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健康是老年人养老面对的关键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如何获得基本养老保障以及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和服务资源,成为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关键因素。推动医养结合是我国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结合提出了明确要求,既要为居家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服务,也要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病老人、恢复期老人、残障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相融合的服务。目前,各地通过政府试点、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基本形成了以下三种医养结合模式:“整合照料”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既有配建医疗机构或卫生室的养老机构,也有具备养老功能、开展老年护理的医疗结构。“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由综合性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康复期或稳定期的护理服务。“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全国政协常委何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养老事业发展道路
我国老龄化社会有以下特征:一是老年人口数量高居世界榜首。二是老年人口有高龄化、慢病化、失能化的表现。三是家庭养老功能相当薄弱,养老相关服务严重不足。医养结合的养老工作涉及到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多部门的管理。因此,只有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才能有效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建立,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养老事业的发展道路。
一、 深化体制改革,满足社会需求。国际经验显示,实行保障与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是解决社会保障、老年化社会挑战的必然趋势。建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研究该问题,加大国家养老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 统筹深化医改和养老保险改革,完善相关机制,筑牢基本医养结合的底线。建议:一是建立由发改委牵头,人社部、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参与的养老保障协同工作机制,统筹各相关部门的有关改革规划与政策。二是利用该机制近期重点解决以下问题。首先,单设老年护理保障基金。其次,将老年护理院建设纳入基本养老的保障范围。三是加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间规划布局与工作机制上的有效衔接。最后,医改保基本的任务要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机构以及全科医生等制度创新进一步下沉老龄化家庭,为居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三、 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满足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商业需求。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服务于医养结合模式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建立分梯次的老年护理保障经费支付体系。培育高端养老护理市场,并鼓励发展养老互助、慈善捐助、国民救助等社会救助公益事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养老护理机构。
全国政协常委黄洁夫: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产业中的决定性作用
我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如何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事业,讲三点建议。
第一,不要总把养老服务业当成社会福利,而要把它作为经济转型、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事业,要以这样的战略思维来发展养老事业,不然我们就很难脱开原来的框框。我国养老服务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当不成熟,软硬件都跟国外差距很大,但也正好是我们发展的机会。现在缺护理师、心理康复师、营养师、治疗师,还有老年医学,如果把这些都发展起来,光护理员就可以有1000万人就业,同时形成一个很大的养老服务产业。
第二,养老服务应该跟医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国是医养分立的,建议把医养结合与医改统筹考虑。自从2009年新的医改启动之后,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方针,在社会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老百姓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国家的钱投入进去了,基层的硬件是好了,但没有病人,也没有好的医生,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要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养老服务业结合到一起。同时要与公立医院改革结合进行,有些公立医院应该转型,让社会资本进来,改造成其他的老年病或者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型医院。
第三,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要发展医药卫生产业,要改革,一定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在医改的过程中,很容易采取强化政府和强化计划的作用,要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多点执业等问题,在管理体制、利益分配、市场风险与政策边界等方面都有难以绕过去的障碍。养老服务业说到底是“四化”: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养老服务社会化,三是养老服务的形式多样化,四是养老行业专业化。
全国政协常委蔡威:构建评估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加大医保支持
医养结合型养老型服务模式可以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的双重需求,对提高养老、康复与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推进这项服务,应在评估体系、服务能力和医疗保险支持上下功夫:
一、 构建养老服务评估体系
