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包为民: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断前行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4-2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包为民简介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运载器总体及控制领域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

 

新闻背景

 

4月22日,随着“天舟一号”升空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中国又一次取得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巨大突破。这不仅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更标志着我国航天稳步迈进“空间站时代”。

 

回溯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到首次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再到如今载人航天、空间站技术的日臻成熟,中国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一个个笃实脚印,正是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呕心沥血的写照,展示着一个东方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之际,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他的讲述为我们勾勒出中国航天精神的强大力量——

 

1970年4月24日,随着雄壮的《东方红》乐曲通过广播电台的电波响彻神州大地,我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遨游天际,标志着中国拉开了太空时代的大幕。它不仅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飞天梦想的第一次升腾。

 

40余年后的今天,当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早已实现,并向着“空间站时代”进发之时,即使已参加过上百次发射任务,包为民依旧难掩紧张和期待……

 

5、4、3、2、1……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当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升空,包为民紧紧盯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拳头紧攥……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他不禁松了一口气。

 

这只是本次任务的第一步。精神依旧时刻紧绷着,5次远距离导引控制后,“天舟一号”转入自主控制,向“天宫二号”逐步靠近。看数据、判断情况,紧抿的嘴唇显示着他的心情……

 

400米、120米、30米……当货运飞船和“天宫二号”的对接机构像两双有力的手最终握在一起时,包为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中国航天又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向建设轨道空间站迈出‘巨大一步’。”

 

听着控制大厅里的掌声雷鸣般响起,看到仍在为飞行任务忙碌的同事们,一股身为航天人的骄傲之情,从包为民的心中腾升。

 

在这位参与中国航天事业逐步成长壮大的亲历者看来,从“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再到“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一句句话语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的真实写照。

 

两手空空,一张白纸

 

“我认为,航天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提到航天精神的内涵,包为民首先指出的就是这条。

 

60年一甲子。从1956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至今,中国航天已走过了一甲子波澜壮阔的历史。

 

60年来,在落后世界航天大国几十年的背景下,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成就,并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老一辈航天人毅然舍弃了国内外优厚待遇和舒适环境,抛家舍业,在黄沙戈壁中克服资源短缺、技术封锁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下取得的。

 

作为新一代航天人的代表、中国航天领域曾经最年轻的院士包为民清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事迹的影响与感染。

 

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包为民来到航天部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工作。这里是我国组建最早的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总体单位。进研究所第一天,老所长刘纪原鼓励他们投身祖国的航天事业,用了一句热情洋溢的口号———“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包为民被这句话深深震撼了。

 

包为民记得,我国导弹控制系统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老先生曾与他的同学、时任美国波音宇航公司首席科学家林桦有一场隔空对话。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美国向梁思礼和林桦开出的拿30万美元年薪、住别墅豪宅等优厚待遇,梁思礼义无反顾地回到中国,成为当时最早回到新中国的留美学生之一。“当时除了钱学森,我们谁都没有见过导弹或者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梁思礼回忆起步阶段,用了“两手空空,一张白纸”来形容。

 

在这样的基础下,老一辈的航天人白手起家,开始中国航天之路。起初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梁思礼们吃不饱饭,“很多人都水肿了”。办公楼一时也盖不起来,就在机场的大机库里工作,夏天挥汗如雨,用手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设计……

 

有人问梁思礼,是否有一丝后悔,他的回答斩钉截铁——“他(林桦)制造的洲际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们制造的洲际导弹是保卫我们祖国!”

