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选登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082号


题    目:关于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致公党中央
承办单位:体育总局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主导产业,既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又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据统计,2013年全球体育产业年增加值接近9000亿美元,其中美国体育产业年增加值达到4500亿美元,占全球该行业的一半,且约占美国该年GDP的2.93%,体育产业已经成为美国十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处于市场化的初级发展阶段。影响和制约体育产业做大做强、产业功能发挥的因素依然存在。
    一、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仍待提高
    2013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56%,体育产业的产值规模、发展速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2.体育服务业占比偏低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中,体育用品和衍生品产业的产出占比高达80%以上,是产业主要支撑,而作为主体产业的体育服务业占比不到20%,呈现明显的结构失衡和本末倒置的现象。赛事运营、健身休闲及场馆运营、体育彩票等行业发展不太成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竞技体育市场化程度不高,各地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
    竞技体育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引了众多行业部门的参与,涉及交通通讯、电视广告、场馆建设等许多环节,进而决定了体育产业可以带动和推动相关社会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虽然我国建立了足球、篮球等一些体育俱乐部,但这些俱乐部离建立新型企业制度仍有一定的距离。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存在,这种不平衡严重影响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
    4.居民体育消费支出比重占比小
    国家体育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年人均体育消费为645元。从消费项目看,主要是支付体育锻炼场所费用及购买体育用品等,体育消费较为单一,对刺激体育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
    5.体育广告等产业发展较慢
    利用体育比赛来宣传产品,利用优秀运动员的“明星效应”来提高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发达国家厂商的普遍做法,使体育广告成为双方共赢的新兴行业。我国体育广告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经营形式比较单一,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既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体育产业的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意义,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加强体育产业主管部门机构建设,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为体育市场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建立责权清晰、管理有序的体育产业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体系。
    2.完善扶持体育产业的相关发展政策
    国民健康是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全民健康需要政府推动,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应给予政策支持。要充分发挥场馆设施在体育服务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对群众的开放,努力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
    3.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培育骨干体育企业。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创新水平高、品牌影响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体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知名品牌”。支持体育企业打造跨界融合发展的产业集团,促进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大幅提升国产体育用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扩大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规模。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在境外兴办实体、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采取投资、并购、组建战略联盟等方式开展国际合作。二是进一步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根据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体育民众基础,引导地方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4.加大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引进
    一是支持体育院校设置体育产业专业课程或相关专业,聘请组织过大型体育活动的相关人员参与人才培养;二是注重对体育经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指导,培养体育管理人才和体育经纪人。三是发展高层次体育人才市场。各级体育部门和各单项运动协会要打破体育人才的部门和地区界限,支持高层次体育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
    5.加强完善体育消费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培育一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体育消费产品和活动品牌,激发大众对体育消费的热情,提高体育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以公共体育场馆和其他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为依托,辅之以中小学校的体育场所及社区的全民健身工程,形成布局合理,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消费服务体系。
    6.着力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通过引进和举办国内外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提高体育竞赛表演的商业化程度,鼓励社会各界承办体育赛事或以冠名、特许、指定、专营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为企业提供一条树立自身形象的更好更有效的宣传渠道;建立竞赛经纪人制度,带动相关的传媒、广告、赞助等行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来源:中国政协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