一是建立管理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管理部门合作协调机制,由民政牵头,卫计委、社保、财政等支持配合并分工明确,统筹安排社会福利、医疗康复、医疗保险、财务经济等多方资源。二是制定统一、细化的评估标准。三是培育第三方养老服务评估机构。建议政府出台评估机构的准入标准、评估人员的资质要求和评估工作的具体内容等规定,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评估机构进行公开招标。
二、 加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推进养老机构医疗条件配备。建议政府对养老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对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鼓励其申办内设医疗机构;对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支持并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其建立医疗服务协作关系。二是推动养老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病床延伸。建议依托现有养老机构,把机构内专业服务模式、服务标准等引入社区家庭,充分利用专业化养老服务资源。三是培育稳定、高质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业的从业队伍。建议:加强相关的职业教育;加强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员的资格认证、岗位评定体系和岗位津贴制度。
三、 打造医疗保险支持体系
一是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养老机构。建议对符合医疗定点条件的、依申请纳入定点范围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放宽政策,及时准予开通医保定点资格和批准实行医保定点刷卡结算,并将现行的养老机构的门诊医保改变为住院医保。二是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建议将长期照护服务纳入医疗保险;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保险;全面推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建立养老志愿服务储蓄制度。
全国政协常委高体健:统筹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卫计委、人社部正在制定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建议指导意见要体现四个统筹。一是统筹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二是统筹政府、社会、市场的作用。三是统筹机构、社区、居家养老三个方面。四是要统筹城乡。另外,近年来各地在探索创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统筹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 建立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的联合体,实现二者资源的有效融合。一要统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养老服务,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免费体检等延伸服务。二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加强合作,鼓励普通养老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急救绿色通道并成为医院的康复病房。三要加强民政和卫生计生部门在规划与审批环节的合作,统筹做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建设规划的衔接等。
二、 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或医疗机构采取内设模式,增强服务能力。一要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制定准入和服务标准,从用地标准、医疗用品和医护人员配置、医疗项目设置及收费标准等方面规范发展。二要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或养老床位。
三、 合理转化闲置的医疗资源,增加区域内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服务机构。由于医疗机构属于卫生计生部门管理,养老机构属于民政部门管理,如果要转化为医保定点养老机构,以及对养老床位进行补贴等,还要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因此,要鼓励这类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转化,还需赋予相关部门职责,建立部门间统筹协调推进机制。
四、 发挥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满足居家老人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一是制定实施细则,尽快把财政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到实处。二是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风险分担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王路:筑牢政府养老底线 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需要联合多方社会力量,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养老模式。谈四点意见:
一、 政府要履行保基本的底线职责
一是通过养老保险保全民基本,明确相关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国情及发展阶段,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有关部门要研究确定全民基本养老的经费标准、支付结构、比例和方式、动态调整等基本原则。
二是明确有关范围内容,创建相关机制。基本范围可界定在确保符合条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农村五保户老人、城市三无老人,其内容包含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保健、基本护理、临终基本关怀。初步估算政府每年保障费用约1万亿元。在基本机制上,可通过政府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养老保险、护理保险、医养结合互通,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使其产生良好效果。
二、 关于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预期的研判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发展养老产业,实现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预期:一是土地及建设投资上,若考虑全部新建,连续10年年投入需求约4万亿元;二是在就业上,按老人护理需求,可解决3000多万人就业;三是在养老相关产业上,可带动包括医疗保健、健康服务、教育培训、保险业等发展;四是在健康养老服务业消费上,每年政府及保险买单约要3万亿元。
三、 有关具体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主要综合部门,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要对我国养老问题算大账、总账,明确政府保基本支出的规模,并对健康养生产业做出整体设计,明确其机制和政策。二是从规划、建设、运行机制统筹推动医养结合,包括制订标准、卫生准入、医保定点等。三是加大商业化保险引导,特别是养老护理保险业。
