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化解过剩产能,还需如何加力?
——全国政协委员献策“去产能”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1-1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编者按

 

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是在山西度过的,重点是部署“去产能”。此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之首。李克强总理在山西主持召开的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前产能过剩最突出的两个行业,一是钢铁,一是煤炭。要抓好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三项任务,要解决好钱、债、人三个关键问题。

对“去产能”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给予高度关注,从不同侧面对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重点行业提出了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世平:做好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

 

北方地区水泥企业停窑错峰生产是为冬季采暖期减少燃煤总量的环保举措。但在推进错峰生产行业自律活动中,也出现个别企业不守规范行为,尤其是错峰生产的长效机制能否建立,是企业和行业协会寄期望于政府主管部门帮助解决的大问题。在征求了北方地区水泥大企业和相关省市自治区水泥协会的意见后,我们提出做好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的政策建议,希望得到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一是建议将错峰生产的行业自律行为变成国家产业政策。错峰生产对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能源消耗、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文化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将错峰生产的行业自律行为变成国家产业政策。如同禁渔期、禁猎期制度一样,上升为法律制度或政策规范以后,“错峰生产”将由企业的自律行为,转变为企业的生产行为规范,具有法律强制性,从而长远的、更有力的、更大范围的发挥其积极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个省份冬季采暖时间长短和水泥产能过剩情况,出台冬季水泥错峰生产时间表,由各省政府贯彻执行,用国家政策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贯彻落实,逐步由自律变成法规。

二是把水泥错峰生产与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挂钩。目前,国家对水泥行业在节能减排上给予了一定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而水泥错峰生产本身也是一项节能减排措施。因此,建议对不执行错峰生产的企业,由地方政府取消该企业所享受增值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三是将错峰生产纳入差别电价适用范围。国家对水泥行业实行差别电价的宗旨是为了减少排放。因此,对于同样减少排放的错峰生产也应该列入差别电价的适用范围,对不参加错峰生产的企业加收差别电价。

四是推动水泥绿色低碳物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在各省市自治区水泥产能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长途公路运输不仅加大物流成本,增加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重载长途运输还加剧了公路破损。因此,建议除水运和铁路运输外,由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把水泥和熟料的公路运输半径限定为150~200公里之内。水泥销售本身是区域性市场,而相邻区域市场之间又是交叉的,跨区域市场的长途,为摊薄运输成本势必采用低价倾销手段,带来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

 

■全国政协委员、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关注产能过剩下企业拖欠账款问题

 

国有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较为普遍,若不有效解决此问题,将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旦大企业“感冒”,小企业则“致命”。大型国有企业高负债有以下特征:大型国企拖欠问题较为严重,由于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尤其在畸形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诸如光伏、风电等行业项目停滞,设备提供商的回款遥遥无期;资金周转大幅度放缓增加了融资需求,但因无效或低效的项目大量存在,导致现金流创造能力差,投资效益下滑,国有大企业的偿债能力下降。经济下行期间,亏损面不断扩大导致诸多大型国有企业账款拖欠现象严重、账款构成比例上升、账款周转率下降等风险开始显露;部分大型国企在重大项目立项上出现未立项先招标的现象,下游企业备货积压,大量占压中小企业资金。

大企业欠款问题以及其所导致的社会性企业之间相互拖欠问题关涉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必须对此问题给予重视并调研解决。

建议:完善对大型国企的债务监管机制。由国资委牵头,从通信、铁路、电力、石油、石化等重点行业着手,对国企欠款问题进行批次清理,对长期应付款限定期间、限定金额、落实付款,防止其为实现零库存、绩效考评等外部评价指标而将自身的经营问题转嫁给中小企业,对长期拖欠行为及时予以警示。

加快法治建设,适时制定出台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大企业支付行为和责任,规定滞纳金加罚、规定支付期限、设立强制执行条件,以及相应处罚措施等,逐步建立完善解决该矛盾的法律依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书记胡凌云:加快发展我国智慧制造

 

