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三问三答中国精神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8-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我是在基层从事戏剧剧本创作的文艺界委员,几个月来我一直在反复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奉献自己微薄之力,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彰显中国精神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侯露说。

 

带着这样的使命感、责任感,侯露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反复思考的三问三答。

 

“最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精神的根在何处?”侯露自问自答,“我认为,中国精神的根在基层,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传统中,也在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实践中。”

 

侯露认为,只有真正走到基层群众中间,才可能写出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影响人,鼓舞人,才能真正做到“文化化人”。作家艺术家“下基层”不能是走马观花、走走形式,而是要真正深入基层,采取定点挂钩的形式与群众保持常来常往。“唯有听得到乡音、记得住乡情、找得到回家的路,才能够创作出真正符合群众需求、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好作品”。

 

“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仅仅是文艺界的事吗?这是侯露抛出的第二个问题。

 

“文艺是社会的晴雨表。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候,形形色色的各类思潮令文艺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精神真正能够冲破挑战,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仅靠红头文件,仅靠文艺家本身的自觉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一道努力。”侯露提出,“在当下与世界零距离互通的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的美学原则时时受到挑战,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随时有被冲破的危险,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坚持好中国精神,需要包括文艺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深入思考,并从细微处一道努力的大事。”

 

第三个问题是,当下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灵魂最紧迫的事情是什么?侯露作答:青年文艺家队伍建设。“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的中国精神要渗入一代代青年文艺家的实际行动中,不断地为中国精神而坚守、创作、传播,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如今,面对着汹涌而来的互联网时代,文艺的传播方式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的艺术技巧也正面临变革。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文化结晶,而创造这些文化结晶的主力军,是现在活跃在体制外的网游、网红、微电影、小剧场戏剧的年轻从业者们,他们创作出大量的网络游戏、综艺视频、网络歌曲、网络小说、微电影和个性化戏剧成为时下中国年轻一代追捧的热门。”侯露认为,当下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这些体制外的青年文艺家融入中国精神的创作道路。

 

“除了加强监管、市场调控和组织评奖之外,我们要更多通过鼓励引导、加强培训的方式聚拢体制外的文艺青年,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繁荣的正规军、主力军和生力军。”侯露建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