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委员讲堂之朱永新:履行委员职责 关注教育问题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3-05    来源:人民网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人民网两会访谈节目,我是吴婧。今天我们在演播室为大家请到的嘉宾是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我们欢迎一下朱主席的到来,朱主席您好。[15:00]

 

[朱永新]:你好,各位网友大家好![15:00]

 

[主持人]:主席刚刚从人民大会堂赶过来,我们知道今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也知道您一直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那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有哪些内容跟教育相关?[15:01]

 

[朱永新]:应该说上午克强总理报告是个非常好的报告,能够提神鼓劲,凝心聚气,是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报告。在教育上,我觉得有三个地方集中阐述。第一,他给我们描绘了“十三五”教育奋斗的目标,比如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要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现在的10.23提高到10.8年,然后新增就业人口要达到5000万人以上。同时还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总而言之,希望在十三五期间让群众不仅仅物质生活更殷实,精神生活也应该更丰富。我觉得这是“十三五”期间对于教育发展目标的表述。[15:03]

 

[朱永新]:第二,克强总理报告里还把教育作为“十三五”期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他在报告中说,从根本上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的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也就是说,他认为“十三五”期间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就是教育、就是人才。[15:04]

 

[朱永新]:第三是对于今年教育工作的安排,报告里讲了有12条,很具体。总的要求是要创造一个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克强总理在报告里特别提出,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期盼,应该努力办好教育。所以,今年第一条就是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边缘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的力度,这是体现公平。第二要统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三要鼓励普惠型的幼儿园。第四要办好特殊教育。第五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免除学杂费。第六是对于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高中阶段的学杂费。第七是要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政策。第八是要加快推进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第九是要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第十是要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的农村招生的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考试的政策。第十一是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最后讲学校和家庭、政府、社会通力合作,为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负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15:06]

 

[朱永新]:报告中关于教育的内容应该说很全,从学前教育一直到社会教育,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应该说涉及到所有的学龄段、涉及到所有的教育问题。[15:11]

 

[主持人]:刚刚朱主席给我们描述的报告内容当中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包括农村子女怎么样在城市里生活或者教育等等问题,应该说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方方面面,所以接下来我们这些细节的问题继续跟您聊。因为我们知道您是提案大户,去年是提了十个,今年的提案当中会包括哪些问题,除了教育?[15:11]

 

[朱永新]:现在政协一般不讲提案大户了,我们不把数量作为衡量政协委员履职的标准,还是以质量为主。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学者,还是作为一个政协委员来说,总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关注很多教育问题,所以我的提案基本上每年还是围绕着教育问题展开。今年关于阅读的问题我提了三个提案,如关于借鉴国际的经验,建立国家阅读节的问题;关于借鉴苏州图书馆的主分馆的经验,推动主分馆制度建设的问题,现在社区图书馆比较滞后,许多社区还不如农村有农家书屋,一个图书馆也没有,借书很不方便。我们建议把社区图书馆跟市图书馆结合起来。[15:13]

 

[朱永新]:今年我还提出了一个关于教辅教材的提案。因为现在教辅教材的乱象比较严重,这里面利益纠葛比较多,怎么样真正的规范教辅市场,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鲍红同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教辅书的提案。这三个是阅读出版相关的。[15:14]

 

[朱永新]:我今年的提案仍然主要围绕教育问题展开。去年我参加全国政协调研时走了很多特殊学校,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普及率非常低等等,所以我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够忘记特殊教育问题的提案。另外,现在互联网教育发展非常快,但是我们对互联网教育关注研究还不够,互联网对于未来的学校教育将有怎样的冲击?未来教育的模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专门也写了提案,希望教育部给予关注。再有就是怎么样支持小微型学校的发展,去年我专门写了这个提案,因为小微型学校是改进教育生态、推进教育发展、提供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很重要的方面。还提出了一个关于规范在家学习的提案,美国现在已经有200万人在家学习,中国实际上也有很多家庭的孩子在家里学习,但是这些都是非法的,那么怎么样给它规范,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另外,怎么样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鼓励公办薄弱学校托管的问题,等等。这次我一共准备了13个提案。[15:17]

 

[主持人]:其实您刚刚说了全民阅读的问题,我们了解在全国两会当中您已经呼吁了十几年的时间,应该说非常执着,要把它作为国家战略,要设立全民阅读节,为什么执着这么一件事情呢?[15:18]

 

[朱永新]:我一直认为,阅读不仅仅是一件个人的事情,也是一个国家的行为。因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人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和这个国家的国民阅读程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源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精神高度是由我们阅读的高度决定的。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阅读节,都通过政府直接推动的方式来推进一个国家的阅读。相对而言我们无论是人均阅读量,无论是我们人均占有的公共图书馆资源,无论是我们的阅读水准,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已经连续14年提出,要建立国家阅读节,我们还会继续呼吁。[15:19]

