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建设政府“数据湖”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3-1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政府要做企业做不了的工作,就是建立数据湖,收集数据,制定数据开放规则,承担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责

 

过去我们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电力是工业的命脉。古人逐水而居,今人逐数据兴业。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企业、政府的决策不断由经验驱动转换到数据驱动,数据成为一切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命脉。

 

2016年5月9日,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

 

现在各地都在做数据库,不够准确,我认为比较合适的提法叫“数据湖”。人工智能有三要素是:海量数据、超级计算和算法。发展大数据产业,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政府要做企业做不了的工作,就是建立数据湖,收集数据,制定数据开放规则,侧重在数据端,承担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责。市场侧重在计算和算法端,这也是企业能做到的和擅长的。企业利用政府建立的大数据基础设施从事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最有效率、最有魄力、最有能力,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中,大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政府必须要在建立大数据基础设施方面先行先试,才能使中国的大数据产业继续领跑全球。

 

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当前全社会数据呈现“四多”现象:深藏的多,乱用的多,散落的多,流失的多。推进数据融合,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势在必行。其次,缺乏有效的基础设施来汇聚数据,企业无法自行收集数据,难以进行创新和转型升级。第三,政府在汇聚数据、数据开放共享、完善法规、制定标准层面未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第四,现行全社会以磁技术为主的传统数据存储技术,存在不抗电磁干扰攻击、难防数据篡改等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就此,我有几点思考。

 

第一,政府管数据。天上有“云”,地下有“湖”,像兴修水利一样,筑湖蓄能、建站发电,开闸放“水”。发挥数据湖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透过表象看本质,掌握最真实的趋势。当前“政府管数据”的内涵和外延,远远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建造各级政府自己的数据湖,记录过去、预知未来、趋利避害,成为创新创业、产业转型升级、治国理政、民生服务的依据与核心。

 

“政府管数据”,就是由政府主导数据的采集、存储、利用、开放和监督,由政府来决定数据的使用,把数据看作权力运作的主体,从执政党运用权力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数据的使用、基于数据的分析决策等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执政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得到执行,保证政府的执政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政府管数据”就是政府领导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治国理政工作。

 

第二,制定“政府管数据”的整体战略和行动规划。要有统一的领导和推进机构负责“政府管数据”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将数据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列入各级政府的“十三五”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实现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网络安全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利用,并制定和管理数据汇聚、数据开放和应用的政策措施、任务和相关配套措施。

 

第三,政府应主导数据湖的建设运营。应明确数据的国有属性,明确党和政府建设和管理数据湖的主体责任,将数据湖的建设以及数据汇聚、利用作为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并列入政绩考核中。

 

第四,完善数据湖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数据汇聚政策、数据开放规则、数据安全法规和隐私保护法规。

 

第五,先行先试。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数据湖的建设和运营,再有效推广至全国。为减轻政府财政压力,鼓励采用PPP模式建设和运营数据湖基础设施项目。(作者马利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