全国政协委员杨金生:创新整合资源促进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建设,从政府到民众都需要实现三个理念的转变:
一是养老理念的转变。将家庭式、就近的、松散的、自立式养老转变为社会提供宜居环境,由老年人集体居住的互助式养老。二是医疗理念的转变。从目前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模式转变为医疗、预防、保健并重,鼓励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或者参与养老机构的服务工作。三是消费理念的转变。鼓励群众积极参加基本医疗保障,并把资金引导投资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障的多层次健康消费上来,变被动医疗为主动预防,增加保健、养老方面的个人消费。
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创新整合多种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并大力推动老年服务产业发展。
一、 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让养老成为医疗服务的延伸
要创新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医疗单位创办医疗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机构。鼓励养老机构在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经审查批准后内设医疗机构,实现“医养合一”。
二、 房产与健康服务相结合,使养老的硬件和软件共融发展
在中西结合的现代养生养老科学理论指导下,建设优雅休闲、具备养生养老品质的住宅环境,同时也兼顾有娱乐、休闲、疗养健身的功能,由专业人员来经营和服务,满足养老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心理需求。
三、 技术产品与人才相结合,使养老突出中国特色人文内涵
医疗、养老是以人为本的健康关注和人类的永远追求,需要先进的技术、健康的产品和拥有爱心的优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推进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业: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养老护理事业
一、 美国临终关怀保险项目的主要做法
美国1982年开始,在为老年人医疗保险计划中加入了临终关怀保险项目(Hospice)。临终关怀保险项目指对治愈性治疗已无反应及获益、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据统计,美国每例临终关怀病人,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为医保系统节省了3192美元。临终关怀服务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包括服务业、医疗器械和医疗护理用品行业等。
二、 我国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龄老人已经超过2600万,并以年均100万人的态势持续增长,其中慢病和空巢老人都超过50%。部分生活不自理老人由于家庭支持差,无力入住养老机构,造成长期滞留医院(“费用性入院”),使综合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周转应用,医疗费剧增。同时,失能高龄老人的长期医护照料给家属带来极大生活压力,也给社会带来很大负担。
三、 几点建议
一是借鉴美国临终关怀保险项目和日本“介护保险”(即护理保险)的经验,推广并完善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险制度,尽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支持、个人出资的全民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以临终关怀保险项目的推进,带动我国养老护理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保险业、密集型劳动服务业、老年医疗器械和医疗护理用品行业等。
二是进一步深化社区养老护理契约服务。扶持社区居家养老和养老院服务的专业医疗团队和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引导他们为辖区居民提供医疗、护理、保健、康复甚至临终关怀服务。
三是分清老年病院和养老院之间界限。体现医养结合特点,彻底转变现有的住医院全部走医保,医、护、康复全报销,而住养老院全部自己掏腰包现状。
全国政协委员孙铁英: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有尊严的养老环境
养老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我们无法阻止人的生老病死,也无法阻止一些老年人出现失能半失能的状况,但我们可以改变这些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现状。今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已高达3600万。如何能让失能半失能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有一个有尊严、稳定而安全的就医养老环境?建议:
一、 政府要优先考虑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问题,研究建立为此专设的特殊老年护理院,为其提供经费支持、举办优惠条件、人才支持等政策支撑。要建立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权益保护、养老服务业准入、运营、退出等制度;同时,要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服务、护理、康复、营养、饮食、安全、卫生等全过程、各环节都制定标准。另外,要配备足够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人员,建议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在职培训,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凭资质上岗,建立一支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职业化队伍,防止虐待事件发生。
二、 建议在社区和乡镇成立相应的养老护理机构,并提供为失能半失能老人上门服务,利用家庭病床、签约全科医师等形式,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康复、健康体检、咨询和慢病管理等服务。同时,建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就地、及时地医疗和救治罹患急性、慢性疾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双向转诊,既解决养老院和护理院专业化医疗救治问题,又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继续养老服务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任国胜: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建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兴建了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由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 具体做法
