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工作动态

饱含政协情怀 倾力改革发展
——2015年杭州市政协履职亮点回眸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1-2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市政协提出打造‘西湖蓝’,我认为是造福杭州、让老百姓享受人间天堂的好事。”杭州市民马先生在给杭州市政协主席叶明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实际上,无论是杭城普通百姓还是政协人,都有这样的感慨:2015这一年,杭州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为民,做了不少实事、好事。

精准协商谋未来

“市政协所提的建议很好,对于我市谋划、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建设性。”2015年7月31日,时任杭州市委书记龚正在市政协报送的《关于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的建议》上作出批示,要求市委、市政府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认真研究并吸收政协提出的建议。这份专业性很强的建议案,凝结着市政协领导和委员们的辛劳、智慧与心血。

2015年是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早在年初,市政协常委会便将“十三五”规划编制作为协商建言的重要课题,成立了由市政协主席叶明、副主席何关新总牵头,相关副主席领衔的五个专题调研组,着重围绕“十三五”时期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升级、农村改革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与社会事业、开放带动和城市国际化等主题,深入全市各区县(市)、企业园区实地调研、走访乡镇(街道)和企业,赴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城市学习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以更好地掌握实情、汇聚众智、集思广益。

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5年6月16日,市政协召开了十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围绕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大问题协商建言,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1份建议案和5份调研报告,提出进一步彰显城市个性和特色、更加重视城市空间布局、大力优化城市产业布局等七个方面的建议。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召开前,市政协再次举行专题协商会,就《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入协商建言。

事实上,这还只是市政协2015年精准协商的惊鸿一瞥。杭州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商品房去库存化、传统产业国字号和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富阳加快融入主城区、特色小镇建设、构建完善杭州信用体系……一个个事关杭州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一串串委员调研协商的脚印、一页页政协提交的建议纪要等,透出的不仅仅是政协人长长的履职清单,更是政协人浓浓的政协情怀和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务实作风。

民主监督督要害

“治水不是面子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行政区域分割处理,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市区联动才是治水的要点”。在浙江大地吹响“五水共治”号角的时候,广大市政协委员义不容辞地加入到这场“当代大禹治水”的行动中,身体力行,积极献策。

在2014年响应浙江省政协开展“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共推‘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的基础上,2015年,市政协又启动了“市区(县市)政协联动、助推‘五水共治’长效机制建设”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把监督的重点放在了科学治水、长效治水、制度建设这些事关“五水共治”成败的关键节点上,并着重围绕“清三河”、“大市政配套”、“饮用水源保护”等11个主题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截至目前,已累计建立治水工作联系点21个,设立监督调研组47个,编发工作信息47期,实地查看江河溪1457公里,发现并反馈问题195个,提出的201条意见建议中,被采纳194条。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政协的民主监督,督到了实处,督出了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工作。

治水只是其中一环。在杭州市的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现场,同样活跃着市政协人的身影。为助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市政协专门成立8个民主监督组,分赴13个区县(市)及3个产业集聚区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监督活动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报告,着重就营造发展新动力、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环境氛围等方面提出了36条意见建议。

“第四监督组监督得具体、务实。”2015年12月28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在市政协“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民主监督工作专报第3期上作出批示,表扬了市政协第四监督组的工作。围绕服务保障G20峰会这一“圆心”,2015年11月6日,市政协启动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跨年度民主监督,由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队,兵分6路对富阳、临安、淳安、桐庐、建德等地的整治工作进行督查。他们走企业、进工地、下车间、踏村坊,以点带线、连线成面,以敏锐的眼光寻找新旧问题点,努力为建设美丽杭州,服务保障好G20峰会献计出力。

议政建言在关键

“以清水治污为五水共治突破口,以扬尘治理为大气整治突破口,以公交优化为交通治堵突破口,以处理能力为垃圾处置突破口,推动实现大杭州、全视野内的‘天蓝地净、山清水秀’。”G20峰会将于2016年9月在杭州举办,杭州的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西湖上空的蓝天白云,引发了世人的期待。对此,杭州政协人早就有了准备。在2015年初的市两会上,市政协就审议通过了《全面提升“四治”水平着力打造“西湖蓝”》的全会建议案,提出了全面提升“四治”水平,高标准推进美丽杭州建设的建议。该建议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政府专门成立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市长张鸿铭任组长,常务副市长马晓辉,副市长戚哮虎、项永丹、张耕任副组长,市生态办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同时制定办理工作方案,将“四治”工作细化为44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责任单位。目前,该建议案办理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杭法十条”是市委关于杭州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将改革发展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法治杭州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深入贯彻‘杭法十条’,加强和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市政协组织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形成24份调研报告,内容涵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服务业内涵拓展、人才战略实施、服务和监管强化等方面,并召开专题常委会议议政建言,提出了建设全国领先法律服务高地、完善公共法律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拥抱“互联网+”等意见建议,赢得了全程参加会议的市委常委、副市长范辉的点赞,表示“市政府将认真做好会议成果吸收转化,全力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杭州样板’。”

在破解“4+1”(治水、治气、治堵、治废+食品安全)民生难题、加强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改进医保支付方式、养老服务业政策落实情况等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上,都有杭州政协人有条不紊的调研、协商的身影,都回响着他们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鼓与呼。

团结联谊凝人心

“活动体现了政协文化特色,展现了中华文化特色,同时又具时代特点……”2015年3月,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对杭州市政协在北京启动的“文化科技走亲”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启动仪式上,在京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齐聚一堂,畅谈与政协文化的渊源,为杭州文化建设问诊把脉、建言献策。之后,市政协主席叶明又亲赴上海、云南等地,走访艺术家、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并真挚向他们发出邀请:“你们是杭州的亲人,杭州随时欢迎你们!”

文化暖人心,文化聚人心。市政协通过开展“文化科技走亲”、浙商杭商走亲等活动,“走出去”和“请进来”,既加强了与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文化艺术名家和影响力较大的文创企业家的联络交流,增进了感情,加深了友谊,也使得他们更加了解杭州,认同杭州,关注杭州,更愿意为杭州文化科技事业繁荣发展献策出力。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同胞情,杭港两地亲。2015年10月15日,香港杭州政协之友联谊会在香港正式成立。杭州现任及历届港区政协委员,在港杭州籍各级政协委员,以及与杭州有关联的个人、公司机构或团体代表,中联办协调部有关负责人等近百人参加成立大会。市政协主席叶明深情寄语:“希望联谊会和衷共济,把关心热爱杭州、支持杭州发展的香港同胞和各界朋友团结汇聚在一起,共谋杭港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小河直街、五柳巷、梦想小镇、阿里巴巴淘宝城、中国茶叶博物馆……2015年7月,来自印度、约旦、哈萨克斯坦、缅甸、南非等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驻华领事官员和有关机构代表近30人,在体验杭州历史与现实交汇独特韵味的同时,也在寻求与杭州合作的新契机……面对时代发展趋势,杭州以世界眼光、开放理念、国际视野来审视和驱动本地区的新一轮发展,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传承和发扬杭州的历史辉煌,市政协主动作为,先后组织开展外国朋友“走进美丽杭州”系列活动,会同市政府新闻办、市工商联和市贸促会主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杭州企业”合作交流会,在宣传推介杭州的同时,促进了杭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2016年,是杭州“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市政协工作的收官之年。全体政协人将继续以昂扬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深入履职建言,积极献计出力,全力助推杭州“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力助力服务保障G20峰会,努力实现工作圆满收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