一件事情,或工程项目、或财政预算、或政策措施等等,官不分大小,人不分贵贱,各人都可以表明自己不同的主张。我在政协会议上就亲眼见过,一些有地位、有影响的知名人士,他们私下感情深厚、毫无过节,但商讨问题时却是针尖麦芒、使劲“抬杠”,互不相让,争论得脸红耳热。各种观点在激烈的交锋中密切地交融交汇,最大公约数在各自的体谅理解中求真求实,从而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彰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协商民主特色。政协“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的宽松议事原则,会让人体味到,政协的氛围原本还是蛮包容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几乎可以作为政协的大“写真”。政协是个团结民主、和谐温馨的大家庭,在这里,大家都有一种同样的感觉,“无权无势无烦恼,有职有责有情操”。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力量,同样的理想鼓舞着我们积极向上。所以说,“政协蛮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