 

[主持人]:刚刚提到的第二个就是关于留守儿童,其实留守儿童我们也关注了很多年了,您之前也提出过要把留守儿童从现代的字典上删除掉,您觉得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现在有哪些障碍?[15:20]

 

[朱永新]:6000万留守儿童不仅仅是这些留守儿童的痛,是他们家庭的痛,也是我们教育的痛,甚至也是我们国家的痛。这些人能不能健康成长,能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大力关注。所以,留守儿童问题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现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我们最重要的目标,今年又是开局之年,怎么样真正的关注这样一个群体,显得急迫而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没有包括留守儿童家庭在内的小康,那是不可能实现这样目标的。民进中央高度关心关注这个问题。去年我们专门组织了调研组,奔赴毕节等地区进行留守儿童的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事实上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而且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也超出我们的预期,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从根本上解决。[15:21]

 

[朱永新]: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提出了要关爱留守儿童的问题,而且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提出公租房要优先提供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我想如果每个公租房都能有孩子的一张床,每个城市都能给这些孩子留一个学位,那么留守儿童问题就自然解决了。所以我们期待着至少1/2以上的留守儿童能够住进公租房,进到城里的学校。另外,还留在乡村的,我们再能够继续更好的关爱他们。同时,我觉得现在特别是要在全社会倡导这样一种氛围,就是亲子陪伴的氛围,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你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但是你可以每天通过微信、通过视频跟孩子在一起。事实上,孩子的孤独,往往与是他长期跟父母的分别有关,如果每天通电话,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温馨。总之,我觉得留守儿童问题应该多管齐下,大家一起努力,还是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的,还是能够让“留守儿童”成为历史的词汇的。[15:22]

 

[主持人]:我们看到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条,是落实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这样一个政策,其实现在看到身边有很多人也在为这样的事情焦虑,因为一些城市,像北京、上海,为了控制人口问题,就会设定入学的门槛,那比如作为这种流入城市,他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15:23]

 

[朱永新]:作为流入城市,我觉得首先不应该把它看成一个负担。因为这首先是他的责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父母亲本身在为这个城市服务,为这个城市在创造价值,为这个城市在纳税,在他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的时候,应该享受这个城市带给他的各种福利。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城市没有这样一群人在这里工作,城市会变成什么模样。他既然在这里,我们当然理所应当的为他提供学校、医疗、社会福利这样的基本条件,这主要是一个认识问题。当然从一些务工人员比较多的城市来说,可能从学校建设的速度上还会有一段时间,但是我觉得应该积极的应对,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我觉得还可以发展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为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15:24]

 

[主持人]:刚刚我们说到农村中小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存在师资短缺的现象,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我们发现,他们会存在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艺术类的老师就少之更少,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重视并且改善呢?[15:25]

 

[朱永新]:去年两会我专门写了一个提案,就是关于农村艺术教育的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现在在很多乡村学校没有艺术课程、没有艺术教师。这一方面是和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大家都以为这是小学科,不考试,因此不重视,可上可不上。另一方面,的确也有人才不足的问题,我们的教师教育培养的艺术教师太少,很多有艺术才华的人也不愿意到农村,所以就导致了我们孩子整个的艺术素养相对不够,艺术课程太少。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首先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的尽可能的配足配齐艺术教师。其次,在目前艺术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应该学会利用社会的艺术教育资源。全国各地都有各种艺术社团、书画院、歌舞剧团、地方戏剧团等等,还有许多票友、图专家,像这些地方的艺术人才还是很多,我觉得可以把这些人请进学校当老师,兼职,政府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给予他们津贴和支持。总而言之,我觉得乡村的孩子也同样需要艺术。[15:26]

 

[主持人]:主要是重视和认识的问题。接下来请主席给我们看一看这样的现象,我们发现在北京有一些民间的草根教育机构,但是由于像民办教育还有幼儿园注册的门槛还是很高的,所以草根的教育机构就成了“黑学校”、“黑幼儿园”,其实在很多大城市很需要这样的草根机构,那么对于他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和途径改善他们的近况?[15:26]

 

