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委员讲堂之乔卫:海外侨胞是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桥梁和使者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3-14    来源:人民网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人民网两会访谈节目,我是吴婧。中国人移民海外应该说历史久远,但是海外侨胞始终是中国发展的正能量,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认识海外侨胞群体做到三方获益,这是摆在相关部门和研究者面前的重要的课题,今天我们在演播室也非常荣幸地为大家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和我们大家一起来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对海外侨胞有新的认识,欢迎乔主席的到来,您好。 [09:21]

 

嘉宾乔卫

 

小吴好,大家好。 [09:21]

 

主持人

 

乔主席,刚才我们说到了新形势下可能我们需要对海外侨胞群体也有一些新的认识,能不能先请您谈一谈您对海外侨胞这一群体的认识是什么样的? [09:22]

 

嘉宾乔卫

 

这是一个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的问题,随着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当中位置的变化,中国的产品、商品、资本、技术、文化以及人口已经流向了整个世界,面对这样一个新的变化,应该从这样一个新的世界发展格局的角度,对海外侨胞的作用进行重新认识,进而调整我们的工作方针和相关政策。 [09:24]

 

主持人

 

 跟我们传统观念中对海外侨胞的认识有很大的变化? [09:26]

 

嘉宾乔卫

 

海外侨胞对中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发展一支重要的力量,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我们也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海外移民,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他们是住在国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像我们几千年前的中国早期移民,包括近现代在北美修建铁路那批中国华工,更不用说现在我们已经遍布整个世界的几千万海外侨胞,他们实际上对当地发展的贡献巨大,无论是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政治发展、科技发展等等方面,对当地的劳动力就业,对当地的税收、对当地的公益事业等等方面贡献巨大,他们在当地的贡献远超过在中国的贡献。这种影响力实际上为我们创造出了非常好的氛围。如果一味强调他们对中国的投资、捐赠,我觉得是对他们实际作用的一种忽视。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不断的走向世界,中国现在最需要创造的是非常好的国际环境,而我们目前居住在世界各地的海外侨胞,实际上就发挥了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桥梁使者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平台之下,中国需要跟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那么这种共同发展是需要沟通的。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变化,有过各种各样与国际之间的交往,中国政府目前倡导的合作共赢这样一种新型的国际价值观,实际上是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实现更好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基础,从沟通中外的角度来看,海外侨胞就是非常重要的桥梁和使者。 [09:33]

 

主持人

 

而且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海外侨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09:34]

 

嘉宾乔卫

 

 是,他们的重要力量就在于桥梁和使者的作用。毫无疑问,桥梁跟使者首先不断的促进住在国跟中国的交流,包括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包括海外侨胞用回馈社会、融入社会的方式,促进当地人民对中国人的认识。

 

另一方面,海外侨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我注意到在有些地方,很多海外的华人餐馆也在不断的讲中国故事,海外侨胞这一群体,他们实实在在的表现,都在传递着中国故事。因为中国发展和那些强国的发展轨迹不一样,是希望共同发展。中国的传统是希望通过和谐的方式去实现共同发展,这样一个发展方式在一些国家并不完全被接受。因为其他很多大国的发展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路径,那么中国这种路径能不能发展,比如讲中国的“一带一路”,跟历史上很多的发展战略好像是接近的,但是实际上本质不同,中国所追求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在寻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思路,而且不仅仅是会惠及沿线国家,更是要会惠及整个世界。

 

这样的过程当中,把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传递出去,会通过包括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包括各个方面不断宣传,媒体也在介绍中国“一带一路”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被普通国外民众所接受那是需要更加细致的、更加普通的、更加结合日常生活的,包括每个人的表现所展现出来的这些事情,才能让大家更方便的接受,毫无疑问他们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就是介绍中国的天然使者。 [09:57]

 

嘉宾乔卫

 

我们现在对海外侨胞的认识和我们传统观念当中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观点可能还不是主流的观点,但我觉得代表了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传统当中可能更多的比较关注海外侨胞这个群体对中国发展的直接贡献,或者讲的更明白一点是对中国的投资、捐赠,血浓于水的这份感情,当中国遇到灾害,当中国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他们伸出援手跟中国一起发展,毫无疑问他们对中国发展是关心的。我们应该更多的看到,他们的生意是在当地,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当地,融入他们的第二故乡,随着现在的发展,他们已经从客居当地变成当地的主流。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在当地的贡献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际是做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0:00]

 

主持人

 

我们更应看到海外侨胞在住在国的影响力,所做的事情,怎么去讲好中国故事。 [10:02]

 

嘉宾乔卫

 

前一段住在国民众可能会有错觉,好像在住在国的海外侨胞就是来挣钱的,挣了钱就是为了拿回家的,不是啊,他们更多的是为当地作出贡献。 [10:04]

 

主持人

 

谢谢主席跟我们分享这样一个观点,作为政协委员我想在今年的两会当中不知道您所提的建议是不是也跟海外侨胞的发展有关,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10:05]

 

嘉宾乔卫

 

这次政协会我关心很多的问题,比如像海外高科技人才回国以后为国服务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像这类问题应该说大的政策层面我们是欢迎的、是积极的、也是支持的,但是实际上在具体落实过程当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政策并没有完全落在实处,甚至有高科技人才面临窘境。

