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温暖,一直在延续
——全国政协建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综述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5-09-2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扶贫,一个沉重而必须面对的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9月24日下午,全国政协礼堂金厅,一场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建言的双周协商座谈会正在进行。会议由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全国政协委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坐一起,献计献策,气氛热烈。

 

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6年时间,扶贫开发工作更具紧迫感。如何在新形势下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全国政协领导层和委员们一直关注的焦点。

 

关注,正是希望沉重话题不再沉重!

 

持续奔走真情建言

 

在落后中发展,在发展中落后,似乎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绕不开的怪圈。如何让这些地方真正走出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以来,全国政协一直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路径。

 

从云贵高原到陇西荒原,从大山深处到棚户陋室,全国政协民宗委多次率调研组来到我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察真情、看真贫、建诤言,提出的许多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批示,并被国家有关部门借鉴和采纳。

 

如今,循着时间节点回望,那份浓浓情意依然清晰可见———

 

2004年至2012年,民宗委联同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三省一市政协,多次组织委员赴武陵山区开展调研,足迹遍及52个县市。在调研基础上,民宗委还联合地方政协举办了四次“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就区域发展、交通、旅游等问题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一系列建议。

 

2012年,民宗委就“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扶贫攻坚”赴广西开展调研,对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教扶贫等提出多条建议。

 

2013年和2014年,民宗委先后两次就“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赴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会的乌蒙山区调研,提出加大交通投入、优先发展教育、发挥金融服务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等多条建议……

 

关注,从未停止。

 

2015年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谋划“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一年。担起责任与使命,怀着牵挂与真情,全国政协又一次迅速行动。

 

7月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情况介绍会召开,以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朱维群为组长的调研组正式成立。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到场介绍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与调研组交流座谈。委员们广泛听取各方情况,理清调研思路。

 

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新一轮调研序幕正式拉开。

 

倾听基层扎实调研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要掌握第一手情况,不能靠空谈,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究竟存在哪些突出难点和问题?各地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复制借鉴?7月8日至14日,调研组远赴宁夏和贵州,深入农户校园,走进工厂车间,试图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精准”的核心是瞄准。2014年起,一项规模浩大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近1亿扶贫对象、12万个贫困村开始逐步建立“专属档案”。在调研组看来,这项庞大而复杂的基础工作完成后,扶贫开发将告别底数不清、目标不准的“漫灌”扶贫,转而进入更加有的放矢、精准到户的“滴灌”扶贫新阶段。

 

一份档案一份情,一个农户一对策。宁夏在识别方法上,坚持“五比五看”———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比生活环境、看居住条件;比贫困程度、看致贫原因。贵州实行精准扶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群众提出贫困申请后,村民小组住户摸底,村委会审查并进行公示,乡镇党委、政府审核确定后再次进行公示,群众全程参与和监督。

 

当然,建档立卡不仅是简单的贫困户登记,更重要的在于找到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虽然工作量比较大,成本比较高,但相对于提高扶贫开发效益而言,这些投入都值得。”朱维群感叹。

 

然而,脱贫的标准仅限于此吗?贫困人口年收入超过2300元就能在贫困户档案中销号?返贫的可能性有多大?一路上,调研组的思考从未间断。

 

“到过的地方越多,我越有种担心,怕一些地方仅仅以‘数字’脱贫为目标,只要年收入超过2300元就认为完成扶贫任务,也许这家补助两头牛,那家给点扶贫资金,从收入数字上看是脱贫了,但明年呢?没有了扶贫资金怎么办?”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调研组副组长杜鹰内心充满疑问和担忧。

 

7月12日到达的贵州省毕节市达溪镇冷底村,给了调研组一个小小的惊喜。村里招商过来的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当地建成了食用菌生产基地,生产大棚全面建成投产后,将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当地农民承包大棚进行种植,公司再统一收购产品,以此辐射带动当地2万农户进行食用菌栽培,帮助农户从根本上脱贫增收。

 

“贫困是长期形成且动态存在的,这就决定了扶贫并非一蹴而就,要有长远的眼光,依靠产业带动,使在初期没有能力依靠自己走出贫困的村民有所依托。”杜鹰如是说。

 

两省区初步探索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得到调研组的肯定,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等诸多因素,当地扶贫任务依然艰巨。调研期间,两省区都不约而同提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贫困地区脱贫的制约问题。

 

扶贫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调研组认为,要尽快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的房、水、路、电和特困群体生活改善五大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贫困村覆盖。

 