[朱永新]:这也是我去年和今年的提案一直在关注的问题。我们一直希望关注这些小微型、民间的学校,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教育变革的很重要的方向,过去我们对这些民间力量办学往往门槛太高,管得很严。比如说大学,没有500亩地就不能办,中小学没有几十亩地就不能办,设施少了一个也不行。这样让学校办学就很艰难。我去过北京的一些民间的学校,也就是你刚刚说的所谓的“黑学校”,但教育行政部门就没去过,他们校长跟我说,教育行政部门知道他们这里有学校,但是就是不来,因为他来了就得负责任,装作不知道,但是事实上这些学校存在了很多年,有的学校已经办了七八年了,而且来的很多还不是打工人员的子弟,还都属于中产阶级的家庭,包括有些新理论的学校,像华德福学校等等,应该说办的水准还是比较高的,但是都没有合法的资质,所以成为非法学校,那些孩子们往往东借西借挂靠在不同的学校,我觉得完全可以给这些学校以合法的身份,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探索办学。[15:28]

 

[朱永新]:这次我们民进中央专门提出了一个叫加强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建议,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为这些学校创造更好的条件。说老实话,你把学生留在这些总比把这些学生送到国外去好,现在很多父母亲到最后没有办法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了,每年送到国外的学费大概2000亿人民币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那么小就送到国外去了,他的价值观可能未来就是西方的价值观,要让他们有一个“中国心”恐怕是很困难的。 对国家的未来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15:29]

 

[主持人]:所以这样的草根教育机构,您觉得在我们一些大的城市是必须存在的吗?[15:29]

 

[朱永新]:我觉得,教育必须要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小微学校之所以存在,就证明它有市场,我们不能说存在一定是合理的,但是它存在了而且办了那么长时间,你为什么不能给人家一个身份?在国外一幢楼就可以办一个学校,甚至可以办一个大学。你要说没有体育场地你就不能批它,但是可以在公园去做体育运动啊,为什么不可以呢?所以我觉得办学条件可以更放宽一些,更灵活一点,只要他能够满足基本的教育需求,满足我们的教育目标;只要父母亲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只要它能够根据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来课程设计,我觉得就应该鼓励他们,我觉得还是要放低门槛、放低准入条件、加强管理,现在我们的门槛太高,没人愿意来和你玩儿。[15:31]

 

[主持人]:主席,我们说现在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很多大学生从校园走出来之后,一个就业的途径就是自己创业,那么创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您怎样看待大学生这样非常年轻的群体,一接触社会就选择创业,有没有什么样的高招支给他们?[15:32]

 

[朱永新]:我觉得,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总体上是一个好事情。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但是我觉得不能一窝蜂。比如教育行政部门刚刚出台一个文件,要求所有的学校开设创业创新课程。这个规定让许多学校很为难,有那么多教师吗,有那么多资源吗,能够马上就做得到吗?我觉得我们可以提倡、可以鼓励,但没有必要强制所有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同样,大学生创业也是这样,第一要尊重大学生自己的选择,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创业,都善于创业,都能够干出一番事业的,我们也要允许一些大学生去就业、去选一个稳定的职业。毫无疑问,我们大学应该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但实际上到大学重视创新精神培养已经晚了,因为创新是一个基本素质,应该从培养小孩子的好奇心开始、从培养提出问题的习惯开始,从培养探索精神开始。让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经过高考到了大学快毕业了对他说你创业吧,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把他往海里一扔你去游吧,那很多人都要被淹死。所以,还是应该从小学开始让他们学会游泳,先在游泳池里游,然后到小河里游,然后到大海里去游,所以我觉得最关键还是要教给他们游泳的方法、游泳的勇气,这个很重要。[15:33]

 

[主持人]:去年国家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很多家庭开始准备要第二个小孩,我想人口政策的调整,每个家庭多了一个小孩之后,可能会对家庭的教育,甚至我们国家的教育都会产生影响,这方面朱主席您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15:34]

 

[朱永新]:我们即将进入的“二孩”时代,我觉得对教育来说也是教育新的时代。毕竟,经历了长时间的独生子女政策的漫长岁月,我们现在的这种教育方式、现在的这样一种家庭结构,基本上是围绕着单孩或者独生子女展开的。独生子女的家庭本身很多的弊端,或者说在他们成长历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大家也都看得很清楚,比如他们往往会比较孤独,比如说他社会化的过程会相对困难一些,比如说他容易自我中心,很难和别人分享,等等吧,因为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进入“二孩”以后,教育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都会发生很多变化。[15:35]

 

[朱永新]:但是有几个问题:第一,可能“二孩”家庭的发展速度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快,因为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生育的意愿是成反比的,经济越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往往会越低,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二孩”的比例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第二,有了“二孩”以后大家也有很多焦虑,特别是很多“二孩”的父母亲担心没有时间教孩子,没有时间陪孩子。前两天在中国教育报就这个问题采访我,我说不用担心,因为第一孩子本身可以陪孩子,很多父母陪孩子的时间就变成孩子陪孩子,所以我们只要很好的设计好,把两孩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要那么近。[15:36]

