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选登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800号


案    由: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区应急体系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民政部办理
提 案 人:李卫华
主 题 词:应急管理,社区管理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社区越来越成为生活的支撑点、社会成员的聚集点、各种矛盾的交汇点。社区日益成为公共突发事件的最直接承受者,也是最初响应者。社区的应急职责和防灾减灾功能日益凸显。因此,提升社区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健全应急体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社区应急管理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专门机构少、人员编制缺。二、社区社会组织不健全。三、社区的应急没有系统规划,结合本社区具体情况制定的规划更少,大多都是上仿下效,大同小异。四、社区应急知识宣传单一,在宣传内容上偏重防火防盗和生活保健方面的教育,忽视了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宣传。五、应急救护知识的培训和逃生演练十分薄弱,大多局限于中小学生。六、应急指挥中心、专用应急场所等尚未建立。
    社区应急管理看似小事,却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事关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进政府理念创新,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现代管理的趋势是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发展,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鼓励发展符合社区居民需要的社会组织,理顺社区和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转变“包办式”、“保姆式”的管理方式,避免“以政代社”、“政社不分”的现象。在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协会、应急志愿者队伍和公民自发的力量应该与政府一起,履行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政府应更多地通过公共政策引导、支持服务等方式参与社区管理,不断向社区放权,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应急管理的积极性。
    二、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一要研究解决机构人员编制问题。二建立健全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围绕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可能引起的突发事件和敏感领域,健全信息采集和收报工作。三建立隐患排查机制。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充分利用综治服务平台,针对本社区可能的易发、突发领域,定期与社区单位、居民小组开情况通报会,交流信息,研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四建立快速反应的应急队伍。建立以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群众队伍为基础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充分发挥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和有救援经验人员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综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五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广网格化管理,形成反应迅速、全员覆盖的应急管理体系。
    三、加强宣传教育,形成良好舆论氛围。一通过新闻及大众传媒载体,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减灾等知识。宣传内容力求生动和实用。注重抓住短期发生的危机事件和热点问题展开主题性宣传教育,提高“社区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和防范意识。二组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建立教育基地,开展社区应急培训。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快建立交通、消防、家居、应急救援等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通过模拟灾害现场的实习、演练,普及公共安全的应对处理知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应急培训应突出两个重点:一对社区干部、企事业单位进行培训。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能力。二对“社区人”的预防和自救知识的普及性培训。确保关键时刻全民参与,“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五、多管齐下,加强保障能力建设。首先做好社区建设,投入是关键。政府应拿出部分资金做引导,建立企业、社会多元化的应急保障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保险的应急功能,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提高灾害救济补助标准,有效分散风险、减少损失。其二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物资储备,提高社区自身防灾抗灾能力。
    六、完善法规政策,支持社区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政府有关部门要依照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区应急管理各项政策和体制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应急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办法,明确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的责任和职能,强化监管,完善责任目标和考评督查制度,促进社区应急管理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政协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