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施荣怀:家国20年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7-0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施荣怀简介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香港恒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会长;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现在来北京,施荣怀也会像普通的北京年轻人一样,日常生活中选择在线支付,“一周用不到一次现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实在是很方便”,但让他遗憾的是,还有不少香港年轻人,不能切身体会这种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兴奋。

 

“香港的年轻人,一定要来内地增长见识。我们也要继续努力,为他们打造一个‘内心回归’的彩虹桥。”

 

施荣怀的普通话讲得很好。

 

6月26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常委会刚刚结束,施荣怀便“无缝对接”,参加了一项京港交流活动的开幕式。面对来北京实习的30名香港大学生,施荣怀颇有兴致地讲起自己的经历。“3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北京,那时候的北京,可不是你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语速缓缓的,仔细听,也能辨认出藏在声调中的淡淡“港味”。

 

不过相比起来,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施荣怀更典型的香港标识,是他在与人打招呼时谦谦有礼的态度,和在炎炎夏日也一丝不苟的西服。

 

架起香港与内地沟通的桥

 

6月26日施荣怀参加的交流活动,被他称作“三年百人”计划,由他担任会长的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组织推动。

 

所谓“三年百人”,是指活动将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暑期安排30位大学生,到北京不同国企、民企机构实习。“让香港的年轻人更直接地认识内地,了解北京,知道内地企业发展的状况,也发现更多机会。”

 

因为担心这些大学生“水土不服”,活动开幕式上,施荣怀一直嘱咐他们珍惜机会,注意举止,更好地呈现香港年轻人的风貌。

 

不过,听过大学生代表发言,他想,也许是自己过虑了。

 

听到他们对要去实习的企业有充分的认识,听到他们对北京有着细腻的片段式印象,甚至听到他们对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兴趣盎然……施荣怀有些感动。“他们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了解北京”,他也期待,在北京的实践经历,能带给这群香港年轻人更加新鲜而强烈的美好感受。

 

7月中旬,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还将促成香港约四五十名中学生到北京,与顶尖“创客”互相交流,组队比赛,激发两地年轻人的创新热情。

 

紧凑的活动,正符合2015年施荣怀创立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时的初衷:团结两地有心人,发挥桥梁作用,扩大两地全方位交流合作。“京港同样都是国家的一块‘名牌’,强强合作,会带来无限机遇。”

 

此次施荣怀来北京,还有一天行程。6月27日下午,北京农业展览馆,施荣怀参加了“2017香港时尚产品博览·北京工展会”开幕式,这是有着79年历史的香港工展会第一次来到北京,旨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向北京市民介绍香港的优质品牌和产品,共同促进两地经贸往来和发展。

 

小摊位上铺满港式点心,海货泛着浅浅腥味,狮子山下摄影展里现代与传统交织呈现……工展会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前来,感受第一手的香港味道。

 

看着这个场景,施荣怀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工展会举办几十年,却首次到京。熟悉是因为,工展会里裹挟着他儿时诸多美好记忆———小时候,父母就曾带着他们兄弟几人逛工展会,“在那里看明星,看新出的产品,品尝平日也不容易吃得到的食物,新奇万分。”工展会在施荣怀儿时的印象里,就是绚丽多彩的肥皂泡。没想到,后来,他也成了吹泡泡的人。

 

作为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的“王牌”工作之一,香港工展会年年都办,有声有色。2002年施荣怀加入厂商会后,一路从会董,到副会长,再到会长,更是努力推动工展会活动与内地“亲密”接触。

 

2006年厂商会举办第41届工展会,在施荣怀的牵头下,特设“工展迎奥运”主题活动区,设置“同胞喜迎奥运会携手共建水立方”展位。通过广泛推广,使得香港市民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港澳台侨同胞共建奥运场馆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短短20几天活动中,有265565名香港市民共捐资近300万港元。”时隔多年,施荣怀对活动的参与人数仍印象深刻。“很多小朋友由家长带着到会场捐款。这次活动一方面是支持‘水立方’建设,一方面把国民意识传达给市民,让香港下一代知道什么是国家,祖国在哪里。”

 

这次活动之后,施荣怀也幸运地作为港人代表,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能在北京传递奥运圣火,更有一份自豪感,我深感自己的这一棒有不同凡响的意义。”第312棒,200多米历程,成为定格在施荣怀记忆胶片中的永恒画面。如今在施荣怀办公室的展览柜上,作为奥运火炬手的照片,仍然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2011年,施荣怀成为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工展会到内地的拓展节奏也更快了起来,武汉、厦门、哈尔滨、重庆……一个个内地城市,纷纷烙上了香港工展会印记,“香港制造”进军内地市场的步履,也越来越坚实。

