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外事委员会

G20考验中国制度创新能力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9-02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需要从主场走向主角,有中国人的声音发出来、有中国的方案提出来,这样才会赢得更多权益,也会赢得更多尊重

G20峰会即将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召开,昭示着2016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拉开帷幕。从2014年的APEC会议到2015年的9·3大阅兵,再到2016年的G20峰会,中国每年都有外交大动作,显示了中国在全球的重大影响力。

中国主场,得来不易。曾几何时,中国筹办世界妇女大会时,下雨后积水也被外媒嘲笑基础设施不佳,而今,杭州以饱满的热情和完美的准备迎接各国宾客,其准备之细致、接待之专业、安保之严格,足以展示中华民族的组织能力和待客之道。

在国际大舞台上,需要从中国主场走向中国主角。这意味着,在各层次、各类型的国际组织里,不仅仅在中国开会,不仅仅有中国人的存在,还要有中国人的声音发出来、有中国的方案提出来,这样才能显现中国对国际组织议程和决策的影响力。

以 G20为例,它是金融危机的产物,是G7遭遇金融危机后,拉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一起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平台。G20本身没有执行力,会议的议程经常是被迫与 当初的设定目标脱节。2015年的安塔利亚峰会,本来要聚焦在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可被法国的恐怖袭击所影响,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反恐上面。

今年的G20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它精准地提出了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然而,可以预见的是,某些国家会借此世界大国领导人 聚会的平台,塞些私货,就南海问题说三道四。对此,中国应有所准备,控制议题,同时,也应利用这个平台,在南海等问题被提出时,借机严正阐释中国的立场, 向世界作出有理、有利的说明,答疑解惑。

 

这方面的争夺,我们称之为话语权的争夺;与之相比,更重要的争夺制度性话语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制度性话语权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有力保障,它通过制度化形式对国际经济事务产生长期影响。

 

提高制度性话语权,可以在已有的、比较成熟的国际经济制度中进一步增加投票权和决策权,在一些正在形成的国际制度中,譬如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增强设置引导议程和参与决策的能力。

 

提高制度性话语权,不是靠喊几句口号那么简单,也不是靠力量压迫对手。它需要硬实力的支撑,也需要软实力的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度创新。

 

当前的国际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G20正是国际格局变化的产物。中国一直提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倡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然而,中国还需要提出具体的可操作路径,也就是说,要在制度创新方面给世界提供公共产品。

 

国际组织、国际体系的制度创新,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借助一些契机。G20在中国主场召开,给中国提供了机会。当前世界经济走向贸易保护主义,各国央行比赛印钞票,G20峰会,中国应该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方面提出制度性建议,并说服各国支持。

 

当 然,G20峰会的成果缺乏执行力,这是现实,但任何事情都会有转变。G20框架下,有工商峰会、智库峰会,有部长级会议,如果再设置固定的秘书处,把 G20打造成一个可以落地的实体,对世界经济而言是好事一桩,毕竟,这20个国家占了世界GDP的90%和世界贸易的80%。此事,中国可以考虑推动之。

 

在世界面临变化的时候,制度性话语权和制度创新,给世界提供优秀的公共产品,将会让中国赢得更多权益,也会赢得更多尊重。

 

(作者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主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