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委员讲堂之朱晓进:推进教育公平 助力发展“人的城镇化”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3-03    来源:人民网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持人

 

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两会特别报道。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于今日开幕,今天在现场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欢迎朱校长。朱校长这次上会带来了几份提案?

 

朱晓进

 

这一次带来了八份提案。

 

主持人

 

涉及哪些内容?

 

朱晓进

 

还是我们一向关注的文化和教育问题。

 

关于文化方面,主要是有三份。一份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于文化传承背后价值取向的引导的建议;一份是关于大力发展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建议;还有一份是关于艺术教育的提案。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提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非常热门的文化议题之一。目前,全国各地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有许多切实的行动,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地方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少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有为传承而传承的倾向;缺少文化传承的价值意识,热衷于传统文化形式的机械演绎,忽略对传统文化含有的丰富的历史信息、科学信息、文化信息,所内蕴的精神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发掘;缺少文化传承的开放意识,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名,拒绝或排斥对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和资源的吸收、借鉴、利用;缺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正确的功能意识,对所传承的传统文化少有选择,对传承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考虑不够,更有甚者,出于某种功利考虑,出于某种媚俗心态,假借传承传统文化之名,行传播封建落后意识之实。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应关注文化传承背后的价值取向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传承行为的价值导向。并建议:

 

朱晓进

 

一、文化传承中必须首先解决核心价值观引导的问题。我们对传承什么传统文化应该是有选择的。什么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什么是“传统美德”,这需要判定,需要选择。而判断和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这一问题指向我们所追寻的文化价值标准。我们必须要以先进的价值观为引导,以先进的价值观作为我们评判文化传统的标准,去选择“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从而去加以传承。否则,这种传承可能会导向盲目的复古倾向,而不是导向社会的更加文明。社会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与进步程度,而衡量这种进步程度的标准就是社会文化发展背后的价值追寻。因此,社会的、文化的一般性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文化传统的一般性的甚至是盲目的传承,也将无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只有在全社会对先进价值认同的引领下,才会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助推社会发展、助益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有效的文化资源。因此,文化传承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若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我们就会对一些假传承传统文化之名,行封建复古之实的做法有所警惕,我们就能有意识地遏制盲目传承所导致的虚假的文化“繁荣”现象所隐含的落后文化意识的抬头。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关系问题。要以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自觉意识去传承传统文化,这才是一种自觉性的文化传承。我们要反省和批判传统文化中那些阻碍我们文化进步和文化创新的成分,我们要选择、彰显、传承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文明的进步,可以助推文化创新的因素。对于文化传承也好,创新也好,我们要关注的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要始终坚持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导向文化的不断进步,导向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朱晓进

 

三、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结合起来,以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关起门来搞文化传承,无助于提高文化竞争力;封闭起来搞文化创新,产生不了文化影响力。只有广泛吸收借鉴世界上的一切进步文化的因素,融入自身文化的肌体中,并创造出更先进的文化,才能真正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文化实力和文化竞争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这个制高点主要是指先进的文化价值理念。应该通过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

 

四、要确立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目标意识。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的目的。我们要以创新的姿态去传承,要提倡创新性的文化传承。我们要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反省、选择中有所发现。我们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意义阐释和价值揭示,在意义阐释和价值揭示中使传统文化得以增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恰恰就在于它可以有不断有新的价值意义被发现,可以不断被阐释,并在不断的阐释中被增值。这样才能使文化传承真正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

 

五、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的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文化传承的效果如何评估,其关键还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文化功能的发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和培育,是否有利于社会文明的建设,是否有利于不断产出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普遍的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我们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创新性文化传承,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传承助推的文化繁荣发展中真正具有获得感。

 

主持人

 

刚才了解了朱校长为我们介绍的关于文化方面的提案,我们也知道朱校长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我们还有关教育相关的问题,也想听听您的声音。根据教育部长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报告中就提出,我国的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九年超过了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了90%。从就业率来看,职校生比普通的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的就业情况更为可观,炙手可热一些,如何看待近些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呢?

