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特殊教育面向的群体,是身患残疾却一样天真可爱的少年儿童,他们同样是祖国的花朵,需要全社会给予“特别的爱”。
11月8日,以“重视特殊教育”为主题的第58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多位来自相关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推进特教发展建言献策。
长期以来,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广大政协委员非常关注特殊教育发展问题。2015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齐续春分别率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内蒙古、重庆,以“特殊教育发展和管理情况”为题进行监督性视察。今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王家瑞分别率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赴吉林、江西、天津开展专题调研,为组织召开本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作为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主办方之一,民进中央也于上月专门召开特殊教育专题研讨会,汇集各方力量就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议政建言。
多措并举
确保特教事业发展资金充足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国特殊教育在校生有44万多人,中央特殊教育补助专款每年4.1亿元,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6000元以上。
但是,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晚、底子薄,总体上看水平不高,发展也很不平衡。目前适龄未入学的残疾儿童少年80%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其中自闭症、脑瘫、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和康复费用较高,接受教育更为困难。“西南某县的残疾儿童家长为给上特教学校的孩子缴纳每月200元的午餐费,每月要卖2次血。还有一部分家长不愿送残疾孩子上学,认为学了也没有用,白花钱。”座谈会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副主席王新宪谈了他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办好特殊教育需要特教特办,要有特殊的政策予以支持,最关键的是要确保资金充足到位。”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特教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议中央特殊教育补助经费从每年4亿元增加到10亿元,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补齐特殊教育在中西部和贫困农村地区的“短板”。
“目前我国特教经费投入总量偏低,仅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0.36%。此外,地方政府基本没有设立特教专项经费,很多接收随班就读特教学生的普通学校没有享受到6000元的生均经费,学前、高中和高等特殊教育尚无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列举了目前特教经费结构性短缺的情况,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特教事业投入的同时,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为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筹集更多的经费。
稳定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教教师队伍
“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实现特殊儿童少年的潜能开发、缺陷补偿,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需要依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教教师队伍。从某种程度上说,发展特殊教育的核心在教师。”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对特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非常关心。
我国共有特教学校2000余所,教职工近6万人,平均师生比为1:4,但各地极不均衡,中西部一些地方师生比达到1:10。而按照专家分析,盲、聋和轻度智障的师生比至少应为1:3,自闭症、脑瘫、重度残疾、多重残疾应达到1:1。显然,国内多数特教学校距离这一目标尚有不小差距。
“现在全国仅有一所独立设置的、以培养特教师资为主的普通高校———南京特师;2015年,全国共有78所高校招收特教专业学生7100余人,就算这些学生毕业全部从事特教工作,也不能满足特教事业的需要。”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提出,要着力加大特教教师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在师范类院校和医学院校增设一批特殊教育相关专业,适当扩大招生规模,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批特色突出的示范性特教学院。
“生多师少”带来的结果是特教教师工作量巨大,他们不仅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照料和辅助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定期带部分“双重学籍”学生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担负以需求为主的送教上门,很多教师连上厕所都一溜小跑。
尽管工作难度大、压力大,职业幸福感低,工作成就感差,但大部分教师仍十年如一日依靠爱心和职业精神坚持在特教一线。“他们渴望受尊重,期盼被认可,应当发挥好薪酬对职业吸引力的激励作用,满足这实实在在的一点要求。”经过调研过程中面对面地座谈,马德秀对特教教师群体的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目前我国特教津贴标准为基本工资的15%,这个标准是1956年确定的,60年来从未作调整,核算下来实际只占全部收入的5%,即便如此,全国还有20多个高等特教学院的教师享受不到这项津贴。”
座谈会上,马德秀为这一群体发声代言,希望国家能够切实提高特教教师津贴水平,按“全部收入”的25%划定国家最低标准,鼓励各地根据招收学生的残疾程度上浮。
让残疾儿童融入普通学校学习
传统观念认为残疾儿童是特殊人群,需要特别的关爱和照顾——单独的学校、专任的教师、互不歧视的同类群体。而现代观念认为,残疾只是生命的一种形态,残疾人与普通人权利平等、地位平等、机会平等。残疾儿童如果能够从小在普通学校环境接受教育,长大后才能更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个体和群体的最优发展。