 

“我们就是要提供一个平台,企业在香港扬名后,再进军内地市场。我们还是领头羊,帮助港商寻找新的商机。”

 

2015年,会长任期结束,施荣怀却并没有在厂商会与内地的交流中隐身。“虽然我已经从会长这个位置退了下来,但我还是要叫醒一些正在‘睡觉’的香港厂商,拉着他们到内地,跟着内地的企业一起‘走出去’。”

 

罗湖桥另一边,也是家

 

如今做得风生水起,但施荣怀对社会工作,却并不是一开始就坚定热忱。

 

年轻时,花费颇多心血才在家族棉纺织企业中“找到感觉”的施荣怀,并不热衷在其他公职上分心。真正决定为社会事务付出心力,离不开父亲的感染和鼓励。

 

“父亲不对我们提过多要求,他最大的希望,是我们做生意之余,多服务社会。”施荣怀的父亲,是香港著名爱国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施子清。

 

因为社会活动广泛,施子清的头衔,多到几乎数不清。连续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被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香港事务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特区太平绅士……众多头衔与荣誉背后,是施子清仿佛花不完的精力,是他愿意扛在身上,关于家乡、关于香港、关于祖国的责任。

 

施荣怀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对国家的认同、从事商业活动的理念、对家庭的关注、也无一离得开父亲的影响和教诲。

 

上世纪60年代末,尚不满10岁的施荣怀跟随父母,第一次离开香港,离开“小小唐楼”的家,回福建晋江祭祖。

 

湿热的罗湖桥以南,施家大大小小却都套着层层叠叠的衣服,准备过关。因为“穿在身上的东西不用打税”,年幼的施荣怀,乖巧地听从父母的安排,一边止不住得冒着汗,一边内心雀跃期待“回家”。

 

路途多波折,终于踏上家乡村道那一刻,年幼的施荣怀意识到的,却是巨大落差。泥泞的道路,破败的村屋,远不及自己干净和整齐的村民……眼前每一个存在,都在否定着施荣怀曾构筑的关于家乡的美好想象。

 

不过,即便如此,待足几天的施荣怀,还是打心底里生出了一份亲近和认同,“那大概就是血脉”。他也知道了,为什么父亲关于家族历史一遍遍讲述中,从来没有“福建晋江”的缺席,“这里远称不上好,但这里是我们的家啊!”

 

自此以后,年纪小小的施荣怀心里也有了确认:晋江是家,香港也是家。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移民热”在香港逐渐兴起,当时每年移居海外的香港人都在两三万人以上。施家已是身价过亿的商界新贵,带着一大笔钱移民对于四兄弟来说并不是难事。

 

“当时父亲召集全家人开家庭会议,他说:如果你们要移民,跟我说一声,我一定接受你们的意见,你们每人也可以带走一笔家产。”父亲的提议让施家兄弟感觉吃惊,那一瞬间,屋子里安静之极。当时的情景,施荣怀至今仍记忆犹新。

 

其实施子清只是在试探儿子们的态度。

 

片刻犹豫之后,施家兄弟做出一致选择:“我们不移民,香港是我们的家,我们对中国的发展有信心!”

 

说起当年的选择,施荣怀脸上满是骄傲。“有很多人移民后拿着外国护照回香港工作、生活,但我们四兄弟始终都是拿着香港特区护照。感情在这里,根在这里,不一样。”

 

施家全都留在了香港。

 

后来,乘着国家改革开放春风,受惠于“一国两制”赋予的优越条件,施子清先后在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江西等地投资办厂,投资网络遍及全国。四个儿子也分别在地产、投资、贸易、证券等行业深耕。创办于上世纪70年代的恒通资源集团,发展成为一个以进出口贸易、纺织、工业、房地产、证券业为主的多元化企业。

 

香港与施家企业的发展,也实在验证了施家选择的正确———几十年前,年少的施荣怀到父亲小小的办公室,只能看到四张小小的写字桌。而现在的恒通,已是矗立在香港筲箕湾的一幢独立大厦。站在办公室窗边,施荣怀可以轻松望向远处的海,望向北方的国与家。

 

2000公里外的闯荡

 

如今,对温文儒雅的香港人施荣怀来说,合身且舒展的西服可算是“标配”,也称得上是标识。但场景倒转至30多年前的内地,西服带给他的感觉,却并不怎么良好。

 