 

朱晓进

 

你问的这个问题在我这次提交的提案中也涉及到了。我这次有关教育的提案涉及职业教育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特殊教育问题、学前教育问题等等。

 

关于职业教育问题。“制造大国”如何在十三五期间成为“制造强国”?技能型人才是核心,而培养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是关键。虽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各省都建成了一批国家级和国级示范性高职(中职)院校和实训基地,加强职教与产业的对接,推广“引企入校”、“办校进厂”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初步构建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体系。但是,职业教育为“制造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仍然任重道远,存在许多不足或问题:

 

一是职业教育被社会普遍视为“末流教育”。我们对青少年从小的职业理想教育有缺失,一个个都想做大科学家,当领导、当明星,当艺术家,很少有人从小立志当一个大国工匠,做一个制造业的大人才。所以这样一来,一些优秀的生源很少流入职业教育。社会上总认为只有高考无望的学生才会去读职业教育,好多学生及家长在内心其实都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往往把上职业教育学校视为无奈之举。而以制造业闻名的德国,学生中学毕业后,有30%选择上大学,有50%选择上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在全社会都受到普遍尊重。

 

二是职业学校上升通道狭窄。目前大部分学生上职业学校,不是把学技能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混文凭作为首选。可是,学生一旦上职校,绝大多数只能读到中专、大专,本科以上就十分困难,学历教育上升的通道狭窄,职业教育甚至成了断头路。

 

三是职业发展空间受限。技工学校毕业生即使学到的技术很好,业务能力很突出,可是也只能在技工、高级技工或技师、高级技师这条道路上单线前进,职业发展的空间受限,无法像其他优秀毕业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上升空间、赢得更好的社会资源与声望。

 

朱晓进

 

四是职校毕业生工作待遇较低。职校毕业的技工虽然不愁找不到工作,可是工作辛苦、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即使江苏这样较发达地区,一般只有2000-3000元。一些企业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工资也是如此。另外,现行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倾向于收入高、地位高的人群,一般技工难以享受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这也导致职业教育无法兴旺,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

 

五是职业教育管理以及师资等存在“先天不足”。现行职业院校的主管部门有教育、人社、卫生、交通等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有国家级的(部属),还有省级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标准不一,教育部门在资源整合、招生规模、师资调配、专业设置等方面难以统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严重缺编、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匮乏,面向企业和社会聘请兼职专业教师渠道不畅。

 

六是职业教育培训人才仍是“纸上谈兵”。目前校企合作一厢情愿,技能型人才的水平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国家没有制定出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刚性配套政策,企业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职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导致学校缺乏真实的工程环境,实训效果差,学生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脱节,制约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水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等政策,人社部与财政部也在全国12个国区市推广“新型学徒制试点”。因此,各地要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我有这样一些建议:

 

朱晓进

 

一是进一步重塑“人才观”。《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让我们欣赏到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大国工匠们职业技能的完美极致,对我们职业教育发展是极大的鼓舞。因此要对职业教育加强舆论引导,破除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引导家长把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放心地送进职校,让社会各界给予职业教育更多关注与支持,营造整个社会对劳动、对技能型人才的尊重。

 

二是打通职业教育的管理通道。首先,要理顺体制。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应建立教育、发改、经信、财政、人社、税务等相关部门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的组织领导,统一专业名称、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能标准、评价考核指导意见等,对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进行扎口管理。其次,将职业教育一直延伸到本科、研究生,给予他们更广阔的学业和职业发展空间。

 

三是要让职业教育“吃小灶”。尽管国家为职业教育发展制定了新的政策,而且将来还会不断有利好消息,但是我国更应该结合实际,让职教“吃小灶”,在教师编制、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优先考虑。另外,建议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投资、参股等形式参与建设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兴办民办职业教育。

 

朱晓进

 

四是让职校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纸上得来终觉浅”,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关键要靠人才支撑,而人才成长离不开实践锻炼。建议通过税收优惠、财政直补、购买服务等政策,从国级层面规范校企合作行为,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接纳职校学生的培训和实习,构建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校企合作、职校生就业的“直通车”。

 

五是让技工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加强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切实改善职校毕业生就业环境。规范技工职称评定,放宽职称评定的学历等“硬指标”,重在考核技工的专业技能、敬业精神等。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工资晋升体系。加大对优秀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和表彰力度,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努力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职业教育成为人们的向往。

 

结合国务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等文件精神的落实,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我国技能型人才的总体水平也必将实现一个新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总体水平才会水到渠成,“制造强国”才会梦想成真。

 

主持人

 

在“十三五”规划当中,职业教育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大家十分关注的,就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中间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人的城镇化的变化。在这个变化当中,我们如何从教育方面去入手来考虑推动人的城镇化呢?