“意大利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占比是99.03%,美国是94.80%,法国是84.26%,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4.21%。”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参与了去年全国政协特教重庆视察和今年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吉林调研,也曾率民进中央调研组去河南、安徽调研,他提出,未来我国特教发展的战略方向是城乡一体推进特教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进一步扩大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规模和比重,坚定地走融合教育之路,尽可能地让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目前,普通学校对接收残疾儿童还有顾虑,如教师工作量成倍增加、残疾儿童学习康复等保障设备不足、普通学生家长对与残疾儿童共同学习有抵触情绪等。不能因为前端准备工作没做好,就拒绝残疾儿童的入学要求。”
“随普通学校班级就读,有利于残疾儿童获得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认同朱永新特教要走融合教育之路的观点。“我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随班就读的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随班就读的支撑条件不足,‘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混读’和‘随班陪读’,可能会对残疾儿童造成二次伤害。要通过培训培养具有‘全纳教育’理念,能够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师队伍。”
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发展值得关注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开展相对完备,但是在学前、高中、大学阶段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民进中央的调研均发现,目前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刚刚起步、入园率低,贫困地区基本为空白;高中阶段特殊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盲、聋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不到30%;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布局不合理、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窄、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很少,接受研究生教育更是困难。
学前期是残疾儿童发现、诊断和康复治疗的关键时期。我国现有0~6岁残疾幼儿167万,每年新增残疾儿童约20万。2015年仅有1.4万幼儿获得特殊学前教育资助,比例非常低。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在今年9月随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赴天津调研时,与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赵明珠有过详细交流。这所学校自2011年开设幼儿园部,95%的孩子都是自闭症患儿,5年时间输送了20多名孩子到普通幼儿园或者普通小学读书,送返率为零。“特殊孩子入园比入校更重要,应当重视和加强学前特殊教育,将免费特殊教育端口从义务教育前移到学前期,提高特殊教育的效果和效益。”
受高考命题、入学体检标准、高校学习条件保障、就学成本、就业前景等因素影响,目前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残疾人数仅占1.13%。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提出,应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阶段的融合教育,改变高考入学体检标准,加强各项保障措施,开设更多适合残疾人学习需求的专业,使更多残疾学生能进入普通高校就读。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就业对他们而言是融入社会的立命之本,因此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同样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监事长薄绍晔认为,除了在特教学校的培训,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再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是提高青少年残疾人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架起医疗康复
和教育之间的金色桥梁
与会委员一致认为,医教结合是特殊教育走向内涵发展、实现高品质的必由之路。
“在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健康和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两大体系——医疗康复和学校教育之间架起金色桥梁,现在是时候了。”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姚树坤认为,应该在卫生部门的支持下,在有条件的特殊学校设立儿童康复治疗中心,使康复与教学结合并相互促进,提高康复治疗的实际效果。
“应当重点提升可利用资源较少的地级市、县两级特教学校‘医’的能力。”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朱和平建议在《第二期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着重解决这部分学校的康复治疗能力,而后逐步形成全面“医”的能力。
医教结合、开展社会融合教育,对于目前200余万0-14岁患者而言尤为迫切。“自闭症只有早发现、早干预,用早期康复训练来降低未来残疾程度。否则,患者社会适应力低下,无法独立生活,需要终生照顾,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负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对比国内外经验提出,“3-6岁是自闭症的最佳干预期,除少数严重智障者,如能进入普通幼儿园、学校随班学习,并给予个别化、针对性辅导,可有效改善其社交和生活能力。”
作为邀请与会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袁敬华,在会上陈诉了目前民办特教学校“医教结合”的现状。这所成立20年的特教学校现有聋哑、智障、脑瘫、自闭症及多重残疾的学生700多名。
“早在三年前我们学校就开始探索医教结合,有医疗资质的康复机构需要卫生部门的审核,而卫生部门的要求是建立康复机构必须建全科医院,所以就算是我们只想针对残疾儿童做康复,也必须要有妇产科、内科、外科才符合审批要求。”倾心于特教事业的袁敬华在座谈会上真情呼吁,尽快改进对开展“医教结合”机构资质审批条件,加快行政许可审批速度。
一个个来自基层一线的调研实例,一条条倾心关注特教事业的政策建议,一声声为特殊群体的疾声呼吁,使得时长两个半小时的座谈会节奏紧凑且富有成效。为“特别”的群体、“特别”的事业议政建言,与会的委员、专家学者秉持的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建言的责任,也是对残疾人尤其是残疾儿童少年发自心底的“特别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