面对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和产业转型的严峻挑战,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满足国内需求与进军国际装备制造业市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新常态下的重大课题。因此,应大力发展智慧制造,作为抢占先进制造技术制高点的突破口。

对我国发展智慧制造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推进国家战略需求的航空、航天、航海等特殊重大工程的智慧制造示范专项建立与实施,形成军民混合制企业协同发展的高效、保质、服务的良好生态产业链,提高国家长治久安的核心制造能力。

2.注重发展科技惠民的智慧制造产业,特别是服务于老人化的社会,包括医疗大健康智能终端、检测护理与大数据服务,安全健康食品生产制造与物流配送,老人居家、机构与医院协同养老的政策、文化、技术设备与服务体系,高端医疗设备与医用服务机器人的设计研发等。

3.加快研究、制定与推进有关智慧制造的相关标准,包括物联网、模块化可互换、可回收再制造、安全与环保、网络消费、企业互联与协同等。标准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企业孤岛之间的互联与协同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智慧制造基础数据库支撑、大数据分析、维护服务等产业的形成。

4.加快研究以大学集聚区域为核心引擎的“知识创新硅谷”孵化器的机制设计与政策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安泰集团总裁李猛: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推进标准化建设

 

煤炭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我国煤炭产能不断扩大。但2012年以来,在煤炭需求减少、产能过剩、进口煤冲击、水电等清洁能源挤压下,煤炭告别暴利时期,步入“寒冬”。煤炭行业出现较大困难,煤炭产业如何发展再次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煤炭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煤炭作为支柱产业,在较长时间内其它产业无法代替。保证基础能源安全,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必须把煤炭产能控制在合理区间。产能过高导致资源浪费,无序竞争,对企业造成伤害,产能低了,造成价格过高,下游产品成本增加,市场价格波动。因此,必须保持总量基本平衡,把产能控制在合理区间,现阶段全国煤炭产量应稳定控制在40亿吨左右;全国煤炭企业发展参差不齐,必须下决心加以整顿;煤矿安全事故总体下降,主要体现在新建大型煤矿;资源整合关小建大,已经取得成功经验。

二、推进标准化矿井建设,必须从国家层面统一布局

从全国看,由于各地办矿标准不一,煤矿的建设水平和装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各类矿井的竞争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特别是在煤炭市场价格连续下降的情况,大中型煤矿企业普遍面临较大困难。面对这样一种形势,国家再不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统一的门槛,对走在前面的标准化现代化矿井将是一个重大创伤。长此以往,能源安全和安全生产也面临重大挑战。

三、可持续标准化建设,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一)必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就是以“红线意识”为引领,把确保矿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重要标准,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安全无保障的落后产能必须彻底淘汰。

(二)必须制定国家统一标准。煤矿生产方式的改变、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必须全国一盘棋,必须要求低产能矿井彻底退出。这既是规范煤炭市场的需要,也是安全生产的需要,更是能源安全的需要。

(三)必须宏观调控煤炭产能。必须从国家层面充分考虑煤炭资源不可再生性,从煤炭资源的开采、储备等方面做好规划,把煤炭产量稳定在合理水平,为今后的发展留足空间,备用煤田、新探明的煤田坚决不能动用。

(四)必须回归煤炭价值。要把煤炭价值的回归作为一种新常态,把煤炭价格控制在合理水平,让产业集中度高、技术领先、生产安全的煤炭企业保持一定利润空间,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实施精细化管理、延伸产业链条,是保障基础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内蒙古自治区区委副主委刘斌:引导传统资源型产业平稳转型

 

在当前“三期叠加”、产能严重过剩的态势下,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领域。以山西、内蒙古等西部省(区)为例,独特的资源环境决定了其“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传统资源型产业,尤其是煤炭及其上下游产业,始终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引导传统资源型产业在新常态下平稳转型,对于确保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当前,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转型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难”问题:一是技术创新难。以内蒙古为例,由于科研基础相对薄弱,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构建相对滞后。全区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0.67%,不足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排名全国第27位。各类人才占总人口比重仅6.8%,排名全国第26位。由于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撑能力不强,导致传统资源型产业初级产品比重过大、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二是融资贷款难。伴随市场风险加大,金融机构上划贷款审批权限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融资的门槛和难度与日俱增。