重医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特点为:一是依托大型公立医院主办,具有强大的医疗保障能力;二是全智能化老年服务体系;三是环境优美,运动和活动设施齐备。
二、 主要体会
一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顺应了庞大老年慢性疾病群体的养老需求,有广阔市场;二是弥补我国当前养老模式的不足;三是充分利用医疗机构的优势医疗资源,实现医疗、护理、养老、康复等一体化服务;四是既能满足老年慢性疾病治疗在大医院,康复及护理阶段在养老机构的构想,又有利于实现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提出的急、慢性病分治,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当前大医院一床难求、住院难的现状,实际上推动了医改向纵深发展。
三、 存在问题
一是现有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无法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医药费报销问题。二是建设及运行问题。相对较低的收费标准,机构养老运行成本较高。政府已对养老机构予以政策支持,但相关优惠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大和落实。三是养老护理人员缺乏。四是有关养老机构方面的相关法律不健全。
四、 有关建议
一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医院)以多种形式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建,推进医养结合,探索“急、慢性病分治”新模式。二是人社部将有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单位,建立独立的报销体系。三是民政部制定相关促进发展扶植政策,以及具体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方案。四是教育部建立长期照护专科服务培训体系。五是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全国政协常委于文明: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和保险保障机制建设
与巨大养老需求相比,当前社会养老供给严重不足。养老型医护人才资源严重短缺、医疗看护支出费用不断攀升,中医药服务特色优势发挥不够,有关问题亟待尽快解决。
一是医养结合专业服务机构、队伍薄弱。调查显示,目前老年护理人员空缺大,在岗人员存在年龄大、职称低、学历低、整体素质低和非专业的状况。二是医养结合保险支付保障不足。三是医养结合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
为此,建议:
一、 进一步加大养老护理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为医养结合的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机构人才支持。一是鼓励医学类院校设置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专业和老年服务管理相关专业。二是加强养老服务专业课程建设。三是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二、 进一步完善政策法律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多机制、广覆盖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一是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二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起基本老年长期医疗护理保险,通过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和个人账户金比例的方式筹集,重点解决对中低收入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三是结合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引入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必要的辅助体系。
三、 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探索形成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一是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新机构,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二是中医医院新建、托管和对口协作养老院,延伸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三是依托院校、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建立中医药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家政护理人员中医药相关技能培训。四是探索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岗位设定,培训专门的中医药家政护理人员队伍。
全国政协常委姚克:厘清医养边界防控医养结合的医保基金风险
医养结合,是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和生命质量,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重要举措,更是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业的重要任务。随着医养结合的深入推进,医疗保险基金审核监管难度加大,医保基金运行将难以为继。为此建议:
一、 厘清养老和医疗边界,加快建立评估机制,避免“救命钱”被侵蚀。一是厘清养老和医疗边界。卫计、民政、人力社保部等部门组织专家研究甄别老年医疗护理和养老照护服务项目,科学厘清两者边界,发挥医保基金“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二是建立医疗和养老评估机制。人力社保部门要加快建立评估制度,组建由相关专业医生组成的评估专家库,借助医院信息化系统,依据单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对超出该病种平均住院日的老年患者进行评估,并出具意见。三是建立医保诚信监控机制。
二、 改革老年医疗保障筹资机制,扩大医保筹资渠道,防止人口老龄化带给医保的隐性风险加剧。一是扩大老年医疗保险来源。财政要加大对退休参保人员医疗保险资金投入,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增长机制。调整退休人员不缴费政策,设定过渡期要求参保单位和退休个人缴纳一定比例的医疗保险费。二是扩大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渠道。建议将国有股减持所形成的社保基金按一定比例划拨给医保基金;统筹福利彩票公益金提取一定比例用于老年人医疗保障事业;发行医疗保险债券等。三是引入商业保险参与老年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基金管理。
三、 加强顶层设计,设立老年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加快推进康复养老护理一体化。加强顶层设计,设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并试点推动。将老年护理从老年医疗保险中剥离,形成个人、政府和保险公司参与的护理风险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康复养老护理一体化。
全国政协委员范利:积极推动医养结合进家庭社区机构
