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就有故事,承载着历史的老字号,也注定承载着数之不尽前世今生的新旧故事。
“北京同仁堂和天津同仁堂,有什么关系?”1月12日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以“提升中华老字号品牌质量”为题,还没等会议开始,俞正声主席就饶有兴致地问到。因为现场参会的,既有来自北京同仁堂的梅群,也有来自天津同仁堂的委员张彦森。
作为老字号界的“巨无霸”,同仁堂为人所知,也不为人所知。为人所知的是产品是质量是疗效,不为人所知的是品牌背后所承载的数百年历史沿革文化变迁。俞主席替大家问出了疑惑,也打开了老字号品牌背后的历史。
“现在没有关系!”张彦森委员跟大家解释起天津同仁堂与北京同仁堂的渊源,两者同根同祖源于乐家老铺,但天津同仁堂为张益堂在民国时创建,借便利的水路运输,天津同仁堂一度以出口业务为主,民国时还因为品牌“打过一场官司”。“解放后两者彻底分开”,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更是有了不同路径。
“1956年公私合营之后,通过赎买政策,北京同仁堂归属了北京市政府。”梅群接着补充,北京同仁堂在地级以上城市已经开了很多家终端店,各地也都叫“北京同仁堂”,但“天津同仁堂也可以开”。
“比如狗不理,就可以叫中国狗不理,但同仁堂就要说明是北京同仁堂或是天津同仁堂……”张彦森还通过举例“狗不理”,也让大家明白了平时并没有注意的品牌“前缀”的区别。
“那乐家后代还有没有做药的了?”“乐家后代既有到美国、台湾的,也有留在北京的,但已经没有经营药的了。”……会前一番短暂的询问与讨论,引出了老字号身后的历史故事,引出了传承人的变迁,也引出了品牌管理的一个困惑———对大众而言,如何更直接通过名字区分不同的中华老字号?如何通过名字区分真假老字号?老字号、品牌、商标等等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个看似花絮的小前奏,一个同仁堂的前缀之别,一段历史故事的提示,真正开启了关于老字号品牌质量提升在方方面面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