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讲堂

委员讲堂之陈锡文、吴晓青、董佩永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2-03-12    来源:人民网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和《中国政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视频节目《委员讲堂》,我是主持人罗旭。本期《委员讲堂》的主题是“土壤环境与农产品安全”。今天做客《委员讲堂》的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15:38]

 

[陈锡文]:各位网友大家好。[15:38]

 

[主持人]: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吴晓青。[15:38]

 

[吴晓青]:各位网友大家好。[15:39]

 

[主持人]:致公党中央环境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侨商会副会长董佩永。[15:39]

 

[董佩永]:各位网友龙年吉祥。[15:39]

 

[主持人]:先请吴委员介绍一下目前土壤环境的现状是怎样的?土壤污染如何?危害有哪些?[15:40]

 

[吴晓青]:目前我们国家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通过我们对典型地区的土壤污染调查显示,一是一部分地区的土壤污染严重。在我们国家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呈现出了不同地方的局部和区域性的土壤环境质量的下降趋势。在一些重污染企业或者工业密集区、工矿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和城市、城郊地区都呈现出了土壤重污染区域和高风险区。比如一些钢铁厂、炼油厂,周边地区的有机物含量大幅上升,这是一个情况。[15:40]

 

[吴晓青]:二是土壤污染的类型呈多样化,呈现出了老的污染和新的污染并存,有机和无机复合污染的局面。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国家的土壤污染问题主要是以重金属为主。近20年来,我们国家一些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土壤中的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就是新老、有机无机混合在一起,呈现出复合型的污染。[15:40]

 

[吴晓青]:三是土壤污染的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这当中我们还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特别是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之后,我们对我们国家一些农业、农民排放的污染物做了一些比对。现在看来,我们国家农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占我国总排放量的37%、47%和57%。[15:41]

 

[吴晓青]:四是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是说它的现状。[15:42]

 

[吴晓青]:至于说到它的危害,我认为主要有几方面:土壤污染具有它的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以及不可逆性等特点。所以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一是破坏土壤的自然资源。二是导致农产品减产和品质的下降,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三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者间接的危害人体的健康。四是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的一些环境问题也大量的存在。[15:42]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们都知道农产品安全其实是建立在土壤环境安全的基础上的,陈委员,就目前的状况,农产品质量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您认为什么样的农产品才是安全的?[15:43]

 

[陈锡文]:总体上讲,农产品质量,最近几年,中央高度关注,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社会高度关注,人民群众也高度关注,这说明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当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加强食品安全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农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15:43]

 

[陈锡文]:这些年来,出现过几次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如三聚氰胺的问题,比如说瘦肉精的问题。刚才吴委员也介绍了土壤的安全对于食品安全也是会有很深刻的影响。当然,这个过程中,比直接往食品里,在生产过程中加添加剂,加有毒有害物质,它的情况有所不同。土壤一旦受污染之后,要降解,要排出它的有毒有害的物质要有相当长的周期才能降解完,有的甚至几代人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显得比较重要。也就是说保护好土壤才是从根本上保护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的举措。[15:44]

 

[陈锡文]:尽管现在看起来,没有多少食品安全是由于土壤的污染引起对食品、农产品的质量造成了对人的有毒有害,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是,刚才讲到极个别的地区,特别是一些重金属污染的地区,很多年才能治理得了。那些地方的土壤,可能根本就不能用来生产供人食用的产品。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应该说是面临着很多尖锐的挑战。但是好处就是现在各个方面都对它高度关注,引起了高度关注,采取一定的科学技术,再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去对它加强管理,我想这个事情还是可以能够把它控制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安全的水平上。[15:46]

 

[陈锡文]:从这个角度去看,食品安全当然不完全都是土壤安全,更多的从现阶段来看,是过程中的污染,高毒高残留的问题、乱使用添加剂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更突出。但是我觉得吴委员讲得非常对,就是土壤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更基础的,它对食品安全也是更基础的东西。所以,保护好土壤,对于长久的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15:46]

 

[主持人]:陈委员,您能不能跟我们谈一下农产品安全对于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尤其是农业发展有什么具体的影响?[15:47]

 

