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访十八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于魁智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2-08-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京剧艺术的舞台越来越大

于魁智

 

每年百余场演出,多次海外巡演,20年内赴香港演出14次,赴台湾演出15次……一年四季,于魁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外表演、传播和推广中国京剧。正如国家京剧院一位工作人员所言,“他确实太忙了,几乎没见他休息过。”

当记者走进国家京剧院时,他还在排练厅与乐队聚精会神地对戏——即将上演的向十八大献礼剧《太真外传》,直到中午12点多,他利用工作餐时间接受了本报专访。

继当选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之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又当选为十八大代表。他说,当选十八大代表是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在感到无比光荣的同时更深感责任的重大。这种责任感在其对京剧事业不懈追求中,得到了最为生动的体现。

熟悉于魁智的人都知道,今年是他从艺40周年。自小受到当音乐教师的母亲启发,加上嗓音天赋条件及身体素质优秀,10岁时,懵懂无知的他便被沈阳京剧院学员班选入,开始学京剧,接受黄云鹏、杨元咏等名师的精心培育,在唱念做打各方面均打下扎实的基础,13岁在现代京剧《大橹歌》中担任主角,连演百余场次,受到广泛好评,从此他爱上了京剧。因为爱,他愿意付出;因为爱,他也有了收获。

1978年,沐浴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年仅16岁的于魁智为了心中的京剧梦,毅然离开沈阳,在火车上站了10多个小时,到北京投考京剧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最终以优异成绩成为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当年面向全国仅招收的两名老生学员之一。

回忆起当初的情形,于魁智说,生活中的苦累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真正的考验是来自于周围客观环境所造成的无形压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身边的同事有很多人都在学习外语,跟着录音机读ABC,他们有的准备出国留学,有的下海经商,而我,却在跟着录音机学习《击鼓骂曹》、《四郎探母》等。每到周末,我都会独自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从魏公村到陶然亭的老师家里学戏。”他说,当时只想多学几出戏,毕竟在校四年的学习时间太短暂了。

当被问及内心是否也曾动摇时,于魁智说,要说一点都没动摇过那肯定不现实,毕竟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诱惑还是很大的。“可是为了心中那个不灭的理想,那种对京剧的挚爱和不舍,我耐住了清贫,守住了寂寞。”“于魁智就是于魁智,对艺术有股子劲头儿。”京剧大师袁世海先生曾这样评价他。

当然,对京剧事业的不懈追求只是于魁智取得成功的一个因素,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京剧艺术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没有前辈们的言传身教;没有同行们的帮衬,他也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京剧艺术取得了蓬勃发展,一大批经典传统老戏被重新挖掘整理并搬上舞台,一大批京剧表演艺术家焕发了青春。

“我赶上这样一个大好时代,成为时代的幸运儿。”于魁智感慨地说,他不仅是改革开放后京剧艺术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如今,于魁智的京剧表演艺术广为大众所认可,无论是去海外,还是在大陆、香港或台湾,他的演出总会掀起京剧热,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对此,于魁智并没有沾沾自喜,相反,他以更冷静的心态和更严谨的作风来要求自己。

已到天命之年的于魁智说,当下对他个人而言,名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保持良好的艺术状态,推出更多艺术作品,培养和带动青年演员,不断扩大京剧艺术的影响力,使京剧艺术真正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喜好。

“我就是前辈们传、帮、带培养出来的,因而我也要向前辈们学习,踏着前辈的足迹前行,我必须这样做。”于魁智说,这既是一个京剧人的责任,也是他作为党代表践行先进性的充分体现。

于魁智说,过去十年的党代表生涯中,他除了在京剧艺术表演上对自己精益求精外,就是致力于弘扬国粹京剧,积极推动京剧艺术品牌在世界艺苑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在京剧艺术的表演与推广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坚持下去。”“国家对京剧事业的大力支持,给了我无尽的动力。”于魁智说,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时代,他会矢志不渝地成为京剧艺术的坚守者,同时,他也坚信京剧事业的明天会更美好!

小档案:

于魁智,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第12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多项殊荣。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