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加强科普教育助力创新发展
——全国政协“大力加强科普教育”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3-2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编者按

 

一个民族的科学素质关系到科技创新、社会和谐、社会共识、科学决策和人民健康水平。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改善科普教育基础条件,推进科普信息化,使科普教育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我国仍存在科普教育水平不高、国民科学素质差距较大、科普教育重视不够、科普教育供给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3月24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此问题协商座谈。现将有关发言摘登如下。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玉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群众基础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普遍在10%以上。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必须从当前的6.20%提升到10%以上,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公民科学素质工作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二是对科普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科普的投入仍很有限。2015年,我国中央财政科技预算支出为2587.25亿元,其中科普经费19.16亿元,仅占0.74%;三是主流科研评价体系不容纳科普工作。我国目前的主流科研人员评价体系没有把科普纳入考核范围,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几点建议:一是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建议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各级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中;二是增加科普教育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投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科普产业发展,拓宽社会资本投入科普的渠道;三是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科普宣传中的阵地作用。建议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各类媒体开展科普宣传,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互联网科普;四是推动科普工作纳入科研评价考核体系。建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增加对科普任务的具体规定,深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将科普工作列入科技人员评价考核指标。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张桃林:补齐农民科学素质短板

 

“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已成普遍共识。一方面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更加注重补齐以科学素质为核心的农民综合素质短板。

 

一、农民科学素质及科普现状与问题

 

通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深入实施,“十二五”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从3.27%提高到6.20%,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农民仅从1.51%提高到1.70%。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客观上受到农民群体数量大、分布广、基础差、流动性强以及历史欠账多等因素制约。主观上也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科普意识淡薄;农民科普工作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手段滞后、力量分散,农民教育培训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缺乏法制保障;农民科普教育和科普产品供给不适应等问题。

 

二、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政策建议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战略性工程,国家正在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建议同时关注务农农民素质提升问题。一要强化基础支撑,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支持力度,强化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教育内容;二要强化平台(基地)支撑,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科普设施;三要强化协同支撑,支持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协同开展农民科普工作,建立鼓励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主动投入农民科普教育评价体系;四要强化重点支撑,融科普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之中,加快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激发天文科技兴趣 提升青少年创新能力

 

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的是选择好青少年的兴趣点和推动科普教育模式的与时俱进。这方面,天文学作为最能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的基础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天文学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我国天文科普教育近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全国重点中小学建有科普教育用校园天文台已达上千个,很多省市区也建有天象厅,中科院各专业天文台及其下设观测台站大都已挂牌“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并拥有公共天文台、访问中心等科普设施。2014年,北京市大力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提出“课后一小时”活动,天文学入选科技类课程。但是,我国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几方面瓶颈:数理化天地生被称为六大基础学科,但天文学并不是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学科;天文学教师严重短缺;90%以上的校园天文台长期闲置;天文科普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未能充分与时俱进。因此,建议:

 

一、将天文学列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学科,使天文学成为社会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二、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设立天文学系或天文学专业。三、整体规划并尽快建设国家科普资源信息化共享平台,推广基于数据的科普教育理念,利用虚拟现实、体感互动等先进手段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四、鼓励科研机构走进教育体系,与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鼓励科技人员从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相关业绩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抓重点破难点推动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科学普及是现代国家的重要任务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十三五”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最后五年,要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存在的问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贯彻落实不到位,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科普主体缺位,媒体责任缺失,重点人群问题突出。为此,建议:

 

一、加大科普法宣传普及力度。建议全国人大对科普法进行执法检查,监督各级政府履行相关职责;抓紧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加大投入。依法将科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加大科普专项经费投入,在财政预算中明确人均科普专项经费并逐年增长。

 

三、强化科学家责任。在国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科普责任和资助机制,保证资助项目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从事公众理解科学活动,提升科学家投身科普的意识和动力。

 