 

朱晓进

 

这个问题确实是问得很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键是让广大的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的进程,共享现代化的成果。所谓以人为核心,就是让广大农民伴随城镇化的进程,真正实现现代化的转型,通过这种转型,真正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指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要让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做好农民向市民转变这篇大文章。这种“化”的过程,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进程中,要高度重视教育失衡的问题。

 

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 7.49 亿人,农村人口 6.19亿人,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77%。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农村孩子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农村学校撤并较快,导致新一轮城镇化中出现了教育失衡的问题:

 

一是学生上学路程普遍变远。2001年至2015年,全国小学由近50多万所减少到 20多万所,其中农村占减少总量的 87.6%。初中由 6.7万所减少到5万多所,其中农村占减少总量的 91.7%。在学校撤并之后,一些非寄宿学生上学要起早摸黑,部分学生上学来回甚至要走 3个小时。

 

二是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农村实行集中办学后,很多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车况良莠不齐,交通状况复杂,交通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上学放学路途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三是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不到位。由于撤并学校过快,农村寄宿生大量增加,一些地方寄宿制学校生活管理人员缺乏,床铺紧张,食堂简陋,厕位不足,没有澡堂,冬季取暖和夏季防暑等条件跟不上。

 

四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面临新情况。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随迁子女,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一共是1277万人,占到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9.3%。一方面,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应予保障,让他们与城镇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另一方面,过多的随迁子女流入某些大城市,导致这些城市教育资源紧张、不堪重负。

 

朱晓进

 

为了做好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以免由于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引发新的教育不公,切实解决好教育均衡化问题,我提出建议:

 

一、大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各地应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对校园校舍、仪器配备、师资配置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要求。通过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按照国家或省级标准,为其配备教室、学生宿舍、食堂、饮用水设备、厕所、浴室等设施,配备必要的管理、服务人员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

 

二、切实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既考虑城镇化进程、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又兼顾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贫困家庭负担、教育条件保障、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等因素,把方便学生就近上学作为布局调整的首要前提。严格撤并学校程序,确因生源减少等原因撤并学校,当地政府必须严格履行方案制订、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

 

三、真正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首先,应建立村小和教学点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村小和教学点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其次,发挥远程教育功能,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发和输送数字化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再次,学区中心学校要统筹所管辖和辐射教学点的课程安排和教师配置,保证教学点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不让教学点成为低水平的代名词。

 

四、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整体素质。首先要改善教师的初次配置,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新招聘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新增高级岗位指标优先安排农村学校,动员一批高素质人才应聘农村教师。其次,尽快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编制适当放宽,确保各学科教师的合理配置。再次,逐步实行县级教育部门统一聘任校长,促进校长、教师在一定区域内合理交流,建立和完善鼓励城区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设立村小和教学点教师岗位津贴,探索出台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各种有效政策措施,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五、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必须满足国家义务教育的整体要求,不能靠因陋就简、降低要求来贴近农村。教学中则既要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又要让学生有机会与城镇同龄人交流。

 

六、不断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政策措施。强化输入地政府管理责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建立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随迁子女实际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大力挖掘公办教育资源,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保障随迁子女就学。

 

主持人

 

您说的这个问题也正好是我们想问的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当中,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我们又开放了二胎政策。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是我们大家特别关注的,针对这一方面您有怎样的看法?

