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白杨)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刘平均提交了《建立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提案,呼吁以标准体系建设,化解电商发展的“质量之痛”,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他再次为“标准”建言。
今年是国家电子商务标准化总体组秘书处发布《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草案)》的第十个年头。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也表示,近十年是我国电商的稳固发展阶段,已经从“先发展后规范”逐步走向“边发展边规范”的道路,下一步将进入“在规范中发展”的阶段。
但在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刘平均的眼里,由于电子商务数字化、国际化、虚拟化、实时性、隐蔽性等特点,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不健全,让假冒伪劣商品的查处存在源头追溯困难的问题,而取证手段的不足让消费者权益维护更是难上加难。近年来,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各个国家地区间存在政策、法规、标准化差异,而我国缺少电子商务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这也成为我国规范电商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此他建议,颁布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化对平台商户实名制管理;制定商品网络贸易技术标准,加快研究制定《电子商务交易商品可追溯通用规范》、网上抽查、网上取证等系列通用性基础标准;研究制定跨境电子商务标准,同时争取电子商务国际标准话语权和主导地位。
“虚拟空间的治理,标准是根本。”接下来发言的陈健委员十分认同刘平均的观点,他希望以行业健康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出发点,对电子商务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成熟标准,经过进一步总结提升,推广为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与刘平均不谋而合的是,他十分鼓励国内行业组织和企业参与国家电子商务规则标准的制定,推动国内国际标准的衔接和互认。
“放眼未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能否从量变走向质变、从混战走向有序、从粗放拓展走向精耕细作,‘标准’事关长远……”陈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