四、强化媒体责任。主流媒体特别是中央主要媒体要在黄金时间和主要版面增加科普节目比例;对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伪科学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创新科普传播形式和方法,扶持、打造一批新媒体。

 

五、强化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作。提高中小学专职科学教师比例,实现科普活动中小学全覆盖;将科普教育内容纳入升学考试和办学评价;推进科普教育标准化建设,推动科普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全国政协常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普及医学知识刻不容缓

 

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今天,心脑血管病、肿瘤、代谢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病,通过科普能够进行有效防治,意义重大。

 

《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首位。但大家对这些疾病的知晓率很低,这些慢病与生活方式有关,可防可控。

 

科普教育应从儿童做起。目前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儿数量高达120万人,先心病发病率由1995年占出生缺陷的第五位急速上升至2005年以来的第一位,还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致死原因。其实,先心病可以预防。在孕早期即可通过胎儿心脏超声进行筛查,复杂畸形、生后治疗效果不满意的,可以考虑优生优育,但绝大部分患儿家属、乃至地方医院的医生都不是很了解这种防治措施。

 

科普教育还应针对医务工作者。当今社会上,有人打着中医幌子,盗用中医概念行骗,利用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望,以及科普知识的匮乏,把养生神秘化,通过各种渠道行骗敛财。要杜绝这些伪科学的泛滥,改变大众对医疗、养生、健康等方面的错误认识。建议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反对和打击这些非法行医行为;加强科普教材的编写,满足大众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原所长黄力:发挥科技人员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科学家需要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同时还应该向社会传递自己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以及获得新发现时的兴奋,构筑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关于如何发挥科技人员在科普中的作用,有三点建议:

 

一、强化科技人员的科普责任意识和自觉性。通过宣传教育、上岗培训、榜样示范,增强科技人员参加科普活动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意识,真正使科普成为科技人员乐而为之的自觉行为。资助科研项目时,应鼓励科技人员开展与项目相关的科普活动。对于有科普内容的研究项目,可提供少量科普延伸经费。另外,将科普纳入科技评价体系,在制度上体现对科普工作的重视。

 

二、发挥科技人员在中学生科学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条件许可时应向中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利用课余和假期,在科技人员指导下开展科学实践,体验科学研究,培育科学精神。在王绶琯、钱学森等前辈科学家倡议下成立的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成立17年来,帮助1500多名中学生在北京市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如今,不少早期学生已经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

 

三、鼓励退休科技人员参加科普。很多退休科技人员对科普工作有热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多,是科普工作可以利用的重要力量。建议采用俱乐部、活动中心等形式,组织退休科技人员开展科普活动,国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副部长兼总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繁荣科普创作 激发大众兴趣

 

近年来,科普创作表达形式日益丰富,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作品涌现,形式更加受到老百姓欢迎。科普创作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一是我国专业科普作家奇缺,无法请到专业作家参与创作;二是临床医生因工作繁重,没时间写医学科普作品。科普作品不算学术成果、写出来没人出版,因而不愿写;三是文学基础不足,不会写等。因此,建议:

 

一、创作人员方面,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创作比培养专业写手更重要。设立国家科普创作基金,将科普纳入主流评价体系,鼓励引导一线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普创作,重点支持优秀原创作品以及重大科技成果普及。

 

二、创作模式方面,加强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比深挖文字作品更重要。推动科技人员和文艺工作者跨界合作,运用动漫、3D、视频等形象化表达方式,把深奥问题讲清楚、说有趣。

 

三、作品内容方面,激发大众追求科学的兴趣比讲授知识更重要。新时期科普创作重心应转移到科学思想启蒙上,不仅把已有知识、现成方法讲清楚,更应去提问现象背后的原因和难点,激发大众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秘感。

 

四、作品形式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比大块时间做科普更重要。新闻、电视剧、广播中软植入的科普作品,往往更加生动自然,应营造柔性的科普氛围,引导大众融入科学、善用科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出版业在科普工作中大有作为

 