为此建议:一是给予资源大省(区)技术创新扶持。建议国家从创新资源、科技政策等方面给予资源型产业集中的省(区)以全方位支持,引导其由资源驱动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增长轨道导入。加大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向传统资源大省(区)的倾斜力度,围绕煤炭、油气资源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力量扶持技术研发和孵化平台建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在煤化工、盐化工及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二是在金融信贷领域给予差别化政策。建议在国家层面,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对传统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上下游产业战略性重组等给予大力支持,尤其加大对企业中长期流动资金的信贷支持,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在国家层面建立重大项目投融资平台,将优质资源和项目整体打包,与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有效对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伴随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受到一定冲击、部分产业工人在短期内面临调整已经成为必然。建议相关地区和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相关调查摸底工作,对面临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员数量进行调查统计和科学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早制定社会保障、信访维稳等方面的具体应对措施办法,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河北联谊会会长梁伟浩:助推优质过剩产能“走出去”

 

河北是传统的重工业省份,钢铁、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是其产业支柱。压缩产能对于改善环境和净化空气固然有显著作用,但是在惠民生的同时,也应该考虑经济和企业的运行状况。一方面,产能压缩将导致大批企业停工,设备将白白闲置,大批工人将面临下岗;另一方面,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这类基础材料仍然不足,这些产能在当地是优势产能。因此,助推河北优质过剩产能“走出去”是解决经济困境的有效途径。

建议:企业要充分重视国外市场的投资机会。过剩行业应该构筑全球营销网络。鼓励优势企业去国外设厂。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大产能向国外转移力度。另外,企业也可以抱团出国,共谋发展。政府应该出台具体有效的扶持政策。安排具体部门进行统筹,为企业走出国门打造“绿色通道”,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解决企业走出国门的担忧和顾虑。与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继续严控产能过剩行业

 

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勇国表示要继续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及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坚决遏制产能盲目的扩张。产能过剩行业要继续执行原有的最低资本金比例。钢铁、电解铝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维持40%不变,水泥项目维持35%不变,煤炭、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多晶硅项目维持30%不变。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促进“僵尸企业”分类有序处置

 

住房就要占地,占地后就需要水泥、钢铁,而水泥、钢铁建厂更要占地……两大“去化”任务中,去产能与去库存的链条关系是明摆着的。不解决产能过剩,去库存犹如抱薪救火: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化解过剩产能,当务之急是处置‘僵尸企业’。”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7日明确:国土资源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制定配套政策,盘活企业存量土地,促进“僵尸企业”分类有序处置,稳妥安置分流下岗职工。“当前,要以煤炭、钢铁行业为重点,加快去产能步伐。国务院决定,三年内对煤炭、钢铁新上项目,一律不得核准、备案,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把土地供应关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

 

■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同建议: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

 

8日至9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年度工作会在武汉召开,会上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沈祖炎、浙江大学教授董石麟、贵州大学教授马克俭共同建议,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以化解目前严重过剩的钢铁产能。

沈祖炎用“轻、快、好、省”形容钢结构建筑特点,他认为,钢结构建筑最适合建筑工业化建造。董石麟带来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种由六杆四面体单元组成的“球面网壳”,便于工业化预制生产。马克俭则现场推广多层大跨度“网格结构”,主要用于装配式施工。

据介绍,钢结构建筑八成部件均可在工厂加工,同时易拆除,部分产品和材料可重复、循环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代表。相比传统混凝土建筑,其自重减轻40%,施工效率提高4倍,建设周期缩短1/3,碳排放量减少35%,得房率增加5%以上,在发达国家较普及。

统计显示,最近5年,我国钢结构建筑年用钢量3000万吨至5000万吨,占钢产量5%左右,这一比例与美国45%、日本28%、德国22%相比,明显偏低。院士们认为:通过大力推广、发展钢结构建筑,既可化解钢铁产业过剩产能,也可推进建筑工业化,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