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臧永清:不忘初心 与书为伴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1-12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臧永清简介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2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历任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辑记者、春风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中信出版社副社长,现任现代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推出一系列畅销图书《幻城》 《星空》 《省委书记》 《中国藏书楼》等,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

谈到履职经历,臧永清感慨道,从最初的激动、兴奋,到如今的平静、从容,他经历了一个沉淀的过程。“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能和全国各地的委员们一起参政议政,心情无比激动。但慢慢的,这种感觉变成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常常思考,怎么做才能为出版行业、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臧永清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承担着很多人的期待。

走进现代出版社的办公楼,就像走进一座“大书库”———楼道的橱窗里摆放着出版社畅销的图书绘本,墙壁上张贴着蔡志忠、几米的经典漫画……当说明要采访社长臧永清的来意后,工作人员带着记者快速穿梭在“书海”中。神奇的是,只要报出书名,工作人员就会立刻从这片“书海”里帮你“打捞”出来。

书海的末尾是臧永清的办公室,当时,他正和工作人员商量着即将开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相关事宜。在这次一年一度的出版业盛会上,臧永清将连续参加四场新书发布会,连同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阮次山,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等共同与读者互动交流。这既是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也是脑力体力的考验,臧永清对此早已习惯。

回顾40多年与书打交道的日子,臧永清说也许是因为自己是理想主义者,所以在不断变幻的人生旅途中,无论怎样调动工作,他始终坚守在出版岗位,与书为伴,无怨无悔。

“读书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很多熟悉臧永清的人都说,他的人生经历能写成一本厚重的大书。1965年出生的臧永清在家排行老大,刚出满月便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在臧永清的印象里,奶奶是一个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自己能养成安心读书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奶奶的教诲。

“我奶奶的家族在当时属于营口区的书香门第,家中有很多书,所以奶奶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做学问。只是奶奶的命运有些坎坷,很小她父母就相继去世。不过,奶奶独立坚强、美好纯净的品格从未改变。即使后来赶上‘文革’,奶奶对我读书的愿望也从来都是支持的态度。”臧永清回忆,奶奶和爷爷都喜欢安静,加上自己小时候性格也很乖,所以常常一个人安静地窝在屋里学习、看书,就像现在常说的“宅男”。臧永清说,这样的环境间接培养了他的阅读习惯,这也正好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读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时隔多年,臧永清依然对他的奶奶和爷爷心存感激。

一日不读,百事荒芜,用这句话形容当时的臧永清再合适不过。“我们那时候条件艰苦,读书简直就是一件奢侈的事。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书可以读,一般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书必须快速看完,好传给下一个人看。当时看到的小说经常是没头没尾,因为被大伙都翻烂了。即使如此,我每天都会读几页。除了读书,我还常常听人‘讲古’,这应该算是间接阅读了。”臧永清说的“讲古”,是东北人对讲古代故事的别称。

1970年,臧永清开始读小学,而此时“文革”已开始。“我小时候生活在辽宁营口老边区的农村,1978年,我到镇中学上初三,算是第一次离开农村。”臧永清说,他在1000多人的升初三重点班考试中排名第25名。初中毕业后,臧永清考到营口市老边中学读高中,从那时起,学校环境的变化也让臧永清的阅读环境有了一些改善。

“文革”结束后,刚刚恢复的高考在全国的录取率很低,但对当时的青年人来说,“考上大学”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臧永清也不例外。1981年,16岁的臧永清参加高考被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分数线比录取线高出50多分,这一结果让臧永清本人吓了一跳。在高中文科班期间臧永清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水平,文笔出色,所写的作文经常被当做范文拿到各个班级传阅,但能有如此好的成绩实属不易。

有人问他学习有什么诀窍?臧永清坦言,“读书习惯,需要从小培养”,一旦习惯养成,学习起来就会全神贯注,遇到考试等重要的事情,心态也会变得沉着。记者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成绩提高得那么快时,臧永清爽朗地一笑,说自己心态好,大考时不慌张,另外,作文成绩提了不少分,这也算是对他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一种回报吧。

“一本好书可直达人的心灵”

对臧永清来说,大学以及读研的时光,是他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科之后,臧永清考入沈阳师范大学,攻读文艺理论方向的硕士学位。与文学接触的7年,让本来就对文字敏感的臧永清,做出了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出版。

“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年轻人表达诉求、为人生理想信念努力奋斗的重要阶段。我们那时候的年轻人都有一种紧迫感,不敢荒废青春岁月。我们整天泡在图书馆里。记得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好书时,我激动不已!除了上课,系里经常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讨论促进了我们阅读,让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而这样的习惯对后来的工作大有好处。”臧永清和书的缘分有增无减,并且更加坚定了从事出版行业工作的职业理想。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万象更新的时代。各种文学浪潮风起云涌,整个社会好比一座沉寂多年的火山,随时会喷薄而出。臧永清说,当时的社会萦绕了一股为理想努力奋斗的氛围,大家都是胸怀理想的年轻人,互相砥砺,共同追求激情、理想、淳朴、使命。

“毕业时我坚定地选择与文字为伴。”说到此,臧永清用“浪漫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来形容自己,意思是此生钟爱文学。这种情怀也能从他几十年的工作变更中感受得到。