出版社和期刊社作为社会科普工作的重要平台,应该为提高全国青少年科普水平发挥作用。

 

2015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中,少儿科普类图书市场同比增长超过50%。由此可见,少儿科普类图书的阅读需求较为旺盛,出版业在科普工作中还有作为的空间。但是,跟风出版、重复出版现象严重,创新能力不足。为此,建议:

 

一、建立科普出版的准入机制。科普出版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应该仿照地图、辞书等出版物资质审批的先例,实施科普出版准入机制,并加大质检力度。

 

二、加大对科普创作、出版的资金支持。建议单独设立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现有资金中,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扶持优秀原创科普著作及出版力度。

 

三、建立出版单位与科普作家的交流平台。目前优秀科普作家、科普出版单位存在信息不对称、原创乏力的现象,建议由相关部门组织科普创新论坛、优秀科普图书展等活动,搭建出版与科学家、科普作家的沟通平台,恢复和发扬科学大家写科普的传统。

 

四、加强科普阅读工作。建议从顶层设计科普阅读工作,出版社、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学校、社区等单位通力合作,形成全社会推广科普阅读的良好氛围。

 

情况介绍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尚勇:

 

近年来,中国科协推动科普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科普教育活动蓬勃发展;二是科普教育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三是科普信息化进展喜人,特别是将“互联网+科普”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四是形成大联合、大合作的生动局面。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国科普教育水平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偏低问题突出;二是科普教育不受重视,科普经费投入不到位;三是科普教育的供给能力亟待提高;四是全社会参与科普教育的机制创新严重滞后。

 

我国“十三五”规划已把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明确,今后工作的关键在于落实。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实施好“互联网+科普”工程,提高科普服务精准推送能力。二、繁荣科普创作,加大科普产品的源头供给能力。三、发展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推进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四、推进科技教育体系发展。强化以青少年为核心的科技教育模式创新,促进校内外资源的协同互动,加大对一线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五、搭建媒体和科技人员科普传播协作平台。六、实施科普惠民服务拓展工程。着重解决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的落地。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科普教育工作,建议:一、将科普教育纳入国民终身教育体系,增加公众获得科普教育的机会。二、加大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普教育的关心支持。将科普教育纳入教育、科技、文化、传播等各领域规划计划,适时开展科普事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评估工作。三、推动科普法的落实。开展对各地各部门的督促检查;建立国家科普教育基金,用于支持科普创作、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援助等。

 

部门回应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

 

关于青少年科普教育城乡差异的问题,共青团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着力把青少年科普教育资源向农村青少年倾斜,逐步平衡科普教育夏(冬)令营、实践体验活动参与人员的城乡比例。二是进一步发挥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拓宽农村青少年科普教育覆盖面。三是做大做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互联网精品门户,向更多农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

 

关于鼓励科技人员从事科普教育的问题,近年来,共青团依托各级青科协组织开展了一些工作。下一步将坚持“让更多精通科学的人普及科学”的理念,继续发挥好各级青科协作用,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深入开展“寻访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活动,引导青少年把优秀科技工作者作为偶像、榜样;推动青年科学家与中小学结对,担任青少年科普导师。

 

此外,我们将注重突出群团组织的特点、运用群众工作的方法开展好青少年科普教育。一是注重实践育人,更广泛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带动更多青少年把课堂所学、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二是注重内容创新,既普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与“物”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普及心理健康、防灾应急、安全自护等与“人”相关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能,增强科普教育的人文关怀。三是注重精准科普,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在年龄阶段、受教育程度、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坚持分阶段、分群体开展科普教育。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

 

教育部在科普教育方面主要围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行动计划》牵头以及参与的重点任务开展工作。

 

在全面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方面:推动各地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出台修订义务教育科学等学科课程标准,把科学素质的课程理念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中;组织普通高中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研制;丰富校外和课外科学教育活动,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于教师培训问题。我们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1-2015年共培训骨干教师250余万人。同时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了专项培训。