目前我国在养老模式上还普遍存在“医”、“养”分离的状况,主要问题是医养结合的制度支撑不够、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匮乏、医养结合服务的技术装备和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医养结合型护理人才紧缺等。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约2亿老年人,其中约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建议采取分类扶持的办法,积极推进医养结合社区模式建设。一是医养结合进家庭,确保“居家养老”有活力。二是医养结合进社区,确保“社区养老”有保障。三是医养结合进机构,确保“机构养老”有水平。
为此,需要加快配套改革,建立规范有效运行机制。具体建议:
一、 因地制宜,制定统一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明确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构建养老、照护、保健、康复、临终关怀服务于一体的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针对被服务老人中慢性病老人、残障失能老人、癌症老人特点,分类建设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满足不同类型患病老人医疗需求。
二、 部门联动,加快完善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尤其民政、卫生、人社、财税等部门,应联手抓好养老机构建设。重点加大现有优惠扶持政策的落实。
三、 加大投入,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整合医药卫生和养老社会资源优势,引导示范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创建新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功能。鼓励社团组织承接部分政府职能。
四、 建立职业化、规范化的医养结合型服务人才长期培养机制。创新医疗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和激励机制,引导并鼓励医学院校招收老年医学护理和老年照护专业的学历教育,及时大量补入社区和养老机构,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养老服务业的人才年龄和知识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赵平:鼓励社会和个人共建符合国情的养老体系
我国面临60岁以上老年群体超过2亿的现实,可以说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最巨大的老龄化群体。目前,我国预期寿命是74.3岁,老年人群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一、 60岁-70岁的老人。
这阶段的老人总数大约在1.2亿左右,他们中的大部分并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有的还愿意也可以继续工作。这部分人应该采取半工半养的形式,靠社区管理,由社区和家庭共同照顾。建议各级政府为他们创造半量的工作,以便他们积累养老金。如让他们在养老院内参与半天的工作,或者照看80岁以上的老人,换取养老金或养老券,留存至80岁后使用。
二、 70岁-80岁的老人。
这部分人大约7000万左右,他们不仅丧失了工作能力,疾病及器官的老化也妨碍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们需要家人的呵护,养与医的比例一般是7:3。因此,这部分人应该采取以养为主的形式,进行集中管理。建议设立养老机构对他们集体养护,提供衣食住行上的方便;同时加强医疗上的管理,包括定期体检、健康指导以及住院治疗。
三、 80岁以后的老人。
这部分老人大约2000万,一般疾病缠身,生命器官的逐步衰竭使他们更需要医疗的照顾,常常在医院度过,养与医的比例为3:7。因此,这类老人应该以医为主,进行医院管理。建议建立更多的老年医院,或配备足够医疗护理条件的老人院;设立一些养老基金会,多渠道向社会募集资金,为80岁以上老年人承担主要医疗费用,减轻政府和部分困难人群的负担。
中国式养老,要鼓励社会和个人共建符合国情的养老体系,采取扶植与监管并重的方针,保证民营养老机构合法运营、健康发展,提供立体化的养老服务方式,为社会不同经济状况的群体提供定制服务,补充政府养老能力的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徐亮:以信息化促进医养结合模式创新
一、 从数字看管理和政策问题
一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养老服务业产出从3.1万亿到6.1万亿元,占当年GDP从6.8%到9.1%。可见我国养老服务业有明显递增趋势,而GDP比重增加体现了政府促进产业转型、加大惠民工程的努力。二是我国机构养老床位仅占老年人口的1.8%,而发达国家占4%至6%。这说明我国养老机构不能满足基本需求。三是从公立与民办养老机构的比例看,目前公立养老机构占全部养老机构的80%。而青岛市从政府社保部门探索养老护理保险后,民办养老机构增加到87%。可以看出政府公共政策补偿的不足。四是护理是养老的关键,青岛市拿出不到1/10的医疗保险费用尝试长期护理险,护理补偿效率明显提高。
为此建议:一是推广青岛试行的长期护理险经验,各地政府可因地制宜地开展长期护理险试点。二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基本服务应首先定位于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三是鼓励兴建民办养老机构,政府除给以建设补贴外,更重要的是给予运营补贴(护理补贴)。四是实现全国医保统筹办理。
二、 调研中发现的技术性问题
居家养老占90%,服务分散难覆盖;养老需求多元化,无融合整合平台;意外死亡风险高,缺健康监控手段;老人支付能力低,多种补偿需建立。
为此建议:一是建立健康养老领域的“O2O”商业模式平台。针对居家点分散、服务多元化、行业专业化的特点,利用高效、易整合的网络,实现线上营销、定制、支付等服务,高效分配线下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等。二是专业护理+移动医疗=高效、高质养护医的服务模式。依靠移动无线互联技术实现医护监控及服务;远程医疗能提供全国优质、规范的各科专家服务;积极开发穿戴式传感器,检测健康指标、生活方式。三是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亲情互助平台。互联网商业模式更关注青年群体,可以通过年轻人支付老人健康护理套餐,建立家庭亲情与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丁金宏:农村和城市同步探索医养结合模式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人口进入平衡相持阶段,老年问题也迈入了城乡并重的时代,但是农村的老龄化趋势和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现状严重背离,状况令人担忧。
我国农村养老有两个依靠,一是土地,二是家庭。然而,我国农村人均耕地有限,强壮劳动力又在不断外流,土地收成勉强糊口,经营收入相当稀薄;家庭养老虽然可以靠子女的打工收入,但是农民工基本是城市社会中的最低收入阶层,对农村老人的反哺能力也很有限。
同时,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事业起步远晚于城市,起点也远低于城镇。农村的养老特别是社会养老问题实际上是我国当代老年事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医养结合是体现以老人福祉为中心的人性化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医养结合开展的比较好的地区绝大多数是东部沿海、经济实力强大的大城市及其郊区,而广大农村地区鲜有所闻。农村和城镇的经济条件、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差异极大,医养结合在城市取得的经验对农村基本不适用,不如在农村和城市当成“两张白纸”,同时开展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取得经验后各自推广。