[陈锡文]:倒过来说,某一个食品不安全,在市场上被人们所唾弃了,这个农民所有的投入,他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了,他的收入就没有了,这是最直接的。农民很可能因为一个产品的安全问题,遭受最终的灭顶之灾,他的的全部投入就泡汤了,所有产品只能当垃圾处理掉,这对农业来说是很大的影响。[15:47]

 

[陈锡文]: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多少农民的奶就卖不出去了,对他的经济影响非常大。还有很多奶业的加工厂等等。一发生瘦肉精事件之后,多少肉卖不出去了,多少猪养着就卖不出去了,这是从最简单层面来看的。[15:48]

 

[陈锡文]:但对社会来说,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可能危害更大。因为一听说食品不安全,农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生产不同类的产品,但是同一类产品,比如我们都养猪,他们养的猪养得挺好,没有问题的,但因为我的猪有问题,他养的猪可能别人也不敢吃了。第一,对老百姓日常生活有极大的影响,不敢消费。不敢消费,除了经济上的影响之外,对它的健康、对特殊的养料、养分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营养得不到补充,对他身体健康有影响。[15:48]

 

[陈锡文]:更重要是对心理,心理产生恐慌的情绪,社会上到处传,其实只是一点点产品不安全,结果引得大家成为一种社会恐慌心理。再进一步,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及时澄清、加以解决,加以克服的话,它会变成对公共管理机关的不信任,政府在干什么?所以,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样个别性的问题,有可能引发一种社会风潮,一种大家的恐慌心理,从而引起对社会的不信任。[15:49]

 

[陈锡文]:这种事情在国内外其实都有过。你如果不能准确的掌握信息,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可能会引起一定的社会动荡。这个问题,我觉得无论是对农业,对于社会的成员,还是对于整个社会,乃至对于政府来说,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因为食品是人们不可离的东西,每天都要吃。它要不安全,如果老百姓对这个失去信心的话,他对整个社会甚至对政府都没有信心。所以一定程度上讲,在现代社会里,食品的链条这么长,中间个别情况下出现一些污染的情况,不能完全排除。比如美国发生过毒菠菜的事件,菠菜毒死人了。德国、法国前段时间出现“毒黄瓜”的事件。但是你一定要有果断的应对措施,就是科学的应对办法,要迅速的让老百姓能够放心,这是作为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责。[15:50]

 

[陈锡文]:我们还要从技术上、从文化上、从道德上,教育生产者,一定要尽他最大的努力,确保向市场、向人们提供安全的食品。否则,任何一环出了问题,它带来的结果都不是个人的,都不是局部的,很可能会形成一个很大的社会动荡。[15:50]

 

[主持人]:谢谢陈主任。吴委员,土壤环境保护这块有什么标准?环保部有没有对土壤污染风险进行过评估和调查,现在进行的情况如何?[15:50]

 

[吴晓青]:截止到去年底,环境保护部一共发布了涉及土壤环境保护的24项环境保护的标准,包括5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其评价办法、18项土壤环境监测标准和一项土壤环境的术语标准,应该说这些标准的实施和颁布,为保护和治理我们国家的土壤污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是关于标准。[15:51]

 

[吴晓青]:目前正如您刚才说的,我们正在组织全国的力量,开展我们国家第一次土壤污染的状况调查,这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们通过这个调查,就是基本摸清我们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获取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我们国家各类土地用途的土壤质量数据,同时还要建立我们国家土壤样品库和调查数据库,为各级政府综合决策,加强土壤环境的监管,编制我们国家土壤保护的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而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我们部里面正在组织对这些数据调查出来的一些结果、调查的数据进行最后的审核,全部工作完成之后,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准以后,就可以向社会公布,这是土壤污染调查结果。[15:52]

 

[吴晓青]:当然,我们国家土壤污染治理和土壤保护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是现有的一些标准,它的适用范围有它的一定局限性,这和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当时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土壤污染的现状还不是很清楚,所以造成了第二个问题,就是现有标准当中,它的一些污染物的项目有限,原来我们可能有一些重金属的污染物治理的标准,但是从现在情况看,除了有一些传统的重金属以外,可能还包括更多的一些重金属。另外,我们原来没有考虑持久性有机污染对土壤的污染,现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们原来的标准还要做一些修改。[15:53]

 

[吴晓青]:还有一个不足的地方,我们现有的标准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还不怎么配套,今后通过我们的工作,要逐步把它完善。[15:54]

