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选登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594号


案    由: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卫生部办理
提 案 人:陈小平
主 题 词:城市,疾病控制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面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世纪80年代倡导开展了建设健康城市活动,并以此作为一项全球性战略行动,建设健康城市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城市化健康问题的战略举措和追求目标。2007年底,全国爱卫办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建设健康城市、区(镇)活动,并确定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大连市、克拉玛依市、张家港市、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十个市(区、镇)为全国第一批试点,拉开了中国建设健康城市的序幕。健康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对推动试点地区提升城市管理理念和水平、加大重点疾病综合防治、增强城乡居民健康意识等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建议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进。
    一、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2012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57号),正式提出“全面启动健康城镇建设活动”,并以此作为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建设工作内涵的新载体。十八大报告关于健康问题的阐述和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为我国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自现在起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左右。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活方式转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正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健康城镇建设倡导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实现健康文化、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产业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是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健康问题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健康城镇建设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减少慢性病等重大疾病对人群的健康伤害,降低社会医疗费用总支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建设健康城市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促进“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实现的有效载体,更是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坚持经济发展为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体现。
    二、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
    (一)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截至2012年,全国爱卫办已经命名了149个国家卫生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6;命名了30个国家卫生区;命名了400多个国家卫生县(镇),约占全国县(镇)的2%。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区、镇(县城)工作在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整治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还积极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行为习惯,既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防病保健能力,也增强了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促进了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的社会风尚的形成,促进了城镇居民卫生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在全国持续深入地推进,为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健康城市试点工作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积累经验
    2007年全国爱卫办在全国10个市(区、镇)开展健康城市试点工作后,各试点城市围绕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城市建设的十条标准,结合每一个城市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而有力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逐渐显现成效。如北京市以研究为龙头推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上海市以健康宣传为主抓手促进了健康理念的提升,杭州市以部门联动项目引领为主要形式推动了健康城市建设全面推进,苏州市在非政府组织参与健康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诸多工作经验……试点城市的探索为下一步推进全国健康城镇建设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
    (三)居民健康意识攀升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提供群众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逐渐成为广大城乡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最终目标。杭州市先后两次组织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专项调查,市民群众对健康城市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逐年提升,100%的受访市民对“健康生活进百万家庭行动”等宣传项目表示欢迎,街头巷尾参加锻炼的人群与日俱增。广大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各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反之,如果各级政府不能及对通过健康城市建设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健康宣传的正能量,则类似于张悟本之类的事件将会层出不穷,不仅对城乡居民造成误导,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各级政府的公信力。
    三、当前全国健康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7年全国10个城市开展健康城市试点工作虽然拉开了国内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序幕,但总体而言全国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一)试点城市各自为政,缺乏全国统领。10个城市试点工作的实践处于探讨摸索阶段,除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城市建设的十条标准以外,全国范围内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标准、程序和评估体系。虽然2009年全国爱卫办委托上海市、杭州市分别制订了有关健康镇和健康城市标准和评估体系,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论证,但迄今为止尚未正式成文并发布。当前各地对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仍然稳中有各自为政,自行摸着石头过河。各地对健康城市建设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组织框架体系各有千秋,推进力度差别较大。
    (二)试点城市进展缓慢,其他城市方向不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注重的是过程,提倡根据每个城市实际情况,持续改善突出的健康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其所倡导的理念和思路都是非常正确的,但就当前国情来说,如果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考核评估和命名表彰程序,仅依靠各地自觉自愿自利的工作模式不利于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在各地持续深入地开展,也直接影响到健康城市建设这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随着时间的推移,试点城市中已有部分城市从试点之初的兴奋逐渐转为平淡,工作难以持续,推进力度缓慢甚至停顿。而与试点城市从热转冷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其他城市前赴后继,相继提出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但在考察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经验后,却不知该如何着手,方向不明。
    四、推进全国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建议
    健康城市建设顺应时代发展和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加以推动。建议如下:
    (一)健康引领统揽全局。目前全国层面推出的载体和平台很多,诸如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森林城市、美丽城市等等,对美化各地居住环境,推进城市综合管理等发挥了较好作用。这些载体的创建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促进健康。建议以健康城市建设作为统揽和引领。
    (二)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化和发展,进一步理顺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之间的关系,建议国务院实施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两项荣誉的双轨运行机制。保留现有国家卫生城市评估和授牌机制,以此激励经济水平和社会保障相对落后的地区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增加健康城市评估和授牌,鼓励和支持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巩固过程成效突出的城市和地区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三)完善标准推进考核。建议全国爱卫办在前期制订的健康城市和健康镇指标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增加近两年开展监测的PM2.5等主要环境指标,并可增设一些申报的前置条件和否决项目。制订完善相关指标体系后,尽快在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中开展考核评估工作,既对各地试点工作进行分析评估和指导,又作为健康城市建设考核评估工作在全国推广的对照和依据。
    (四)部门联动强化指导。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大体相似,但个性问题千差万别。与此同时,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协同推进。建议全国层面上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对各地工作的指导力度,为各地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政协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