 

比如“十三五”规划当中谈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在2020年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候,重要的指标是脱贫。在我们侨界也还有很大的群体处在贫困线以下,怎么使得困难归侨侨眷这个群体也能顺利走出脱贫的道路,再有比如像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在国内相关权益保护的问题,这几方面都是我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也在讨论当中发表了意见。 [10:10]

 

主持人

 

接下来想请您谈一谈新侨胞和老侨胞的特点,因为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新侨总数在900万以上,但是提到华侨,可能大多数人还是会想到老一代华侨当年的形象,我们是不是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给他们提供的服务也不一样,针对性的工作也不一样呢? [10:11]

 

嘉宾乔卫

 

这里有一个概念的区别,海外侨胞既包括了华侨也包括了华人,我们目前通常用海外侨胞这样一个词概括华侨和华人这样一个群体,因为他们在中国文化传统认同上、在一些发展问题上看法是一致的。所以,我觉得老侨新侨这个概念的区别不是很准确,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确实有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移民到世界各个地方,这个群体大概有900万或者更多一点。

 

实际上这一代人并不一定年轻。我觉得这一部分人群和改革开放之前,和历史上早期移民的过程,确实有不同的地方。因为从近些年,有一些变化,过去,无论是各种各样的目的,大家走出国门是抱着更好的创造未来生活的目的出去的。改革开放以后移民潮有三次,最开始以家庭团聚的方式,这是第一批。第二批大概是留学生。第三批大概是成功人士出去的过程,这个大概是本世纪初前后开始的。留学生这样的群体,他们的需求跟历史上老一代的华侨有所区别,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现状了解的更多一些,他们对知识的追求,或者是在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领域,可能会比老一代的华侨认识更深刻一点。

 

中国侨联在两年以前,把工作方针做了调整,这个工作调整在于,过去我们叫国内海外工作并重,老侨新侨工作并重,现在在“两个并重”的基础之上,强调的是拓展海外工作、拓展新侨工作,讲到新侨工作包括了改革开放以后出去的这部分群体,哪怕有70岁左右的人在内,也包括华人的后代、华裔青年们。这些群体,因为他们在有些问题上的角度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努力拓展。他们的差异可能不能完全划分出来的原因在于,比如老一代以“三把刀”的名义出去的,后一带华侨是以留学名义出去的,这样划分我觉得标签化了,这个就不太好。 [10:20]

 

主持人

 

刚刚主席您提到比如留学生这一群体,他们应该说是侨界非常年轻的一股力量,侨联在做这一群体工作的时候也作出了很多努力,包括连续三年举办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讲坛,发布了侨界青年创新创业深圳宣言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也是我们现在非常热门的话题。 [10:23]

 

嘉宾乔卫

 

我在中国侨联还担任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会长,我们对侨界青年这个群体比较关心,因为他们的特点与我们有很多不同,恐怕用新侨的概念没法概括他们,他们还不能叫新侨,只是侨界的青年人,我觉得是纯粹年龄层次上的。那么侨界青年最大的特点,在于他们熟悉国内又熟悉海外,我觉得他们在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他们应该树立一个核心的价值就是创新创业,应该使得他们发挥国内和海外两个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努力争取自己的发展机会。 [10:28]

 

主持人

 

我们还知道您还担任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我想海外侨胞在中国公益项目、公益事业当中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08年奥运会筹办过程中,您也是水立方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所以也想请您谈谈海外侨胞在参与祖国公益事业项目上的切身体会和感受? [10:29]

 

嘉宾乔卫

 

我参与了一些公益事业项目,包括慈善方面,比较大的例子像水立方这样的工程,涉及107个国家和地区,35万多名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总共捐赠9.4亿元人民币。我当时是第一责任人,也是项目策划人,应该说每一分钱都过了我的手,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了,大概九年了,八年多的时间,这些数字全记在我脑子里。水立方之后我还参与过北川中学的援建,这是汶川地震当中海外侨胞共同捐助的一所中学。我觉得他们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发展遇到重大节点的时候,确实是伸出手来,愿意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水立方跟其他的还不一样,那是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精神。在历史上也是这样,抗日战争时期,海外侨胞可能有近一千万人,其中四百万人捐款捐物,有报道说,是当时整个国民政府抗日经费的1/3,甚至有人说是40%多。我觉得,他们血浓于水的感情确实在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过程当中留下了足迹,而且曾经一直引导着这个路径的发展。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还是回到我原来的题目,海外侨胞在住在国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比如他们在当地办学校、医院,像菲律宾马尼拉,华人办了义务消防队,我曾经看过一次华人义务消防队出警,全是志愿者等等。实际上海外侨胞不仅仅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住在国,或者是世界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对当地发展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我记得曾经在一次慈善会议上讲过,大家应该为海外侨胞为当地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点赞。 [10:37]

 

主持人

 

谢谢,今天非常感谢乔主席接受我们的采访,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侨联的工作,同时也让我们对新时期的海外侨胞有了崭新的认识,谢谢您。 [10:38]

 

嘉宾乔卫

 

谢谢。 [10:38]

 

主持人

 

也谢谢大家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再见。 [10:38]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