 

[主持人]:我们与国外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什么差异呢?或者说国外有什么可以值得咱们借鉴的地方呢?[15:54]

 

[吴晓青]: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国外首先是要建立基础的数据,在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对各个国家土壤的现状进行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土壤污染治理的标准,包括制定土壤污染治理的措施。我们现在正在逐渐弥补,通过刚才所说的工作,弥补和国外的一些差距。[15:54]

 

[主持人]:董先生,您作为一个知名的环保人士和华侨实业家,据我们所知,您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展双赢的环保发展理念,这与传统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这对我国实现农产品安全将产生怎样的影响?[15:55]

 

[董佩永]:刚才陈委员和吴委员对土壤安全以及食品安全分析的非常透彻,也很全面。土壤安全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土地是大地之母,万物生长都靠阳光和土地,它承载着万物。如果你没有安全的土壤,任何农产品包括动植物,它都不会是安全的,也不会是品质高的。所以,人民网把“土壤安全”作为《委员讲堂》的主题,请两位权威专家作讲解,我认为非常有必要。[15:55]

 

[董佩永]:我很欣慰,我作为一个民间人士,听到两位权威人士,而且是在重要领域的高官,很重视食品安全和土壤安全。而且他们也理解的非常透彻,也知道老百姓和社会关心什么。比如说我平时主要做矿产业,这几年对农业投入了几十亿,比如买一些农场,搞一些绿色农业、传统农业,因为担忧食品的安全,尤其是农产品。经常听到现在“三高”的低龄化,很多小男孩、小女孩长大脸、大肚子这么大,这是以前没有的。所以,近十年对农业的投入比较大。[15:56]

 

[董佩永]: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不是根本矛盾。中华民族把农业冲向世界的巅峰,二千年都是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不论在政治、经济、军事,在农业文明时期,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有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传统的农业文明,精耕细作、合理密植、套耕轮作,是非常科学的,也是保证农产品的安全高品质,也是很好的手段。比如咱们用的传统的农家肥,这是循环经济。农家肥对土壤,长期用农家肥,是养育着土壤,土壤会养得越来越肥沃。[16:00]

 

[董佩永]:如果长期用化肥,尤其是不得当,过量使用化肥,土壤会板结,短时期内产量高,但是对于长远来说,一个是品质下降,再过一段时间,而且它产量会衰减,直至到最后,基本上有些土壤如果完全被过度使用化肥后,有人分析几十年或者一百年,对土壤有可能是颗粒无收了。再好的化肥,你把种子放在化肥上不行,它什么也不长。用量越大,土壤越衰减养分。成本越高,产量会越来越低,品质会越来越下降。我们传统的农业文明,它是有机肥。在有机肥上可以撒上种子,可以生长,再好的化肥,撒上种子,也不会生长。这两个本质的区别,传统农业文明有它非常好的一面。[16:00]

 

[主持人]:我们加入WTO,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绿色壁垒的影响和国家形象的维护,吴委员,您认为国家该颁布怎样的政策和措施从土壤环境角度来保护农产品的安全?[16:00]

 

[吴晓青]:保护农产品的安全,我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首先,我们要把好土壤治理这一道关口。只有把我们的土壤治理好、保护好,才能生长出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符合我们人们生活需要的食品。[16:01]

 

[吴晓青]:李克强副总理在今年第七次环保大会上讲到一句话,我觉得讲得非常深刻。他当时指出,要积极地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把好土壤这一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实际上为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今后在把好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想今后还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做好这个工作。[16:01]

 

[主持人]:吴委员,农产品安全问题是否存在一个解决的期限?“十二五”期间,我们国家将对农产品安全作出哪些部署呢?[16:02]

 

[吴晓青]:我们主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我认为首先要把我们国家的土壤环境的质量状况搞清楚,尽快的把我们国家全国的土壤环境的质量究竟是怎样的状况,把这个尽快搞清楚。搞清楚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的政策,编制土壤环境保护的规划,为各个政府综合决策作为一个依据。第二,要制定更为切实可行、有效的制度和规范。刚才已经说了,各个部门要联手,从各个部门不同的角度出发,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强化农产品的保护。第三,大力开展土壤污染的治理,为农产品把好第一道防线做好工作。[16:02]

