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张连起委员:高考——改变国家和个人命运的40年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6-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与其说恢复高考的40年是个人命运的独奏曲,不如说是夹杂着民族记忆、国家变迁的交响乐!

 

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是关键转折点往往只有几步。40年前的那次恢复高考,让无数人的命运为之簇然一新。与高考同时开启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与其说恢复高考的40年是个人命运的独奏曲,不如说是夹杂着民族记忆、国家变迁的交响乐!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当天,天南海北的知青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报中,听到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如果用一句唐诗表达他们那时的心情,一定是杜甫的“漫卷诗书喜欲狂”!

 

当年的高考,是不折不扣的“独木桥”。恢复高考的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570万人,录取27万人,录取率仅为4.8%;至1981年,录取率才逐步突破个位数,首次达到11%;到1997年,也就是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那一年,高考录取率也才有36%。高考之所以对于人的发展意义重大,让千军万马的莘莘学子魂牵梦绕,就在于它既是“独木桥”,一定意义上更像“跳龙门”。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我国,无数农家子弟要“洗脚上岸”跳出农门,改变祖辈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处境,高考是最现实最直接的上升渠道。当时只要被高校录取,就自动拥有干部身份,读书时衣食无忧,毕业后国家负责工作分配。凭借公认的权威性和公平性,高考被社会各界普遍尊崇。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大学生出校门,胸前都别着校徽,接受着路人对“天之骄子”的艳羡目光。

 

据相关统计1977年到2016年,我国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从5.7年提高到11.9年。可以说,考运连着国运。在我国这样一个考试制度的故乡、考试历史悠久的大国,高考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是对考试制度的恢复,更重要的是用一个杠杆撬动整个社会变局。有了这样一个抓手,带动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使人才向上流动。

 

今天,回望恢复高考40年,不只是总结过去,更是打造未来。

 

当下的高考,更像是别具意义的“成人礼”。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增强,招生容量更大了,教育水平更高了,考生选择面更宽了。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933万人,录取675万人,录取率首次突破70%;2015年,高考录取率为74.3%。对于考生来说,如果不倾心执着于名校,大多不愁无书可读。

 

这不正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国民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吗?

 

对于一个曾经以千万人的青春为代价、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社会来说,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考试制度,并不断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趋于完善。2014年9月,国务院颁发新一轮改革方案,指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需要人才,这种人才不仅是数量上的,需要在结构上进行调整。人才培养要有结构,不是一味以分数为评价标准。马云曾说过,“中国最好的大学不是清华北大,而是我的母校,因为她培养了我。”此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层问题。什么是考试?什么是好的考试?用什么标准?考出人才优点和特长的考试才是好的考试。如果拘泥于分数面前人人公平的陈旧概念,实际上对个人、社会、国家都不公平。现代教育的出现,内生于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这既是工业革命产生在英国、欧洲的原因,也是逻辑的结果。当中国经济面临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也遇到同样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要调整结构,说到底是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衡量人才的标准不能只有一把尺子。如果我们的衡量标准是看一个人能否考上名牌大学,那么这种考试就是建立在绝大多数人都不成功的基础上,这种教育就不是好的教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的是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上升通道,是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现代教育!当高考逐渐褪去“人生大考”的色彩,仿佛更像一个特殊的“成人礼”。于是,我们回眸以往40年,终将不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