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选登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964号


案    由:关于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农业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杜惠平
主 题 词:农业,人才培养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则是加快发展农业的重要支撑。但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农村现实劳动力科技总水平下降。据调查,西部某地某区原有农村劳动力约70万人,离乡进城务工人员达36万多人,且其中多数是文化素质较高、农业科技水平较好的青壮年劳动者。基层干部群众反映,长此以往,庄稼都无人种了,更谈不上推广农业科技,“老农民如何去建设新农村”。
    二是农村基层科技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更新困难,人才流失有增无减。由于管理体制和利益趋动的影响,不少基层农技人员名在册,人不在岗。在编人员中,有的专业不对口,做不了农业推广工作;有的人员多数时间被领导安排做非农业推广的政府中心工作。一些地区农村为了农产品安全配备了一些先进检测设备,却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人员,设备成了摆设。
    三是农业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补充机制尚不完善。一方面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因退休、调离等原因大量减员;另一方面相关涉农高校招生又存在困难,再加上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又不愿从事农业科技,后继乏人,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是农业科技工作激励机制急需完善。由于种种原因,农业科技专门经费投入不足,农技人员从事专业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撑,农技推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再加上农技服务工作条件差,工作量大面广。工作辛苦。待遇低,优秀人才留不住,留住的也不甘心在农技推广岗位上工作。
    建议:
    (一)摸清家底,统筹规划,促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持续有序开展。由农业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开展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普查,准确地掌握我国农技人才专业分布情况、需求情况,制定中、长期规划,为政府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应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大农业工作的领导,理顺管理体制,让涉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措施自上而下认真落实到位,做到政令畅通。实行人、财、物三权归口管理,探索试行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镇街管理为辅。
    (二)查漏补缺,突出重点,加快培养补充急需人才提升农业科技队伍总体素质。针对急需的农技专业,实施长短结合的人才培养工程。一是委托涉农院校和职高,开设急需专业,增加地方招生指标,实行定向招生定向招聘;二是组织在职农技人员参加农业专业学历或者非学历培训教育,财政给予补贴,限期提升知识水平;三是组织农村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村官”参加短期培训,掌握本地农业生产急需的专门知识,学习费用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三)采取措施,完善机制,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献身农业生产的工作积极性。应督促各级政府应结合实际,制定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激励政策,鼓励农业科技人才终身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对农技人员开展农技推广普及工作,实行合同制管理,根据承担任务的情况,以及后期评估的成效,财政给予专门资助。对农产品安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农技工作,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应建立完善的考核考评机制,对作出重大贡献和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从优确认。对自愿终身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人员,从多个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建立进出人员考核审批制度,严格按编制部门下达的编制方案,定人定责定岗,严把人员进出关,让真正精通农业技术人员从事此项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文件精神要求,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本地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
    (四)双管齐下,互助共推,充分发挥现有农业科技人才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在组织国有农业科技机构及人员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的作用,调动非公农技人才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工作。特别是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企业中的非公科技人才的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相关推广普及活动,弥补当地政府农技人才的不足。
    (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营造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动力,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主要途径。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学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的核心力量。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共同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来源:中国政协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