 

[主持人]:最近北京市政协全会刚刚落幕,在会上,最受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就是PM2.5,这也是最近比较热的一个话题。北京也决定将在春节前公布PM2.5的数据,并于2013年提前实施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吴委员,您能不能跟我们讲一下这方面的情况?[16:03]

 

[吴晓青]:我已经看到了北京公布了PM2.5的有关数据。在此之前,国家有些省市也公布了PM2.5监测的数据。环保部对提前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问题已经做了全面的部署。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重点的区域,以及各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都会作为实施新标准的第一批城市。在2012年,要提前开展对新标准污染物监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16:04]

 

[吴晓青]:比如北京前几天公布了,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也为加强北京的大气污染防治打响了第一战。1月5日,我陪周生贤部长专门到北京市调研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就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问题进行了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北京市也提出了一些希望和有关部门共同配合,治理北京的大气污染。中央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准备和北京市联合起来共同采取措施,加快和加大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治理力度,逐步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16:05]

 

[吴晓青]: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PM2.5,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二是PM2.5对光线具有散射和吸收作用,特别是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会造成能见度降低,产生雾霾。所以,大家也比较关心。我们及时的公布PM2.5的监测数据,对公众而言,有利于更好地指引公众健康出行。针对不同的空气质量状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受到伤害。大家可以很快看到,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出来以后,它同时还配套一个新的AQI评价方法,这个方法是和国际接轨的,会告诉你应该怎样来自我保护,这是一方面。[16:06]

 

[吴晓青]:第二方面,对政府部门来说,环保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所以,公布PM2.5的数据,有利于满足公众对环保工作的知情权,有利于全社会共同改善环境质量。我认为这对于推动环境保护是很有好处的。当然,新标准实施以后,监测的评价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并不是说北京的空气质量就下降了,我认为它应该是更客观、更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它的空气质量现状。[16:07]

 

[主持人]:对环境也会起一个改善和促进的作用。[16:07]

 

[吴晓青]:建立一个倒逼机制。新的标准,第一是收严了原来的一些污染物的指标。第二,增加了一些评价的污染物指标。比如PM2.5,原来没有,我们加进去了,增加了污染物的评价指标。它的评价更加客观,更加实事求是。所以,也同时给各地政府提出了要加快改善空气的质量。[16:09]

 

[主持人]:刚才嘉宾们也谈到最近一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突出,食品安全事故可以说频发。中国人其实是最关心吃的一个民族,对食物失去了一种信仰。请两位委员谈一谈对这个情况是怎样的一个感受,先请陈委员谈。[16:10]

 

[陈锡文]:刚才讲到食品安全与人人有关,所以人人也关心。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某一个食品的不安全,都会引起所有人对它的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赞成你刚才讲的。就是本来是食不厌精,很讲究吃的,但是现在被弄得很紧张,这个能不能吃,大家都很关注这个问题,这个事情还是要分两方面来看。[16:10]

 

[陈锡文]:实际上从农业部的监测来看,提供到市场上的食品,应该说合格的比例是非常高非常高。而且最近这十多年来,每年都是以几个百分点在提高,现在基本上提供到市场上的食品,经过检测,90%多都是合格的。[16:10]

 

[陈锡文]:不合格的就是超标,也并不是说就完全能够你吃了就要中毒,还没有到那个程度。但是,极个别的现象,你刚才讲到像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等,这对人们的信心打击是非常大。[16:11]

 

[陈锡文]:从这个过程中,大家既想买到安全的食品,更重要的是你要给它权威的信息,怎么才能真正保证这个食品是安全的。这里头政府要起非常大的作用,就是市场的监管、食品的检验检测。这都是事后的事,关键是怎么从源头上控制住。比如刚才吴委员讲到,土壤的污染有很多是投入品进去的,污染物进去了,就造成土壤污染,食品可能也会污染,或者添加剂本来不应该用的你用了,就造成食品有毒有害。所以,首先要控制住什么东西不能在农业中使用的,而且不让它进入农业。[16:11]

 

[陈锡文]:为什么呢?很多人讲,三聚氰胺不生产不就得了嘛,事不就没有了吗?不弄三聚氰胺,奶就不会出问题;没有瘦肉精,猪就不会出问题。不用不行吗?不用不行。因为整个社会,很多行业是需要用这个作为原料来生产别的东西。比如瘦肉精,在很多情况下是人们治疗哮喘病的药物的原料。不给猪喂它,这个是有必要的,但是你说有哮喘病的人不让他吃药,这个不行。[16:12]