 

朱晓进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权益问题,这也应该是教育公平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冲突和矛盾也在持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2亿,以江苏为例,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超过1100万人,其中3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到总人数的45.1%,可以说,有近一半的农民工可能面临子女随迁入学问题。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今后若干年,这个数据还会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让每个孩子享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努力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就地入学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由于资金、师资、土地等各种资源配置的制约,要将其全面纳入到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中,依然任重道远。

 

一是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依旧入学难。不仅是京、津、上、广、苏、浙等省市,二线中心城区都面临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无法消化日益增多的流动人口子女。江苏的苏南一些地区随迁就读人数10年间从5万增加到16.4万,3倍多的增容,导致教育资源捉襟见肘,缺口很大。基层政府缺乏土地规划权、人员编制权,在协调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难有建树,也影响到公共教育资源的服务能力。南京等一些地区不得不设置入学门槛,规定流动人口子女在南京入学需要五证齐全,即户口簿及父母(法定监护人)身份证、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证明、暂住证或居住证、计生证明及预防接种证。不得不将一批儿童排斥在义务教育免费就读的阳光之外,群众反响强烈,目前江苏一些发达地区仍有15%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条件落后的民办学校就读。

 

二是办学质量与普通学校有距离,依旧难均衡。在调研中发现,一批公办学校由于大量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造成办学条件不达标,办学水平下降的情况。学校用地、用房紧张,班额超标,部分学校为完成接纳任务,不得不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音乐美术教室等专用教室改成普通教室,影响了相关课程的正常开设。专任教师数额不足,聘用退休和代课教师成为惯例。民办学校师资滞后更为突出。以南京宁燕外来工子弟学校为例,该校15个班,400多名学生,老师只有15名,其中还包括退休老教师5名。每一个教师都需要身兼数职,平均一个人一个班级,沉重的课务负担下,已经无法再对他们进行备课、教科研的硬性要求,优秀师资根本留不住。

 

三是其教育的特殊性无法满足,依旧少关心。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有其特殊性,调研问卷显示,只有8%的家长经常辅导孩子学习,许多家长无暇关注孩子成长,只能放任和溺爱,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这些孩子心理问题突出:一些学生有自卑心理,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一些孩子以偏激的方式处理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学生成绩不好的情况比较普遍,学习动力普遍不足,高达92%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不够努力。这样的特殊性,需要他们的老师要有更多的耐心,更多精力与家长交流,给学生提供课外的辅导。处理更为繁杂的琐事,需要他们接受更有针对性的特殊培训,从而以更为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孩子们施以适度的教育,但是,目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特殊性以及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是社会帮扶与救助力量薄弱,依旧被忽视。虽然许多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已经深度介入到这个特殊群体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之中,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这样的力量还是太小,这样的义工群体和社会组织还是太少,我们期待更多同仁,参与到支持和帮助他们的队伍中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肤浅和表层的经济资助之中,也不仅仅停留在口头呼吁上。

 

主持人

 

针对这样的难题您会有怎样的建议呢?

 

朱晓进

 

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不仅要看有多少人享受到优质教育,更要看教育的普惠性成效如何。能否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将对我国推进教育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此我建议: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从源头上化解入学难。加大对流动人口变化趋势研究,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超前部署,合理配置,根据人口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按照学校数量适当,区域布局合理,办学规模适度的要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大中央教育财政扶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投入,在统筹安排教育附加费分配使用时,充分考虑到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困难,予以资金和政策倾斜。

 

二是强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协同机制,共同做好教育服务。各地应结合实际,合理设置流动人口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的接纳标准,并建立预报名制度。对于不完全符合规定要求的人员子女,可以建立打分制度,根据学校空额,优先满足高积分者,有序安排入学。对于特殊困难群体应特事特办,本着解决问题的立场,听取合理诉求,全面排查潜在矛盾。由各省相关领导牵头,全面落实教育、公安、人保、人口计生、发改委、编制办等部门的协同责任。各省编制部门应根据各地的流动人口高涨的实际困难,从统筹和调整编制,出台相关解决办法。

 

三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增加教师特岗培训,实现教育公平。根据学校接纳的流动人口子女人数,以奖代补,给予教育经费倾斜性帮扶。加强流动人口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定期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教师进行特殊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服务相关儿童和群体,增设流动人口儿童子女教育特岗津贴,提高相关老师待遇,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让教师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与价值。

 

四是加大社会援助力度,携手共同帮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坚持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基础上,拓宽教育资源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涉及人数广泛,需要社会各界支持,应加强社会组织的系统援助,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支教活动,为民工子弟学校带去不一样的课堂;社区也可以组织相应的教育活动,加快学生的城市融入感;动物园、科技馆等机构可以免费提供学生参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的课堂走出教室;发挥工青妇和党派组织的力量,加强点对点的帮扶活动。可由社区、高校等机构牵头,为民工子女的家长开设培训教育,同时协调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当前,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教育公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好,恰是一个标杆,考量着“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决心、能力和成效,让我们共同努力,以保障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益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公平发展!

