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王天戈常委:让无障碍环境建设真正“无障碍”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6-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中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笔者参加全国政协视察团视察期间,所到之处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家庭改造、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人文关怀;不论是与残障人士交流还是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所有成就都充分体现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给有需要人群带来的便利。但这项工作在国内发展并不平衡:一线城市建设得要比二、三线城市好;主要街路、重点设施建设得相对较好;新设施要比老设施好等等,而在人口分布点多面广的农村,这项工作才刚刚启动,多数地方还是空白。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国家发展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做好这项工作要全社会携手同下一盘棋、城乡联动统筹唱好一个调。

 

全社会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改变无障碍设施只是为残障人士服务的陈旧观念。无障碍设施除给残障人士提供便利以外,还能服务于其他有需要的人群。当前我国已经成为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5亿人口超过60岁,这还不包括带小孩的群体。这样庞大的群体都需要有足够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帮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出行障碍。

 

动员全民参与无障碍设施建设、监督及管理。改变少数人关注、多数人观望、个别人无视的现状。目前,似乎只有与无障碍设施建设及使用相关的部门和群体才关注这项工作,多数人持“与我无关”的态度,个别人甚至无视无障碍设施的功能,随便堆放杂物等,人为制造障碍,限制了需要人群的使用。

 

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要补断头、挖死角。一线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树立了样板,但在所有城市都有断头、死角、不规范、不系统的现象。分析成因,笔者认为既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设计问题,更不是资金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施工单位的责任意识和施工人员缺乏认真的态度,尤其表现在竣工验收环节的不负责任。当前重要的工作是建设者和管理者应该开展全面普查,结合相关标准、制定相应措施,尽快补断头、挖死角、完善半拉子工程,使城市无障碍设施形成闭合的通路,让需要者放心大胆地使用,让无障碍设施成为城市的名片。

 

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要迎头赶上。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残疾人口6225万人,占残疾人口总数的75.04%,但目前农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基本是空白,家庭无障碍改造也刚刚起步。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地方财力不足、多数地方对无障碍设施建设还存在认知盲区。所以,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央政府应投入更多的财力,同时创新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模式,促进全社会公益事业向这一领域倾斜,以更多、更有力的支持补齐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这一制约农村小康社会成败的短板。

 

加大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能够极大地改善需要人群由于听觉、视觉、触觉或运动功能的缺失而带来的不便,使他们享有或接近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应加大对智能辅助器具的研发力度,尽快推出适应不同需要人群改善功能的智能辅具,让他们也能分享现代化高科技的成果。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需要资金、需要技术、更需要认真的态度和严格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无障碍环境建设真正无障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