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学习习近平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特稿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中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4-10-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君如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人民政协光辉历程,深刻总结65年来人民政协工作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的具体要求,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政协工作作出的全面系统阐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是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本报特刊发一组相关专家学者学习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理论文章,为读者准确把握和深入领会讲话精神提供参考。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认识到,对人民政协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的正确认知,涉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人民政协的成功,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

 

■人民政协不断创新工作,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这是今天人民政协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人民政协65年的光辉历程已经载入史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民政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的光辉指南。

 

在对人民政协的正确认知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自信,对个人、对国家、对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讲,能不能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对人民政协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的正确认知,涉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对于怎么认识人民政协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并由此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有四个重大判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

 

第一个重大判断是,人民政协65年来“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人民政协事业的深厚感情,掷地有声地肯定了人民政协65年辉煌历程,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中,作出了四大历史性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讲话第一部分,就是按照这样的概括,分四个历史段落来阐述人民政协65年历史的。这样的历史,是人民政协的光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中国的光荣,因为中国在这65年历史中创造的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亮点。有了这样的历史认知,才能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第二个重大判断是,人民政协的创建,“标志着100多年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这三个“标志”,是人民政协65年辉煌历史的光荣起点,不仅说明了人民政协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说明了人民政协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关系。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毫无疑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人民政协的成功,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

 

第三个重大判断是,“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种“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来自何处?就来自人民政协形成发展的文化之根和实践之源。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判断,不仅从人民政协的来源上阐述了人民政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以此为据,指出了人民政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第四个重大判断是,“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这个重大判断的意义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总结人民政协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原则中,明确地指出人民政协这样的组织、机构、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而且还在他论述人民政协在新阶段的新任务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人民政协就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极其重要的新观点、新论断,并由此更好地增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以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要求创新政协工作

 

自信,是为了更坚定地向前走。我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不仅是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重要的,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政协要在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努力创新,自觉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

 

这里,有三个问题要回答:

 

人民政协能不能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习近平在讲话强调指出,“人民政协65年的丰富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们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确立了重要原则。”这些“重要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坚持”,即: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必须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这些“重要原则”,来自于人民政协65年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说明人民政协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现代化进程中,可以大有作为。

 

人民政协是不是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也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民政协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贵在创新。我们必须以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要求来创新政协理论、政协制度、政协工作。这是今天的时代对人民政协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而不能懈怠。

 

人民政协在承担这一历史重任的过程中要做些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应该讲,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为人民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指明了履职的方向,而且为他们提供了可以大展宏图的广阔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人民政协提出的五大任务即“五个坚持”,就是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的。这“五个坚持”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特点;坚持紧扣改革发展献计出力;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坚持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的要求,创新人民政协工作,就一定能够在中国的制度现代化中发挥人民政协独一无二的作用。

 

在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中为制度现代化作贡献

 

人民政协不断创新工作,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这是今天人民政协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通过“民主”和“法治”两个轮子来治理国家。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初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结合起来,才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一个有效的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一个活而有序的社会主义社会。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我们今天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社会分层和社会结构迅速走向多元化,用什么样的民主形式把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有序地组织起来,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世界和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告诉我们,民主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所需要的,也是人民社会生活离不开的;民主不是只有选举一种形式,还有协商等形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表明,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他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而这种“商量”型民主,就是协商民主。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可以这样说,把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结合起来,进而民主和法治结合起来,才能建构起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

 

最后,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过程中可以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独特的贡献。党的十八大把党在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中形成的协商民主拓展到党执政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提出要拓宽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类智库等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政治协商、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等多种协商,建立健全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等多种协商方式,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时候,一方面,要创新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要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建立健全协商议题提出、活动组织、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提高协商实效。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支持和领导,把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决策程序。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谱写人民政协的新篇章。

 

(作者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