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选登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766号


案    由:关于完善海归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提 案 人:致公党中央
主 题 词:人才培养,劳动就业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大力引进“海归”创新创业人才,对于推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海归人才引进工作方面存在四大误区:一是重推动,轻评估;二是重数量,轻质量;三是重引进,轻服务;四是重政策,轻环境。
    为走出四大误区,我们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海外人才引进工作中,推动和评估应该并重,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动态的引进项目绩效评估机制,以使人才引进工作做得更加科学、有效。
    适时评估:根据海归创业项目的特点,一般两年后可进行中期评估,另外设定合理的年限作长期评估。动态调整:一批人才引进工作完成后,工作重心由项目的选择过渡到水平的提升。建立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对已落户运行的项目进行中、长期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分类扶持:根据中、长期评估结果确定重点扶持、一般扶持和带动扶持的企业,进行分类扶持。在分类扶持中,尤其注意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发展来考虑和选择具有储备意义的项目或有可能成为将来主要发展方向的雏形产业,给予长期扶持。
    二、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前期评估机制和科学的目标考核机制
    海外人才引进要真正完成从量到质的转变,必须把好头尾两道关:引进前的前期评估机制和引进后的目标考核机制。
    严格前期评估机制。引进前,严格考察,对“海归”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分析该项目的发展是否符合国家或区域产业发展方向或是否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避免引进不符合国家或区域产业特点和产业化要求的项目,最大可能地提高引进项目的存活率。
    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将引进海外人才列为各地各有关部门当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通过考核,把引进海归项目干多干少、真干假干区别开来,应加入对“质”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海外人才引进重数量的误区。
    三、建立和完善高效的服务保障机制
    第一,加快科技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创新创业载体承载力,及时跟上日益壮大的海归创新创业人才需要。这些载体要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负责留学人员企业的后继服务工作,重点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提供项目申报、政策咨询、人才招聘、薪酬设计、财务审计、公司注册等系列服务及投融资对接、产品推介发布、人才猎头等专业化的高端服务。
    第二,建立中介服务联盟,满足海归企业属于市场行为方面的需求。除了涉及政府部门的服务需求,创业企业对中介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可以在创业园区按照“竞争引入,择优进驻”的原则引入律师事务所、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会计师事物所、税务师事务所、工程咨询公司等优秀的中介机构挂牌服务。
    第三,建立并发挥留学归国人员协会的作用,定期举办海归人才沙龙、专题论坛等活动,促进海外人才之间的互相交流,并为海外创新创业人才架设与政府部门联系沟通的桥梁,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
    四、多措并举,打造优质舒心的创新创业环境
    (一)开辟多种渠道,优化融资环境。一是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项目、科研项目,争取获得经费支持。二是鼓励海归创业团队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利用无形资产,尝试运用其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作为向担保机构提供的反担保引入风险资本和争取银行贷款。三是充分发挥孵化器的功能,探索成为资本与技术结合的嫁接平台。各孵化器不仅对海归个人及其项目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而且具有较强的公关、沟通和交流能力,可以发展成为资本与技术相融合的最佳平台和媒介。四是加快融资平台建设,建立领军型人才创业企业投融资平台和服务体系,支持发展一批社会诚信度高、资产结构合理、管理水平优良的风创投公司和担保公司,引导其参与高科技产业投资。五是对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引导帮助其发行债券、上市融资,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采取柔性引智政策,解决企业高端人才紧缺问题。一是针对许多海归企业反映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缺乏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机构,根据企业需求,积极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供有关人才的引进服务。如由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定期举办“海归”企业专场人才招聘会,建立“海归”企业人才需求档案,帮助企业面向全国招聘管理和市场营销高级人才,或在“海归”企业集中的区域,由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以人才派遣的形式为企业输送急需人才。二是提高人才服务水平,提升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规、先进典型,以及各类优秀人才的宣传和表彰力度,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扎实有效的服务为“海归”企业吸引和集聚人才。三是打造富有人文关怀、适宜人才居住的城市软硬件环境。人才引进政策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长远,要不断增强国家人力资本承载能力,为人才自身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引进人才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满足。在软环境方面,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和安居环境;硬环境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资金投入,致力于创建一流的投资环境、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政协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