 

[主持人]:大个七八岁。[15:37]

 

[朱永新]:四五岁、七八岁都可以,这样对家庭的结构比较合理,现在有些年轻父母希望一鼓作气生完拉倒,其实不如有点年龄的差距更好。另外也有助于孩子之间关系的形成,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会形成一个序列,同时人际之间的很多关系,无论是男女交往的关系、性别的关系,领导上下级的关系,团队的关系,都可以在家庭中获得,因为过去在家庭中没法获得这样的关系。过去很多父母亲都是强迫你吃,你不吃要哄着你吃,唱首歌骗着你吃,“二孩”以后会抢着吃,它会有很多新的变化。从教育整体上来说,我觉得“二孩”可能更人性化,对教育也会提供更多的便利。还有一条需要强调一下,不能因为“二孩”政策的出台,把过去独生子女政策的奖励政策全部取消,因为那一代人是为国家政策作出贡献的。[15:38]

 

[主持人]:谢谢主席跟我们分享这些观点,其实我每天都会打开新浪微博来看您在微博上的感言,看到您对于孩童教育的观点的分享,其实我们知道您的行政事务很忙,但是还会对中国的一些教育问题提供很多的思路和分享,我们想了解一下,是什么来支撑着您这种教育梦?[15:39]

 

[朱永新]:是的,我对于教育有特殊的感情。应该说,我本身出身于教师的家庭,我父亲就是一个小学老师,后来做小学校长。应该说从小耳闻目染,从小对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有很深的感情。后来又上了师范院校,接触了大量的教育心理学的书,再后来又把教育心理学作为我学术研究的方向,作为自己的一个职业。后来到了政府工作以后,分管的又是教育,我在苏州市曾经担任过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前后有十年时间。到了民进中央工作以后,仍然与教育联系很紧密。因为民进是一个“教育党”,我们70%会员来自于教育界。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教育家和教师,像新中国第一任的教育部长马叙伦就是我们民进的创始人,像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是我们第三任主席,所以民进跟教育也是很有缘份。我这一生好像就是为教育而来的,所以对教育的确是情有独钟。[15:40]

 

[朱永新]:我每天早上一般在五点左右会起来读书写作,当然读的大部分是教育的书,然后每天会给朋友们推荐书,会写一点教育的感想、文字,和大家分享。[15:40]

 

[主持人]:前几天《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英文版全球首发,影响很大,这部教育作品是什么情况,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15:41]

 

[朱永新]:两会前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一个“提高教育质量"座谈会和这套书的全球首发式,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麦克劳希尔用5年的时间翻成英文对全世界发行。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我很感谢出版社付出的辛勤劳动。我觉得,选择这不作品它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教育也开始为世界瞩目。人们在关心中国经济、社会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中国的教育。第二方面,我的这套作品是理论和实践结合,把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国当代的教育政策、教育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同时,这套作品中还有七卷是专门讲我们在中国民间的教育探索,新教育实验的来龙去脉,一些新教育实验教师的故事,这样大家从微观上可以看到中国的一个点,看到中国的民间教育改革在做什么,从宏观上可以看到中国当下的教育政策和未来的走向,从历史上可以看到过去中国教育传统,所以这套书我觉得比较全面的满足了这样的需要。[15:42]

 

[主持人]:您在2016年对于中国的教育有什么样总体的期待吗?会希望它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15:43]

 

[朱永新]:其实,这个期待在总理今天的工作报告里都已经讲了,那就是希望有一个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这次会议将要讨论的“十三五”规划,也已经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未来五年的重心和主题。实际上,我一直认为教育的两大主题公平与品质,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高水平公平的质量,或者高品质的公平。让所有人不仅有机会读书,而且有机会读好书,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应该说,公平的第一步我们基本解决了,就是给所有人教育机会,当然除了现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弱势人群,边远农村地区,在教育机会的公平上有一些困难,但是总的来说,入学机会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这个时候,质量本身就是最大的公平,也就是说,你要把质量也要补短板,把农村、边远地区、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把他们的教育解决了,品质提升了,教育公平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所以我们认为提升教育质量不仅是2016年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今后五年教育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小康社会教育至少也要小康吧,教育也应该能够办成一个人民群众相对满意的,有着获得感的这样一种教育理想。[15:44]

 

[主持人]:谢谢朱主席,非常感谢您接受人民网的探讨,和我们探讨关于教育方面的话题,受益匪浅,非常谢谢。[15:45]

 

[朱永新]: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各位网友。[15:46]

 

[主持人]:谢谢大家收看我们本期的节目,再会。[15:4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