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首席科学家的困惑和建议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8-1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8月16日,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之后将会进行量子通信实验。它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

 

8月18日,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参加全国政协“国际科技合作与大科学计划”双周协商座谈会,结合在量子研究领域的实践,从采取灵活支持机制方面提出他的困惑与建议。

 

“量子点是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的关键材料,但我国相关的制备与加工水平相对不足,因此我们团队还承担了中科院的国际合作项目。但因为我国的经费并不能拨给国外使用,我们仅仅是采购产品,不能共享其知识产权。更关键的是,这一过程中的合作是较为松散的,缺乏成果共享的机制,随时可能被对方禁售……”潘建伟结合自己团队的经历,讲述了他的第一个“经费的困惑”。

 

对此,他的建议是:借鉴国际经验,对于我国主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中某些任务,允许经费划拨到海外,由国际上的优势研究力量帮助我国来完成,同时共享知识产权。

 

“建议在国际大科学计划的框架下,根据具体情况允许在海外建立联合研究中心,便于及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潘建伟的第二条建议也来自于团队的遭遇,“随着量子计算研究的不断发展,一些核心器件已开始对我国禁运。”

 

“学生持因私护照,出国几个月就要回国重新办理手续……”潘建伟的第三个“烦恼”,是我国国际大科学计划中长期外派人员的出国政策空缺问题。对这一“具体细小”的问题,俞正声主席也表示了关切。

 

科技进步,国际科技合作与大科学计划的推动、实施、发展,终究要听听一线科技人员怎么说。潘建伟的问题和建议,反映的也正是很多一线科技人员的心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