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农业科研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12-0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的发言正在进行。

 

“各个层级的农业科研机构在编制、预算和职能定位中,没有推广任务,但科研人员实际上在做大量的科技服务和推广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影响了出成果、出人才。”

 

听到这里,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插话问道,“我们需不需要这么多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

 

李成贵稍加思索说,“由于长久以来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和推广机构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现在我们有的农业科研成果要么束之高阁,要么得不到推广。”

 

然后,李成贵两手一摊,“所以我也想建议省、市级农科院建立垂直管理和业务关联系统,人员编制、预算和业务由省级农科院统一管理。这样省级、地市级农业科研项目也有个统筹,避免重复研究和同一课题的相互竞争。”

 

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薛亮发言时,他从自身领域出发,谈的同样也是科研院所如何进一步改革,使得科研成果能更好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放下发言稿,薛亮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为促进“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薛亮也不回避李成贵刚刚提出的问题,坦言部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确实不是很高。

 

薛亮说:“当我们把时间拉长到30年、50年,我们在农业发展上所运用的这些科技因素,还是这些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只不过,这个转化的过程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以及各种渠道。所以我们现在想呼吁的也是,要加强农业的应用性研究,并要通过市场手段,在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上下功夫。”

 

伍跃时委员表示,当前我国农业有效供给不足正面临结构性矛盾,农业科学研究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紧紧围绕农业市场需求、围绕农户们的需求进行创新性技术研究,更重要的是,改革的方向既要有利于科技推广,又能兼顾创新,真正破解科研和推广“两张皮”问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