 

几十年里,老一代航天人依靠自主研发,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在梁思礼老先生90大寿的时候,包为民和同事们给他举办了一场座谈会。

 

“老先生在会上非常有感触地讲了一段话。”包为民一字一句地复述了出来———“我觉得中国航天的发展要‘感谢’美国人,‘感谢’他们的‘逼迫’,‘感谢’他们对我们的严格封锁、打压,我们的航天才能坚定不移地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路。”

 

在包为民眼中,这些老一代的航天人“就是我们崇拜的偶像”。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才造就了一代代、一批批不畏困难、不断迎接挑战、敢打硬仗的航天人。

 

如今,在航天的各个院所、公司中,放弃节假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与研究如家常便饭。在靶场一待几百天,耽误结婚,无法照顾家人,为了项目不愿意去住院……不少航天人都有过类似经历。

 

谈及家人,包为民其实心存愧疚。有一回,包为民正在发射基地紧张工作,他年幼的儿子突发急性阑尾炎,妻子没有打电话告诉他,一个人带着儿子到医院动手术。事后,包为民在病房里见到儿子,年幼的儿子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爸爸,我没有耽误你工作吧?”孩子的懂事和坚强让包为民不禁暗自流泪,他知道,这不是自己一家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航天人家庭生活的缩影。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工作就是工作。但我们有一种情怀———能直接参与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是一种荣誉。”提起这些辛勤工作、自愿奉献的航天人,包为民眼睛里闪着骄傲的光芒。“就像航天每次发射成功后,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振奋。作为航天人,这种体会就更加深刻。希望用我们的工作,为中国抒写一个更加绚烂多彩的未来。”

 

“喝醉”的导弹

 

当老一代航天人解决了我国战略武器有无问题后,新一代的航天人向着新的技术高峰攀登,致力于研究更加先进、精良、智能的技术。不断传承下来的是“实事求是、严谨务实、按科学规律办事”的航天精神。“这也是航天人在前行道路上在困难失败面前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包为民给记者讲述了经验背后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自行设计中国第一个中近程地地导弹。这个导弹最初是按照苏联导弹的样式,“照葫芦画瓢”做出来的,“很多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导弹上天后,像喝醉酒的醉汉,晃晃悠悠,头部还冒烟,最后落在发射阵地前300米处,砸出一个直径20多米的大坑。看着自己研制的导弹失败了,当时的航天人带着沮丧赶紧分析原因:导弹看起来是一个很粗壮、刚性的东西,但是实际上是有弹性的。由于一开始没有认识到,科技人员把陀螺这些敏感的元件放在了震动大的地方,引起了共振,导致了控制系统的失灵。

 

航天人为此进行了深刻总结———“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希望走‘捷径’,没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航天系统研制要从基础研究开始,从认识事物的本质开始,制定了进行方案设计、初样工程设计、试样设计、正样设计,直到最后定型的规程;同时,提出充分的地面试验才是飞行试验能否进行的基础,要秉持‘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操作标准’等一系列新的理念……”

 

包为民自身,也在被这些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包为民过去是一个比较粗心的人。“连我父亲都说,你现在考虑问题好像比较全面、细致、周到了嘛。”事业对一个人的影响,在包为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就在这些精神的不断磨砺下,加上自身的勤奋,包为民在科研领域进步飞快:1995年担任研究员和副总设计师;2000年出任某型号总设计师;2005年,年仅45岁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起开始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

 

代代相承的精神,更为宝贵的一点在于它的“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航天精神从没有止步不前,不断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着完善和修订。

 

据包为民介绍,近年来,航天系统制定了一系列强化质量管理的规章和标准,提出了实施培育航天“质量文化”,实施“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等标准,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航天特色的质量管理办法。

 

“如今,像‘两个归零’等标准已经得到了国家国防界乃至各行各业的认可,并逐步被纳入国际标准,获得世界航天的认可。我们航天的这种文化,是先进的文化,通过与世界一起分享,也对世界航天做贡献。”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航天事业里,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尤其面对失败时。”包为民说这话时,感触良深。

 

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今天的载人航天,航天人面临着不同的社会背景。

 

“老一辈科学家也许靠的是情怀,但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航天人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这些宝贵的品质,靠的又是什么?”