 

关于委员提到的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建议。这方面我们刚刚起步,但是已经列入计划。我们联合中国科协开展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重点培养科普教育、科普产品创意与设计、科普传媒等方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另外,我们在推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培养方面,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学联合探索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与工作机制。

 

委员们提到发挥科技人员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这个建议很好。我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将科普工作纳入考核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团队、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的科技评价指标;在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奖励中设立专门的科普奖。

 

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

 

科技部很重视科普教育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主要在政策法规制定、举办重大科普示范活动等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关于委员谈到的明确国家科技计划、国家科研基地的科普义务问题。科技部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研究制定了相应政策和实施办法,鼓励更多科学家向公众介绍科学知识。今年全国重点研发计划向科技界发布指南的时候,我们要求专家组长用通俗的语言向公众介绍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预期指标。

 

我们在研究把科普活动作为一个鼓励性指标引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中。另外,在新建国家重大科研设施时要充分考虑科普功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推进国家重大科研设施向公众开放,依托其建设国家科普示范基地。

 

在推进科普活动常态化方面,将继续办好科技活动周、公众科学日、科技列车行等科普活动,结合世界地球日等国际纪念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

 

科普创作方面,我们将综合运用政府鼓励、引导、市场激励等手段,推出一批高水平、高品质、多元化的科普作品和产品,繁荣科普创作,加强科普创作人才培养,推动科研人员和文艺工作者的跨界合作。支持科普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科普产品研发,推动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的转化,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我们将大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并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科普活动中的作用,依托中国科普网继续举办网络科技活动周等。

 

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门委员会主任齐让:让科普之种在农村开出创新之花

 

当前,提升农民、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既是重点更是难点。三年前,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开始筹集社会资金,实施“农村中学科技馆”公益项目。农村中学科技馆建在农村、为农民所用,就像投在农村的一粒种子,将会为农村科普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广农村中学科技馆,也将助推老少边穷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助推教育精准扶贫工程项目的实施。为此,建议:

 

一、构建持续、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科普专项经费的财政投入,特别在西部、农村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公益广告、宣传典范,引导、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二、提升农村中学科普教育水平。重视农村基层科学教师、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特别加强西部、农村地区的师资培养。充分利用农村中学科技馆平台,创新活动方式,引导教育和科普资源向农村学校流动,提高农村青少年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

 

三、推进科普展教品研发及产业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科普产品研发列入政府相关研发计划和支持序列;加大培育和支持力度,研究建立科普产品标准体系及认定办法,引导科普展教品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形成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机制,逐步形成全国性科普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朊病毒病室主任董小平:完善科普机制 牢筑“双创”基础

 

“双创”的社会基础之一是“人”。创新创业者应是敢于创新、独具慧眼的开拓者,从业者也应是勤于思考、善于实施的执行者,而整个社会和公民也应该具备冷静判断、容纳多元、接受新奇、允许失败的科学态度。我国的整体公民科学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学习科学的欲望、尊重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行为和创新科学的成效等方面均存在着差距。我国目前的科普运行机制尚不完备,突出表现为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社会资源介入有限、学术机构团体参与不足。对此,建议:

 

一、做好政府引领和服务作用。在国家科技政策中应充分考虑公众理解科学问题,搭建科普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主动提供政策和信息,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做好科普市场化服务工作。

 

二、吸引社会资源培育科普市场。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进行投入,开展国家、企业、社会民间组织融投资或入股的形式参与监督管理和利益分配。明确营利性的科普产业是公益性科普事业的重要补充。培育一批按市场化运作的科普中介机构,建立各类基金,做为社会科普资金投入的平台。作好科普人才,特别是从事市场化运作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三、充分发挥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作用。可考虑在重要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中设立专门科普管理机构,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考核中设立科普内容,建立起科研工作者的科普义务感。要充分发挥各类学术团体、学会作用,明确在科普工作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成为科普工作组织者、协调者和承办者。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孙运锋: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科学治理能力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科学治理能力、科学决策水平,必要且紧迫。因此,建议:

 

一、建立工作导向,把《纲要》任务纳入各级党政目标考核体系,以上级重视促下级落实。

 

二、通过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动社会公众这个普遍多数。在领导干部培训教育、考核评价、选拔使用过程中,注重考核其科学素养和治理能力,通过发挥用人导向的杠杆作用,撬动领导干部学科学、用科学的主动性、自觉性和针对性,形成崇尚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科学治理案例库”和示范区,将开放发展的浦东样板、精准扶贫的宁德样板、科技创新的中关村样板等近年来涌现的科学治理典范,归纳提升,总结推广,让各级领导干部看得见、摸得着,想得深、悟得透,学得活、用得好,彰显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作用。同时还要强化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通过示范带动力和问责驱动力,激发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内动力。

 

四、加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基础,其核心是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其关键在于通过监督“微权力”,防止“微腐败”,实现“微治理”。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放:将科普教育融入学校教学过程

 

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其中,学校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当前,学校科普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科普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创”工作的支撑作用不强,素质教育中对科学教育重视不够;二是许多学校没有明确设立科普教师岗位,科普教师工作成绩与职称评定等待遇不挂钩,科普教师培训得不到重视,贫困地区科普教师严重匮乏或缺少;三是科普经费投入渠道单一且投入水平较低,一些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学校科普教育经费长期严重“欠账”。

 

为此建议:

 

一、科普教育要抓早抓小,全面恢复小学1、2年级的科学课,制定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标准,将科普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二、设立专职科普教师岗位,实施科普教师培养专项计划并纳入“国培计划”,提高科普教师待遇。三、将科普工作纳入各地“十三五”规划,确保财政经费投入,探索政府购买公共科普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大力支持科普教育,着力加强贫困地区科普教育条件建设,实施农村贫困地区科普教育帮扶计划。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新媒体平台,力推远程科普教育。五、建立科普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大学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资源向学校开放。整合科普教育公共资源,力争一县一个科技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元青:科普任务带动和促进科普队伍建设

 

大众媒体在科学普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科学家和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我国长期以来重科研轻科普,科普从业人员没有良好晋升渠道,大众媒体科普从业人员中,专业人员少,无法将科学成果准确地转化为公众可以接受的科普作品。同时部分大众媒体从业人员科学素养不高,无法对涉及的科学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判断,为博人眼球、获取点击率,将科学问题娱乐化,形成很多不符合科学原理的说法。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支热爱科普工作、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科普工作队伍。通过制定面向不同层次受众的科普工作计划,以科普任务带动和促进科普队伍建设,形成体系化的科普教育格局。现就媒体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一、在充分调动大众媒体科普从业人员积极性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甚至是科研人员投身科普事业,成为职业科普工作者。

 

二、对从事科普工作的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基础提出必要的要求,对现有人员提供再学习机会,使之达到相关要求。对新进人员,则必须满足相关条件,着力提高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

 

三、建立适合的科普工作评价体系,将大众媒体从事科普工作的专业人员与其他从业人员区别对待,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副主席、宇航学院教授徐世杰:科普信息化建设重在加大供给侧改革

 

在移动互联时代,在科普连接方面,云、网、端等基础设施国家投入很大、发展很快,已经基本满足科普信息化的需要,但地域发展不平衡、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解决,制约着科普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科普信息化硬件方面,东西部地区和城乡设施差异大。二是科普信息内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的多样化需求。三是企业、社会对科普信息化缺位。四是科普信息缺乏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五是互联网时代科普信息内容缺乏权威性,偏见和科学混杂其中,亟须各领域科学家参与甄别。对此,建议:

 