在担任现代出版社社长之前,臧永清有过很多出版行业的工作经历。研究生毕业后,1988年,臧永清到辽宁《艺术广角》杂志社担任杂志编辑。对于杂志社工作和出版社工作的区别,臧永清认为,虽然都是编辑,都是和文字打交道,但出版工作有很强的主动性和未知性,要有敏锐的思考能力。杂志编辑要服务一个整体,服务于杂志风格,会有很多束缚。“试想,当你在候车室看到有人正拿着你出版的图书读得津津有味,这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臧永清说。

在杂志社工作了7年后,臧永清于1995年到辽宁人民出版社工作,先后担任《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编辑记者以及文化生活编辑室主任。经常坐高铁的人也许对列车读物《旅伴》并不陌生,而这本杂志正是当时由臧永清一手创刊的。臧永清在工作之余还编辑了不少好书,其中,《中国藏书楼》获得了国家图书奖。

2001年,臧永清调到春风文艺出版社,担任副总编。正如他所说,出版工作是否能选对图书、找准读者喜好,除了选对内容,还要对当下读者市场有敏锐的观察。臧永清凭借天生的敏感和精准的判断力,在担任春风副总编时,推出一系列畅销国内的图书。比如,曾火遍全国的青少年图书《幻城》,便是由他和他的同事们成功推向市场的,而《省委书记》更是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4年,臧永清被调到中信出版社做副社长,这是他从事出版工作以来收获很大的一个时期。他接连参与了《联想风云》、《激荡三十年》等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版。谈到这段经历,臧永清感慨,期间学习到了先进的出版理念,为以后在出版领域开拓创新打下了好的基础。

凭着对文字的敏感和对图书市场的敏锐把握能力,2008年,臧永清来到现代出版社担任总编辑,后来又兼任社长。那时这家出版社还是一个不出名的小出版公司,如今的现代出版社已经成为一家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的中型出版社。

“最近看了电影《老炮儿》,我很感动。这个故事无论悬念的设置,还是情节的安排,都很精彩。电影显示了一个男人的时代责任感,也讲述了时下缺失的诚信感。这也跟选择出版哪种图书是一样的,好故事总有好市场。”臧永清说,多年的经历让他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出书是一件大事。书籍是精神滋养,可以影响人的心灵。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个好的作家可以把对生命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的正能量启发都写进书里。

出版社里很多人对臧永清的评价是雷厉风行,一丝不苟。“拿我们责任编辑的工作来说,因为负责整套书的流程,不能有一丝马虎,所以臧老师对我们要求都很严格。”出版社的文学图书责编海燕这么评价臧永清,她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来到出版社,一直负责文学类图书编辑工作。她说,小到文字,大到印刷,臧社长从不马虎,刚开始对臧社长的严格有些不适应,但慢慢就感觉到臧社长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令人钦佩,也感染了自己,意识到认真是一名出版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素养。在负责发行工作的小贾眼中,臧永清常常是社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人。“社里年轻人多,有些90后经验不足,性格也稍微有些懈怠,但在臧社长的影响下,大家都快速成长。除了工作严谨,臧社长对我们很亲切,是严师,更是益友。”小贾说。

臧永清说,“出版工作,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工作。一本好书可直达人的心灵,我愿一生与书为伴。”

“不阅读的民族哪来的创造力?”

2002年,臧永清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2013年,臧永清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由此开始了为全民阅读和出版事业建言献策的履职历程。

“很多读者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孩子们在中小学阶段被课业压着,很少有时间读课外书,到了大学,环境又比较宽松,很少有人沉下心来读书。总之,很多人错过了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个不阅读的民族哪来的创造力?没有创造力,一个民族又怎能向前发展?”有感于此,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臧永清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的建议》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建议为全民阅读立法。不仅如此,臧永清还常常在各种场合宣讲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推动全民阅读是他作为一名从事出版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的使命和责任。

为了让提案不流于形式,臧永清经常奔跑于全国各地开展调研,以对待文字的严肃态度对待调研中的每一个问题和建议。虽然臧永清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时间不长,但他的提案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例如,2013年全国两会上臧永清提交提案,呼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建议县区文化管理部门和乡镇政府随时跟踪和检查已有的文化设施,如农家书屋等的使用情况,以实现物尽其用。

此外,30多年未改变的出版物稿酬税率问题也是臧永清关注的问题。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他提交了《关于扩大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范围至港澳台地区出版机构的提案》,呼吁尽快提高稿酬收税起征点,调整稿酬税率,从政策层面提高创作者的创造热情,推动文化繁荣。

谈到履职经历,臧永清感慨道,从最初的激动、兴奋,到如今的平静、从容,他经历了一个沉淀的过程。“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能和全国各地的委员们一起参政议政,心情无比激动。但慢慢的,这种感觉变成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常常思考,怎么做才能对出版行业、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臧永清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承担着很多人的期待。他表示,既然做了政协委员,就要为出版行业的发展鼓与呼,就要代表人民的心声。

“其实,我也有困惑,那就是时代在进步,我担心自己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对人们审美变化的感知能力退化。新的一年又开始了,2016年注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出版社也正在着手新的规划,希望新的一年有新气象。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也希望尽自己所能,为钟爱的出版事业做一点贡献。”谈及对未来的期待时,臧永清说。

采访结束后,臧永清送给记者一本漫画书,是他的好朋友、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所著的《田园的微笑———菜根谭解密》,封面有一段话令人沉思,“不忘初心,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被沿路的名利左右走错路,才不会随波逐流。”这或许是臧永清最真实的写照。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