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夯实秸秆变废为宝的科技支撑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7-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秸秆还田作业时,还多少、还多深、还多久等方面,仍然凭经验、靠感觉。”7月7日,全国政协召开的“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杨健常委一语道出了目前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短板———关键技术较滞后。

 

尽管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十一五”末的70.6%提高到了“十二五”末的80.1%,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未改变简单、粗放、低质、分散处理的利用方式,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滞后。”王小康等不少政协委员也说出了自己对秸秆综合利用“实际效果不理想”的担忧。

 

“秸秆虽然属于农业产品,但处理利用应当用工业手段。”孙宝启委员根据秸秆收集难、体积大、重量轻、难保存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清晰的工业化发展思路。企业收集秸秆的半径很难超过50公里,在“收、运、储”三个环节中存在劳动强度大、运输成本高、储存困难等问题。解决这些困难,都需要运用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手段,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方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的本地化、工业化利用。

 

“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以实现秸秆高效开发和集约利用,是协商过程中形成的共识。张全国委员呼吁:“鼓励秸秆利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秸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通过设立秸秆综合利用基础研究重大专项、企业技术改造重大专项以及科技创新风险基金,推进秸秆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除了新技术研发,还有不少委员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农机装备质量和自动化水平给予关注,“同样一家农机厂商生产的饲料加工装备,由于对秸秆中石头杂物等缺乏智能处置手段,不同的人使用故障率有着明显的差别。”王松委员谈到了调研中发现的一个普遍问题。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国产农机装备研发和生产投入,设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专项资金,组建农业、环保、装备等联合科研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制定秸秆利用农机装备生产国家标准,提升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秸秆综合利用类农机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在谈到下一步工作考虑的时候,也提到了“加快技术研发”,他认为应该“不断提高秸秆利用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降低秸秆利用成本,使秸秆利用的效益更加突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