 

[主持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16:12]

 

[陈锡文]:对,这个监管就非常重要。瘦肉精这个药的原材料,你不能不让它生产,但是你一定要有严格的程序,不能让它进入畜牧业去,这是政府的责任。[16:12]

 

[陈锡文]:除了政府责任之外,我们现在《食品安全法》非常明确,生产者要负有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对生产者来说,主要是两方面情况。一方面是你要有道德,你怎么敢谋财害命,拿人家的健康甚至拿人家的生命来开玩笑,为了你的利益,这是不道德的。第二要有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不够,也往往出问题。[16:12]

 

[陈锡文]:据我了解,国际上有些国家,比如说在饲养过程中,在养猪的过程中,允许使用瘦肉精,并不是完全禁止的。但是允许有一个量,也有一个时间。比如这个猪出栏之前多长时间,两周还是三周,就绝对不能再用了。有的农民没有知识,猪明天出栏,他今天还喂,这个猪里面的瘦肉精就降解不出去。这两方面就是提高农民素质,既有道德素质,也有科学文化的素质。再加上政府严格的监管,我想这些问题是逐步逐步能够解决好的。这是一个方面,我觉得从科学技术、从物质流动的过程、从政府的监管中,这有很多确实需要加强,这是一方面。[16:13]

 

[陈锡文]:我刚才讲的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是出了几次食品安全事故,就觉得我们就处在一个完全的不安全状态之中,其实也并不是这样的。[16:13]

 

[主持人]:不能丧失信心。[16:14]

 

[陈锡文]: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大家看到,最近一段时间,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是在加强的,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也是在加强的,整个社会的监督都是在加强的。说句实在话,很多人说我们都很放心美国的食品,很放心欧洲的食品,它不是也有问题嘛。当然我并不是说因为人家出问题,我们也可以出问题。问题就是实际上不安全的现象,我们越来越少,它越来越成为个别的现象、极个别的现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信心,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了解怎么能够购买到比较放心的食品,怎么能够购买到安全的食品。我觉得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恐慌心理我觉得是可以逐步消除掉的。当然,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政府自己要有信心,政府要能够诚信地对待公众,把发生的情况详细告诉群众,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这样才能逐渐的培养整个社会、整个民众的信心。[16:15]

 

[主持人]:吴委员,您谈一下。[16:15]

 

[吴晓青]:刚才陈委员谈得非常好,我都赞成。我还补充两点,我从工作中接触的一些情况来看,作为食品来说,它涉及到生产、消费、流通多个环节,我认为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法规,这一点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非常至关重要的,不能缺失。应该有更强有力的、更严格的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对我们国家农产品的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管。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他们在涉及食品生产、食品消费这些环节,他们有非常严格的法律法规制度。我觉得我们国家在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制度上,我们还应该多做一些工作。[16:16]

 

[吴晓青]:第二,加强监管。除了刚才陈委员讲的情况,我认为社会舆论的监督也是非常有效的。实际上,我也看到了,无论是网络还是其他的一些宣传手段,包括公众的监督,对保障食品的安全,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我们很多公众,通过公众的监督,通过社会的监督,我觉得对提高这项工作的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16:16]

 

[主持人]:董先生,您刚才也谈到您所领导的企业中有矿业和农业,他们是如何践行您所倡导的环保理念呢?能不能跟我们讲几个发展循环经济和农产品安全方面的案例?[16:16]

 

[董佩永]:我的集团有煤矿和铁矿。比如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有很多舒干水、矿井排的水,每年有几百万吨,最多一年有将近一千万吨,把原来的水白白扔掉了。我们旁边有一个企业——唐钢,还有唐山市自来水公司,和他们商量,这个水质都很好,井下的水没有受到污染,给他们做工业用水。原来有很多企业或者居民用水在地下抽,我就把我这几百万吨水给他,又省电又省人工,一举数得,把浪费的宝贵的水资源通过与其他企业和政府联系,卖给有用的企业。[16:20]

 

