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选登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331号


案    由:关于加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文化部办理
提 案 人:民建中央
主 题 词:群众文化,文化建设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增加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但城镇化不仅仅是城镇经济、人口的高速增长,同时也应包含产业、社会、文化等的本质性变革,特别是全面、深刻的文化演进。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社区的整体文化水准比城市成熟社区相差甚远,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下述问题:
    1.对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更加重视扩城区、修公路、盖楼房、建工厂,而文化建设力度相对较弱。经费不足是阻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瓶颈。很多传统农村社区每年能稳定用于文化建设、办公营运的经费资金不足万元,不足新型农村社区的一半,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又不到一般城市社区的五分之一。部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设施破旧,得不到修缮,有的甚至被挤占,被抵债、变卖,公益文化资产流失。另外,城镇涉农社区文化建设资源按户籍人口配置,脱离实际需求情况,超载严重。如某街道12个涉农社区,实际常住人口超过11万,但本地户籍只有2万多人,经费、管理等社区文化资源按2万多户籍人口配置,超载率超过4.5倍。
    2.农村社区图书电脑等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农村社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书无人读、电脑无人用的资源闲置问题比较严重。主要原因一是文化资源配置以后,管理服务不善不力,对农民读书、学习、辅导活动组织引导不够;二是文化站与新闻出版局对图书工作缺少沟通协调,配送图书与农民读书需求严重脱节;三是部分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群众生活脱节,例如早期农村社区建设并未把文化活动专用场地纳入基建规划,致使一些农村社区根本没有专用文化活动场地。有的文化活动中心附设在乡镇办公楼内,不方便群众使用;四是多数乡镇的文化活动仍停留在唱歌、下棋、打扑克牌等“小文化”范围,不能与时俱进进行创新,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3.实用文化、新兴文化、产业文化开发与建设人才奇缺。文化工作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新局面的开拓。现有文化专职人员大都只熟悉按部就班的老一套文化内容,即使增加人员数量,也很难使文化建设质量得到突破性提高。而2003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很多文化站经费投入不足,工作人员长期被借用、借调,不在岗现象突出,一些地方甚至有站无人。
    为此,建议:
    1.政府配置文化资源适度向农村社区倾斜。把农村社区作为各地文化建设长期重点扶持区域,扶持期间,政府在配置基层文化经费、人员、设备等资源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并考虑把文化工作相关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尽可能适当划拨部分公有经营或收费项目给农村社区,定向额外补充文化建设经费。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解决农村社区大众公益文化活动所必需的独立场地。大力培养和引进社区新兴文化、实用文化研发推广方面的人才。同时,引导文化强镇、大村定点帮扶弱镇、小村,推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平衡发展。
    2.加强对农村文化资源的拓宽、利用和管理服务。无论是现有文化资源还是需要新投入的文化资源,关键在于加强对其管理服务,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制定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规范,积极组织相关学习和辅导活动、完善使用制度。制止收费经营项目活动挤占公益性文体活动场地,主动对活动场地的排椅、健身器械进行维修添加。加快农村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另外,鼓励借力属地规模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敏锐创新精神,鼓励农村社区规范接受当地优秀企业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物资、或项目工程捐助,拓宽文化建设经费来源,改变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墨守成规,缺少资助的状况。
    3.支持民间自发性组织公益文体活动,形成一定的奖励机制带动社区文化学习和建设。对农村社区自主自发的文化活动予以支持和鼓励,适当为此类活动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并承担电费等公共开销。主动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对长期坚持推广农村文化、成效显著的群众,给予一定的荣誉或物质激励,并尝试逐渐形成奖励机制,以鼓励民间人才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全面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来源:中国政协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