 

记者的这个疑问让包为民停下了回忆,回到了现实:“这正是航天文化熏陶的结果。在一个社会组织和团队当中,组织和团队精神的熏陶和影响作用巨大。”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相当于航天精神的一个重要“组件”。航天工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来就不是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时刻依靠的,是团队的协同作战。

 

航天系统内,有一个著名的“四个共同”———“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这是由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被称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之称的黄炜禄院士提出的,被航天人奉为圭臬。

 

每回发射任务,各个院所的院长、公司的总经理等基本都会奔赴一线。这在航天系统是个不成文的传统。“到一线他们没有具体岗位。去做什么?领导来,一是给试验人员鼓劲、给试验队员做动员;更重要的是出现问题后,给大家承担责任。”

 

一次发射任务,现场出现了一些问题,连续推迟了三次,都没有发射出去。时任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的王礼恒院士告诉包为民,“小包,你就大胆地决策,出了问题,我替你们扛!”

 

让他忘不了的还有一件事———他刚刚担任某型号总设计师时就遇到了发射失利。

 

“对于当时的我来讲,这是很大的一个挫折。因为过去几次任务都是一路成功,大家都认为我工作非常扎实。可是,老总师刚退休,我上任第一个任务就失败了,压力特别大。是我们队伍骄傲了?是年轻的总师没有老总师那么严谨……这样的问题都扑面而来。”

 

第二天,当包为民怀着沉重的心情汇报失利情况,回到北京,他的办公室却络绎不绝地迎来了多位老先生。

 

“小包,不要怕,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我们的型号就进步了,而且我们产品的质量也就会提高……”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王永志先生专程跑来鼓励他。

 

“包总,常胜将军不是一个完整的航天人,航天人一定要通过失败和挫折的磨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航天人……”这是陈福田院士告诉他的。

 

“不要怕失败,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要有这种勇气,才能够真正成长为一个航天人……”包为民的老师孙永成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说。

 

……

 

“哎,我们真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行。”讲到这里,包为民停了下来,伸手去拿水杯,很长时间没有说话,眼睛里闪烁着水汪汪的东西。

 

如今,曾经的“小包”也成了别人眼中的“巨人”之一。“我现在常常告诉年轻的同志,作为航天人,要有一颗强壮的心脏,要有一种思想准备:就是承受失败。特别在受到挫折时,要能经得起考验,坚韧不拔地查找清楚原因,这就是学习提高的最好机会。而我们的团队和组织,将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对认识失败的态度也不仅要局限于自身。“希望公众和社会可以具有接纳科学实验失败的气魄。”面对公众对航天不断成功的殷切期待,包为民也提醒,未来已经进入高密度发射的时代,以今年为例,最多一个月就有8次。“如果一味追求成功,反而会鼓励大家为了求稳,采取保守的技术、眼光和思维,不能鼓励科学家的创新探索。”

 

对未来的雄心

 

“对科学高峰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尽管在中国航天不断取得突破的今天,包为民的眼神里依然透着对未来的雄心———“在制导与控制领域,我们在航天制导和控制上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未来应加强应对各种干扰和平衡干扰的能力,提高我们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与智能化水平。”

 

在包为民看来,中国航天发展仍然受到持续创新能力的制约:“中国的载人航天虽然都是自主研发的技术,但在一些尖端科技上还是与世界航天科技发达国家有差距。国外在航天技术上对中国实行严格封锁,但技术路线仍可为我们借鉴。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仍需我们不断创新。”

 

通过政协这个平台,全国政协委员包为民不仅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完善鼓与呼,他还将关注的触角涉及整个科技领域和教育问题。

 

几年来,从多次建议我国应尽早制定航天法,到呼吁建设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端微电子产业基地;从强调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升我国原创能力到建议提高全民素质,延长义务教育,取消重点中学、重点高中评价;从号召高校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到亲身参与各种科普活动……每一项工作都倾注了包为民心系国家、心忧民生的拳拳之心。那些建立在细致调研基础上的提案也获得全国政协评选的优秀提案。

 

在2017年两会期间,包为民的关注点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他呼吁“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尊重,营造尊重知识分子的氛围,提升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今年是本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最后一年,作为连续两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包为民有着更深的感受。“既是荣誉,更是责任。通过10年在熟悉和不熟悉的领域参政议政、为民发声,深切体会到政协委员不是只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一年,我依旧会不忘初心,认真履职尽责,站好最后一班岗。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