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并不是一组组冷冰冰的数字,它背后,意味着一家一户因贫而困的生活。调研组走近他们,正是希望准确反映他们的呼声,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正是这份关注与牵挂,我们的调研才会一直在路上。”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王伟深有感触地说。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9月15日傍晚,距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还有9天时间。

 

全国政协专委楼四层,民宗委几间办公室依然亮着灯,墙上挂的双周协商座谈会筹备工作进度表上,密密麻麻写着每天要完成的工作:8月31日,报送双周会最终方案;9月1日,着手起草信息专刊初稿……

 

原计划于今年11月下旬举行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会期提前到9月下旬,民宗委上下深感责任与压力并重。筹备时间缩短,任务没有改变,办公室提前制订了计划,将任务分解为座谈、调研、征稿、发言遴选、发言修改等多个阶段,并列出时间表,责任到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正是为了做好最后“冲刺”,大家全情投入,忙碌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临近会期,“选人”是座谈会成功召开的关键一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在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了让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更具务实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结合会议主题和此前的调研,民宗委办公室把参会委员的重点放在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多的省份上。

 

“我们给相关14个省、自治区政协发函,请他们协助推荐参会委员和专家学者,通过遴选确定的18人,党派成员占80%以上,其中有多年从事扶贫工作的领导,有长年在西部贫困地区工作的委员,也有扶贫一线的专家学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另一边,依托双周协商座谈会这一协商平台,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被充分激活,网上报名发言的委员也十分活跃。

 

全国政协委员苏华就是其中之一。此前,他曾对四川大小凉山13个县进行调研,发现当地教育形势非常严峻。“为什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会出现‘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劳动者素质偏低。报名参加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是想为大山里的孩子们说点话。”

 

为了严把发言质量关,工作人员与每位发言人反复沟通,力争使稿件体现问题导向,抓住要害。“我的发言稿前后修改了好几次呢。”苏华笑言。

 

双周协商高层推动

 

持续多年的倾情关注,深入扎实的走访调研,细致周密的案头工作……18位委员和专家带着深深的思考和沉甸甸的责任齐聚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圆桌前。专业背景不同,让发言者从不同角度对关键性问题剖析得更深更透。

 

全国政协委员、民宗委副主任王正福曾多次参与全国政协组织的调研,他在发言中建议,制定《扶贫开发法》,推动扶贫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持续化;完善投融资政策,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和技改投资项目的财政贴息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范小建认为,应当用“大扶贫”的理念推进精准扶贫,努力实现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建档立卡资料应由低保、教育、卫生、住建(农房)、扶贫等承担社会保障任务的部门共享,同时实现扶贫与低保的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常委冉霞也持相同观点。“当前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只是把扶贫信息从‘纸质档案’变为‘电子版本’,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尚未实现数据监测、分析、共享。”她进一步建议,设立全国联网的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平台,推动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投向更具针对性,更加精准化。

 

今年7月,六盘山片区的陕甘青宁四省区政协在宁夏召开主席联席会议。“会上我们就制约片区扶贫开发的主要瓶颈问题进行了研讨,发现问题真的不少。”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主委安纯人在发言中建议,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外通道建设和优化路网布局,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

 

“教育发展水平不高是贫困地区的普遍问题。”从事多年教育事业的苏华委员心情有些沉重,他多次建议,支持民族地区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一批体现民族文化特点、具有产业前景的民间传统技艺专业,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民族技艺。

 

谈到贫困地区教育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副市长计明南加同样深有感触,“目前西藏建档立卡贫困户文盲率高达50.45%。教育部门应当出台特殊优惠政策,引导发达地区优势资源为贫困地区办学,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河北省委副主委杨玉成看来,未来五年可以走“抱团发展”合作式精准扶贫路子。“尤其是通过发展电商合作,解决山区农产品‘卖难’问题。还可以由电商企业对村镇小卖部进行升级,改造成线下体验店,促进城乡产品和服务快速互通。”

 

扶贫攻坚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陈世强委员建议,进一步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使这项事业有序发展。

 

会上,特邀专家、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列举了巴西、墨西哥两国在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上所做的举措。他建议,整合各种减贫和社会救助政策,以贫困人口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为极端贫困家庭提供综合性的社会政策。设立附加条件和惩罚办法,如果受益家庭不能兑现承诺,监管机构应采取惩罚措施。

 

贫困人口多、基础设施欠账多、经济总量偏弱、入学率偏低、跨区域合作欠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犹如一根根利刺扎在每位发言者心上。2个多小时的时间,每个人都格外珍惜发言机会,力求全面深刻反映目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圆桌前的建言不止,牵挂不断,为的正是贫困线下,几千万百姓能够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