一、各级政府加大科普投入,尽快建成国家科普信息化平台,配合光纤村村通,在硬件设施上,实现公共终端城市到社区、农村到行政村。移动终端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打通科普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二、把科普中国服务云建成我国科普信息共享服务的国家平台,大力推进各地各部门各企业科普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三、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科普信息化方面的责任,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重大科技专项中,应有科普经费预算,规定科普产品作为成果参与验收。

 

四、鼓励专家学者为科普信息化做贡献,创造多样科普产品,主动面向社会发布权威科普信息,主动甄别科学与非科学信息,防止错误信息误导读者。

 

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做好“互联网+”时代新科普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科普工作需要创新思维,以新技术、新媒体、新内容来吸引读者。在“互联网+”的时代,新科普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科普中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培养。科普工作人员分两类,一类是科学家,另一类是专门做科普的人。目前,两类人都需要加强科普中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培养,后者的需求更为迫切。建议高校设立科学传播等专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二、探索形成“科学家+科普家”的组合机制。其实我们有很好的科普内容,但需要把这些变成短小精悍的内容,进行广泛传播。科学家做科普要与新媒体结合起来,与新的科普形式结合起来。

 

三、科普工作要善于发现需要科普的新内容,特别是学术前沿和新工业革命的新思想。工业4.0、“互联网+”、新工业革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等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成果,都需要科普工作者及时关注和获取最新的科技内容,并积极参与。特别是要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科普作品。

 

四、“互联网+”的科普方式还要进一步创新发展。要创新发展新科普技术,把科普贯穿到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科普方式中去。例如可利用双向活动,结合游戏,亲自体验、甚至动手完成的方式;例如3D打印技术,乐高的NXT机器人和Arduino单片机平台;例如发展虚拟博物馆技术,让人足不出户进行浏览,发展全景视频动态流技术,共建虚拟现实交流社区等。

 

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嵇晓华:提升新媒体科普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

 

春节期间,“引力波”成了一个热门科普事件。各大新媒体通过微信、微博推送了一批文章,及时、快速地直达用户,在公众间形成一次现象级传播。但一次成绩掩盖不了整体问题。总体而言,在新媒体领域,科普依然是弱势中的弱势。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媒体成为科学和伪科学对阵的最前线和主战场。但新媒体上,科学内容少、分散,且质量普遍不高,无法从科学的立场和角度,实现议题设置。二是科普力量势单力薄。民间科普组织大都只能以企业方式运作,极少能得到政府引导与政策鼓励。专职从事科普的机构少,科普人才难得,且流失严重。三是科普很容易触及某些团体利益,并因此遭到威胁与报复。四是网络传播版权意识淡漠,大大打击了原创优秀科普的积极性。对此,建议:

 

一、狠抓重点内容建设,提前进行重大科普议题设置。公众对重大的科学话题和科技创新成果有阅读兴趣和参与需求。

 

二、鼓励科学家、科研机构和媒体合作,加强沟通和培训,提高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

 

三、对民间科普机构和人才给予身份认同和资金鼓励,加大执法力度保护优秀原创内容的版权和民间科普机构免受干扰或攻击,保障大众的参与热情和可持续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副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恰汗·合孜尔:加强科学普及抵御宗教极端思想

 

抵御宗教极端思想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其中,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治本措施之一。

 

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语言障碍、科普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匮乏、人才短缺等诸多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广泛深入推进。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双语”教育,取得积极成效。但“双语”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数量和素质、课堂教学的模式和质量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双语”教育又快又好推进。为此,建议:

 

一、开展常态化科普教育工作。一是在学校开设科普类课程,特别是增加“双语”科普教育内容;加大“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和科普资源开发与编译力度。二是建立科普创作、科普宣传教育、科普场馆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培养专门人才;三是加强自然科学类“实体”场馆和“虚拟”场馆手机APP等数字科技馆建设。四是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专项培养、科普设施的建设、民族特色科普资源的开发等科普工作纳入国家层面总体规划。

 

二、营造良好的普及科学知识,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舆论氛围,广播电视、网站、移动通讯等媒体要更多地传播科普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