为此建议,将农村医养结合养老制度和机构建设纳入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并且与新农保、新农合制度建设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同步推进。一是在广大农村的医院、卫生院建设中,按服务人口配套老年护理床位;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农村老人需要的护理院;三是加强农村医护技师培养,为护理院、敬老院提供医护人员;四是探索新农合、新农保的制度对接,方便医养结合的费用结算。
全国政协委员郑静晨:增设“老年病区”科室及改造老年医院
老龄化总是与老年病相伴而行,居家养老服务最迫切需求就是医疗护理。鉴于慢性疾病高发,医护供需失衡;心理隐患增多,防控难度增大;对社区信任度不高,大医院就诊住院困难的问题。
为此,建议:
一是医养结合、储能发展。首先是现有结构优化。建议现有三甲医院增设“老年病区”科室,选择部分二级医院改造“老年医院”,社区建立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诊疗制度,并通过构建养老医疗联合体,促进大医院资源向社区辐射带动、捆绑式发展;第二是人才培养储能。应鼓励各医护院校建立全科和老年医学专业,并对毕业后工作分配、职称评定等环节给予一定支持;第三是希望政府尽快完善涉老立法,用法律形式把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的各主体内容固化下来,形成有效的运行与监督机制。
二是覆盖基本、重点关注。针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大病、重病的特点,在医疗收费项目和内容上进行必要调整,制定出台有利于调动和保护为老年病人服务的一些特殊规定与办法。要逐步将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保证老年人得到就近、及时、便捷、价廉、质优的医疗保险服务。在广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特殊人群,比如失独家庭、空巢老人;重点关注特殊疾病,展开重点科技攻关和试点研究。
三是信息引领、科技保障。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可穿戴装备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投入系统资金,建设在线健康数据传输、多方会诊、转诊预约、电子病历共享等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引导建立健全“社区卫生站———二级医院——三甲医院”的多层级居家养老健康诊疗模式。通过构建老人医疗护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将常规的老年病、慢性病医护压力分散到社区卫生站和二级医院,将特殊病例和危重病例由大医院集中诊疗与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刘荣玉:让更多政策惠及老年护理院建设管理
调研发现老年护理院在建设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一、老年护理院的用地建设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二、融资难导致老年护理院功能单一、设施简陋。三、缺乏入住标准,进入老年护理院没有统一的条件、标准和评估程序。四、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缺失。
对此建议:
一、 落实养老用地、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指导意见,各地制定相应用地计划,不得改变其用途。税收优惠政策明确界定免税范围,从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营业税的免征及免税项目方面,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流程。
二、 加大财政投入,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多元化投资兴办老年护理院。建议将养老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形成固定投入机制,加强多方监管。鼓励金融部门增加信贷支持,提供优惠利率,吸引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经营等形式兴办老年护理院。
三、 建立健全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规范管理。制定准入标准,明确管理认证部门,从建筑设施、卫生条件、服务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准入资质认定和监管。
四、 科学评估老人护理等级,保证合理入住。采用国际通用的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和认知功能评估量表等科学评估工具,对老人生理、心理、精神、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护理等级。各地根据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养老资源状况等制定标准,结合老人收入,给予相应补贴。
五、 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完善老年护理院功能。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开发成本低、效用高的老年护理设备器材。200床以上的老年护理院建诊疗室、康复室等,配备标准参照一级医院,每40-50名老人配置一名医生,200床以下的在相关福利机构内设置专护部。对护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和设备运用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孙煜航:经营管理老年公寓的经验体会和问题
2003年7月毕业后,我创办了济南市富翔老年公寓,后来又发展了两处老年公寓。我结合管理3家老年公寓的情况,介绍一下经验体会和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
经验和体会
一是融入现代化管理理念,力争提供星级服务。我们采取现代化管理,在老人房间设有打卡机,在公寓大门口和每个楼层安装了红外监控设备,随时关注每位老人的安全情况。为增强家属对老年公寓的信任,我们开设了网络互动服务平台。当家属想了解老人生活、身体状况时,我们会拍摄生活记录短片,传给其家属。
二是融入亲情化管理理念,促进内部和谐。为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充分满足老人及家属需求,我院定期举办老人、家属及公寓的三方联谊会,请老人、家属提出近期公寓工作的不足和护理方面的改进需求。
三是注重护理专业化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爱。我们对每位护工都进行了老年人心理健康培训,考取了护理资格证书。同时,我们还开设医疗门诊,治疗老人的小病。大病可以去对口联谊医院,并能享受医疗价格下调10%的优惠。
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老年公寓的发展和收益,取决于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我们的公寓现入住近500位老人,老人平均月工资约为1600元,我们将每月收费标准定为1700元左右。如果定价太高,就留不住人。
二是老年公寓有三大支出(房屋水电、人员工资,老人吃喝),凭目前低收费情况,难以应付各种成本的不断攀升,尤其是房屋租赁价格的上涨。但是目前对老年公寓租赁用房并没有优惠政策。
三是老年公寓在经营中属于高危行业,老年人难免发生意外伤害。但是保险行业对于老年人的这部分风险“大门紧闭”,经常性的赔偿风险是制约老年公寓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