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议新闻

创新怎么可能万无一失?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5-06-1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15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上,常委和委员们就如何“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专题建言献策。

 

徐一天常委认为要想在“十三五”期间加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实施,必须首先打通制约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应增强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改变有的政府部门只管投资不关心科技投入收益、有的科研机构只管研发不关注成果产业化的倾向,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在科技规划中。同时,打通部门壁垒、行业垄断、利益藩篱等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激发创新活力。”

 

李朋德常委也注意到了体制方面的条块分割问题。“国家提出了万众创新,但我国现在还不充分具备万众创新在投资、认证、回报等方面的环境,政府部门各管一摊,各地政策互不相同,导致无论是科技投入还是科技成果都有碎片化的倾向。”李朋德呼吁集合科技、金融、商业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创新综合体,形成创新合力。

 

“的确,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只依靠单兵突破不可行。针对我国科技资源分散这个制约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大问题,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同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集中投入和扶持,把基础研究方面落下的课补足补好。”赵晓勇常委表示。

 

刘明康常委从创新文化的营造角度思考了体制机制的缺失与混乱问题。“现在一些地区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既没有相应的标准,也没有相同的监管政策,更缺少透明的可以预见的法制环境,却提出了要确保创新驱动发展万无一失的理念。要知道,创新的特点就是失败率极高,怎么可能万无一失?这丝毫无益于包容式创新文化的形成和营造。”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完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引领创新活动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徐一天常委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针对各类体制单位、各种创新活动的不同特点,细化《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赋予的激励规定,使制度红利在科技创新各领域、各环节真正落实到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