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厅

全国政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调研系列报道
大同的启迪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5-10-1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山西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都城,有2400年的建城史,是国家首批命名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古都学会确认的中国九大古都之一。10月9日清晨,由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带队的全国政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调研组从北京首都机场乘机前往大同,开始了在山西的一系列考察、调研、座谈活动。

 

金秋十月,塞外已是寒风逼人。复建后的大同古城墙高大巍峨,一个个垛口无声地呈现着曾经的金戈铁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这里的融合与统一进程。“大同在民族宗教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从历史上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调研中,朱维群多次提起大同的历史价值和作用,使大家对这个地方刮目相看。

 

“我们所说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个提法虽然是近几年刚刚提出的,但在中国历史上早就是一种普遍现象。”朱维群介绍说,晋北地区在古时候曾是中原民族与北方草原民族交界之处。为了生存,民族间战争频发,然而,这里也是中原民族与北方草原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融之地。最有名的有两个例子:一个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果断决策仿效草原民族服饰,军事上变车战为骑战,振奋了一个国家的精神,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并最终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胡服”不仅只限于军事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中原地区一种普遍的装束。这是中原民族向草原民族学习的范例。在大同灵丘有一座赵武灵王墓,据说“灵丘”这个地名就来源于此。

 

另一个事例是北魏平城时期,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并做出南迁都城的决定,展现了一个北方游牧民族拥抱中原文化的气魄和胸怀。正如一名大同人所说,现在大同人大部分是汉族,但很多人身体里还流有鲜卑人的血。“正是鲜卑民族主动与中原民族交融,促成中国北方的统一,为以后隋朝的统一和唐朝的盛世打下基础。”朱维群说,古城大同正是1500多年前鲜卑民族做出民族大融合决策的地方。

 

大同也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云冈石窟参观时,通过栩栩如生的佛像造型艺术,委员们直观感受到了佛教中国化的演变进程。云冈石窟按照开凿时间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的“昙曜五窟”具有浓郁的西域特色,到了晚期,石窟造像艺术和建筑风格呈现出明显的中国化特色,反映了当时佛教正逐步向着中国化方向演变。从那一尊尊雄健婀娜的雕像中,可以明显看出外在形象已深深融入了中国北方民族的特征,还可以看到中原文化的印记。

 

“从云冈石窟可以看出佛像造型艺术中国化的开始,往南走,到洛阳龙门石窟,中国化的取向已经十分明显,再向南走,开凿于唐末宋初的大足石刻,佛教造像中国化大体上已经成熟。可以说,大同这个地方是佛教特别是佛教造像艺术中国化的发端,迈出了佛教中国化起始阶段的重要一步。”朱维群说。

 

委员们凌晨伴着寒气、披着星光3点半就出发前往机场,当他们结束一天的调研回到大同的宾馆时又是满天星斗的夜晚。然而,委员们仍然兴致不减,就宗教中国化的问题还在讨论着,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我们探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建立在宗教中国化的基础之上,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历史上,宗教本土化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经验。佛教的本土化,不仅使佛教在中国得以全新的发展,而且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元素,实现了“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是大同的调研带给我们的最大启迪。”委员们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