 

主持人

 

习主席曾经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提出要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朱校长您如何理解这个“更好”、“更公平”?

 

朱晓进

 

我理解的所谓“更好”应该是指通过教育的更加优化,能够使人们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教育更加优化,这就包括教育制度的更加优化,教育体制机制的更加优化,教育内容体系的更加优化,培养目标和培养效益、培养效果的更加优化。而更加公平是“更好”的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多年来我国致力于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就是想让人们享有更加公平的教育,这是一条必要的途径。但是,深度的均衡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前面所说到的像教育均衡发展在城乡之间、在区域之间、在不同人群之间,它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更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方面。目前我们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之间都有很大的差距。所谓的公平,实际上是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权利公平,二是机会公平,三是规则公平。在权利公平方面,让教育均衡发展,让所有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保障大家都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力,因此,如果你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育的公平实际上还是一句空话。

 

朱晓进

 

我们还要注意机遇公平的问题。“机会公平”小而言之是指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优质教育的布局相对平衡,让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投入大致相同的精力和做出大致相同的努力的情况下能够共享到优质资源的教育。从大而言之,机会公平还要创造更均衡的普遍受教育的文化氛围和成长环境。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往往有所忽略。

 

再一个是“规则公平”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常常容易忽略的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考试制度、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的制度,在规则和机制上是特别有不利一些人群而不太有利于例外一些人群,如果是,那就是规则的不公平。比如城里的、乡间的,比如这一类特长和那一类特长的,或者包括性别,男生的或者女生的。我们现在统考的方式,表面上来看,确实规则对大家都是一样的,但由于每个人的能力结构是不一样的。怎样能够使我们考试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有利于更广大的人群,能够兼顾到各种类型、各种能力、各种特点的人才,能够使城里的、乡间的、不同能力特长长的,或者包括性别,男生的或者女生等等不同群体都能够健康成长,更好的发展自己,能够使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脱颖而出。因此,我们在教育的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上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主持人

 

所以您提出了小学男女生入学的时间设想。

 

朱晓进

 

对,我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男女在发育周期,生理心理特点,各种能力特点与能力的结构,心智、思维发展规律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从生理、心智来说,女生相对来说要比男生可能是早熟两到三年。但是,我们用同样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培养途径,又以同样的考试评价方式、同样的选拔人才的机制,这可能存在机会不公平和规则不公平。在同一年龄段,而在心智、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和生活能力等整体上都有差异的男女生,要面对同样的教育教学模式,这就隐含了机会的不公平;而在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中,能力特点与能力的结构,心智、思维发展规律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的男女生要面对同样的培养模式和考试选拔方式,这就隐含了规则的不公平。诚如一些专家指出的,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和考试模式“更适合女生,难以发挥男生的优势。”这也许就是目前一本大学里女生数高于男生的原因之一。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只有一条路,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模式,改进和优化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方法,改进和优化选拔人才的机制。我们过去通常说因材施教,我们的教学模式与不同特点的人群切合度高,才谈得上是因材施教。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思考前提下,我提出,可以探索男女生不同的培养路径和教育模式,如果整体的相对固化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仍难以改变的话,有条件的男生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小孩的实际情况尝试让自己的小孩晚两年正式进入学校教育。而在此之前,我们采用其他的教育方式,例如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生活教育,更多的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更多地感知世界、感知社会、感知生活,让他们在生活当中先积累一些学校教育之外的生活经历和感性经验,也许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其后在课堂教育体系之下,潜力更多地发挥出来。早前有些报道,只关注8岁入学还是6岁入学的问题,而忽略了这个年龄争执背后所蕴含的教育公平、教育改革的大议题。要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最好、最公平的教育,这是我们在深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主持人

 

非常感谢朱校长为我们带来您的观察和思考,也正如朱校长所说,什么是好的教育,公平才好。所以,我们一直在追求着教育的均衡发展。尽管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在路上,让我们一同携手前行。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