1986年初,到北京谈生意的施荣怀,同样穿着一身笔挺的西服。20多岁拘谨青涩的他,在当时一众“中山装”的包围下,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本来就是硬着头皮来的北京”。

 

1985年,学化学专业的施荣怀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毕业回港。腼腆安静的他,本打算要再回美国深造。但正值施家纺织原料业务处于起步阶段,父亲鼓励他帮忙家族生意。一番“思想斗争”后,施荣怀进入家族企业。

 

到公司后,施荣怀接到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到距离香港2000公里之外、“陌生又神秘”的北京,谈生意。

 

“当时真的很紧张,提前两三天就睡不着觉,把到北京找谁,和人家说什么话都写好了。”可出乎意料的是,“我在北京待了一星期,谁都没有见着。这些客户都与我父亲年龄相仿,我打电话过去想约他们见面,他们第一句就问:你爸怎么没来?接着又问:那老大呢?”当年,略带学生腔的施荣怀,是生意伙伴眼中不足以代表家族的“二公子”。

 

到处碰壁的施荣怀委屈又落寞,临走前干脆去了趟颐和园。一圈圈走在结实的昆明湖冰面上,施荣怀感觉身体冰冷,头脑却慢慢清醒。“我怎么能经历一次挫折,就没有了勇气?”

 

如今的施荣怀谈起这段经历,焦虑退去,剩下的只有对北京纯粹的感情。“当时来北京谈生意其实不大方便,打不到车只能走路,住涉外酒店,打电话也很麻烦……但它给了我勇气和开始。自那以后,我也一路见证了北京的巨大变化。”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不气馁的人。不断摸索的施荣怀,终于在1987年做成了自己第一单生意。由他牵线,当时的天津真棉织品公司从韩国进口了一批价值20万美元的羊毛纱,作为中间商,施荣怀净赚15000美元。

 

逐渐地,施荣怀在家族与内地的生意里,扮演起了“前哨兵”的角色。

 

1988年,施家同辽宁相关部门合作,到朝鲜开拓市场。交通和生活都很不方便,甚至也没有电视、没有娱乐,每周只有一次航班……开始时施荣怀很不适应,但经历过谈判方式,财务习惯等重重考验之后,他获益匪浅。

 

现在提到这些过往经历,施荣怀除了对其中“了不起”的细节如数家珍,更是对父亲不断向内地“深耕”的眼光钦佩不已———上世纪80年代,与内地深度合作的港商并不多。

 

渐渐地,施荣怀也发展起自己的供应商和买家网络。“他们到香港会直接找我,不再会绕开我去找父亲和大哥了。”施荣怀的商业能力,也慢慢得以施展。

 

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施家企业向内地迈进的步伐越来越快,合作也越来越充分。1998年至1999年,施荣怀接手了家族内几乎全部的纺织原料贸易业务。

 

“那时候做纺织品贸易这行的,没人不识施荣怀。”当时,已有七八家公司一起在内地市场竞争,但恒通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数一数二。

 

细数回归前后企业的发展,施荣怀体会尤其深刻,“我们的家族生意能越做越大,真正得益于与内地的了解与合作,得益于‘一国两制’制度,得益于我们对自己中国人身份的认同。”

 

当之无愧“政协世家”

 

始终如一的中国人身份认同,离不开父亲的影响。施家与政协的深厚渊源,也始于父亲。

 

回归后,施子清教导几个孩子投身“一国两制”事业,亦以身作则积极参政议政。他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以及福建省政协常委期间,就如何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直抒胸臆、提交提案,给四个儿子以及在港的福建乡亲树立了爱国爱港的榜样。

 

榜样力量之大,家里人也始料未及——由施子清白手起家从纺织业发展起来的家族,虽不像香港其他大家族那么耀眼,却拥有一个任谁都无法复制的珍贵名号———政协世家,“施门五父子,全家皆政协”。

 

施子清连续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施荣怀的大哥施荣怡是江苏省政协委员,三弟施荣恒做了福建省政协委员,四弟施荣忻更是贵州省和深圳市的双料政协委员,施荣怀自己也成了北京市政协委员。再加上亲友,这个家族总共有8位政协委员,成为当之无愧的“政协世家”。

 

“我们兄弟四人成为委员的地域分散,也是为了更好更多地参与内地发展。”施荣怀说,作为委员,兄弟们“分工明确,各有侧重”,“有人侧重商业,有人侧重青年工作,有人侧重慈善。这也让我们互相扩大了眼界。”

