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邵一鸣委员:艾防道路要坚持预防为主的中国特色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9-07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吹响了新时期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号角,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卫生工作者。结合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我就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谈点体会。

 

首先,正如习总书记讲的:“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在建国之初,我国就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方针。政府在推进疾病防治和卫生工作的同时,发动全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很快消灭了烈性传染病,减少了常见病多发病,大幅度提高了国民的总体健康水平。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曾介绍,美国政府实现国民人均寿命翻一番用了99年,而中国政府带领人民走出的中国特色卫生道路,仅用了40多年就使国民人均寿命翻了一番!

 

习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我的体会,总书记的这一指示是对我国卫生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再提高。例如,在建国之初缺医少药的条件下,我国坚决贯彻预防为主和群防群控的卫生方针,发动全民移风易俗、除四害、讲卫生,有效控制了各类传染病的流行。对性病开展以卫生部(诊治病人)、公安部(打击卖淫嫖娼)和民政部(教育和安置妓女就业)为主的社会综合治理,很快控制了性病的传播并基本消灭了梅毒。这一人类医学史上的壮举曾被视为毛泽东时代的卫生奇迹。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疫情由经血传播为主转变为经性传播为主(90%以上),并由农村迅速扩散到城市,年报告病例数持续增长(由2005年的4万人到2015年的11万人),而且在原本罕见的学生群体和老年人中快速增长。我国既往消灭性病的经验为何未能在阻断艾滋病的性传播中奏效?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没有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尚未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艾防道路。

 

我国近年的艾滋病防控基本参照国际策略开展,“最佳实践”也大都源于他国。例如,我国当前艾滋病防治推行的“三个90%”的策略(发现90%的患者,治疗90%的患者,抑制90%治疗患者的病毒),也来自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卫组织。我认为该策略着力点全放在已经感染的患者身上,忽视了广大的未感染健康人群;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检测和治疗,忽视了宣传教育和干预;该策略是以治为主的关口后移策略,不是以防为主的关口前移的策略。

 

该策略对占全球艾滋病患者2/3的南部非洲是适合的,因该地区国家人口的5%~10%(个别达30%)己被感染,接近饱和状态,此时将防治重点放到患者无可厚非。我国国情则完全不同,99.9%的人口是未感染的健康人群。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即便是0.1%的感染率微升,也会导致130多万人感染。因而,我国艾滋病防治决不能仅跟随三个90%的国际策略,而必须按照总书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指示,在治疗和关怀已感染患者的同时,还要加大关口前移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好13亿人民的健康福祉,保障全面小康的实现。

 

我国艾防工作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艾防道路。建议改革的内容应包括:改变关口后移的现状,强化关口前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改变仅仅围绕“12·1”无区分对象且流于形式的宣传策略,加强全方位可持续有针对性的宣教攻势;改变70%以上的经费用于治疗,确保预防工作的资源投入;改变疾控医疗分管防治的分离格局,加强防治结合;改变视艾滋病为医学问题的观念,重视艾滋病的社会综合治理;改变90%以上的经费用于卫生部门,保障多部门联防联控的资源投入;改变感染者组织单一参与模式,支持传统社会组织(共、青、妇)和社区组织参与,加强全方位群防群控。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与免疫研究室主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