 

出于对北京的特殊感情,施荣怀在与内地开展交流活动时,通常会选择北京作为据点,这也让他顺理成章成为了“北京的政协委员”。第十届北京市政协总结表彰联谊大会上,一首深情款款的歌和曲终一句高亢激昂的“我爱北京市政协”,让大家记住了温文尔雅又激情满怀的施荣怀。

 

“作为委员,除了为北京建设献策,还要多参与香港的事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香港‘一国两制’的落实和香港的长期安定繁荣应发挥作用。这虽是老生常谈,但始终有着深远意义。”成为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之初,施荣怀就对自己可以做的事“认得清楚”。

 

成为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后,施荣怀在港澳委员中发挥了更大号召力,不遗余力地为促进京港交流,推动各种活动落地。

 

连续三届政协委员,施荣怀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关注,也越来越“接地气”。“我一直关心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在这方面,北京可以向香港学习。比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物流、贸易中心,人口密度高,但城市高速有效运转,其中现代而精密的城市化管理模式,可供北京借鉴。”

 

2013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施荣怀的关注领域更广了。近两年,他的提案建议涵盖劳动力权益保障、恢复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等多项内容。“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我最强烈的感受是,要站在更高更广的维度,从国家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从企业、从局部出发去提建议。”

 

施荣怀关于劳动力权益保障的建议,就与他本身作为港商的诉求,有些不一致。

 

据施荣怀了解,港资在广东的工厂,现正逐步萎缩。“在广东省,可尝试建立一个联动机制,使劳动力富足的地区和劳动力短缺的工厂实现互通,通过合理的制度,令双方劳动力得到调节”。作为商人,他明白内地各种生产要素成本的提升对于港商的压力,“要保障工人还是维护厂商的利益,我也会感到矛盾。但这毕竟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话题,应该提出来。”

 

政协委员身份对施荣怀来说,是反哺社会,回馈祖国和香港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他还不断延伸着服务和行动的触角。

 

近年来,他先后以施子清家族名义捐资兴建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敬萱堂教学大楼、晋江龙湖医院、香港黄大仙医院施子清职业治疗部及香港保护儿童吴淑敏幼儿中心;设立厦门大学青年教师基金会、北京大学学报基金、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香港城市大学教育基金、香港浸会大学基金会及香港岭南大学基金……“这些都是成就感的有效构成”。

 

香港要好,祖国更要好

 

香港回归已满20周年,不同于回归之际拓展商业版图的斗志昂扬,现在的施荣怀,有了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怀。现在他最关心的,是代表香港未来的年轻人,是香港和祖国同舟共济的明天。

 

“有一部分香港年轻人,甚至还没有‘回乡证’,这意味着,他们从来没有回过内地。”在施荣怀看来,香港年轻人不仅要了解香港历史、祖国历史,更需要多来内地感受,因为当下在高科技、互联网行业等诸多发展领域,内地显然具备更强动能。

 

现在来北京,施荣怀也会像普通的北京年轻人一样,日常生活中选择在线支付,“一周用不到一次现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实在是很方便”,但让他遗憾的是,还有不少香港年轻人,不能切身体会这种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兴奋。

 

“香港的年轻人,一定要来内地增长见识。我们也要继续努力,为他们打造一个‘内心回归’的彩虹桥。”

 

谈到香港和内地之间出现的诸如“反水客”等的矛盾事件,施荣怀没有回避。在他看来,这一方面是正常的,“因为即便同是在内地,不同省市乡村,也会有不同文化习惯,香港和内地之间也是如此。”但另一方面,也需要两地加强各个层面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共识,“文化创意、创业创新等等,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20年间香港经济有起有伏,经过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欧美债务危机、环球金融海啸,身在其中的施家,也同样经历了诸多困难与波折。施荣怀说,庆幸每当香港出现问题时,中央政府都能想尽办法全力支持,每一次的考验也都成了新的起点。展望未来,港人能看到更多“背靠祖国”的机遇。

 

2017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等国家重大发展规划也为香港经济再次腾飞提供契机。施荣怀希望,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够真正把握时机,与国家“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发展的战略配合,进一步提升香港金融中心这一“优质品牌”。

 

对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施荣怀来说,家在香港,家也在内地,香港是祖国的一个品牌,祖国更是香港未来发展的风帆。

 

“家与国永远无法分割,我们的进步离不开香港的发展,更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希望香港好,祖国更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