[董佩永]:矿泉水解决了,矸石,原来的白矸石都扔掉了。还有我的矿山,每年烧一两万吨煤炭,工人取暖、工人洗澡,还有矿井的井口安全,冬季怕冻,原来都是治污排掉了,扔掉了,这次我们把炉灰加上一些水泥,做成一种粉煤灰砖,井下用,或者地面上建筑用,做成一种建筑材料。它有白矸石。原来基本上每一个矿都有煤矸石山,我这里一点矸石也不排放了,就是处理井下喷岩的沙料,又不占用耕地,就地采出来的白矸石给就地加工了,做成铺路面、砌水沟,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用上,变废为宝。[16:21]

 

[董佩永]:我们开采的煤层气,现在供应六千多户居民用,原来就是排放了,这几年我们投入了将近一个多亿的资金,有管道,上面的瓦斯罐,每年投入一千多万的维护费。本身没有利润,但是对社会公益方面有好处。[16:21]

 

[主持人]:陈委员,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安全的农产品是否常见,对个人的危害是什么?能不能从您自身的角度谈一谈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对待和防范不安全的农产品的?给网友介绍一些鉴别的方法。[16:21]

 

[陈锡文]:首先得声明,我绝对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只不过作为一个从事农业工作的,同时我也是农产品消费者,我从这个角度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16:22]

 

[陈锡文]:现在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品类越来越繁多,很多农产品在我小时候可能都没有见到过。大多数农产品,应该说它是什么色泽,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形状,表皮怎么样,内心怎么样,很多人经过常年的消费,大家都会有一个基本概念。闻的味是这样等等。如果这个东西特别的跟常识背离的话,你可能要关注一下。[16:22]

 

[陈锡文]:当然,我不是说别的新品种,比如现在黑的花生米、紫的地瓜,这些新品种被事实证明没有问题的。有的菜本来应该是绿的,这个绿的颜色,特别绿,绿得不对,你要问一问是不是受什么污染或者用了什么东西。肉、鱼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一是作为消费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来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常规,不符合常规可能就要多问一问到底行不行,谨慎一点,先暂时不吃吧,这是一条。[16:22]

 

[陈锡文]:第二条,尤其是蔬菜、生鲜的水果等等,大家都觉得生着吃,好象对它的养分保存的好一点,国外是这样说的。中国人不太习惯吃生的东西,我认为多吃一点煮熟的、煮透的东西,可能对自己的安全保护就强一些。[16:22]

 

[陈锡文]:第三,该洗的一定得好好洗干净。洗的时候也要注意,有的人在洗的过程中用了很多清洁剂,洗完之后好不好这个不知道。我想从消费者的常识来说,一般从自我保护,根据基本常识,同时一些媒体、出版物,多给普通的民众介绍一些鉴别的方法等等。但是最关键的是,你不能把食品安全的事扔给老百姓,完全让他自己去判断,这是不行的。政府部门、有关的机构一定要尽到责任,让老百姓能够基本上在放心的状态下,偶尔发生一个,这有什么奇怪的,可能他的保护意识就上来了。[16:23]

 

[陈锡文]:按照我自己有概念以来,今年我60岁了,我自己有概念以来,食品安全这个事,基本上还是在我40岁以后才开始接触到,以前有什么不安全呀。按照中国人基本的方式来生活,我想至少不会出太大的问题。见到特别奇异的东西要关注一下,而且不要赶时髦,我们过去都不吃生的,现在都开始吃生的,我们过去用水冲冲就好了,反正以水为净多洗洗,这个东西是必要的。[16:24]

 

[主持人]:最后请三位嘉宾谈一谈对2012年的期待。[16:24]

 

[董佩永]:2012年是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觉醒,也是政府对食品安全重视,希望2012大家共同关心食品安全,祝愿每一个公民都健康。[16:24]

 

[吴晓青]:在这里给各位网友拜个年,春节要到了,我希望祝广大的网友在新的一年身体好,合家幸福。[16:24]

 

[陈锡文]:我本人有一个具体的愿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2008年召开的,在那个全会通过的《决定》就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在农村的乡镇或者几个乡镇为区域的范围内,要能够全部覆盖三个机构,一是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二是动植物疫病的防控机构;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疫机构,要求这些机构能够尽快的覆盖。[16:25]

 

[陈锡文]:今年元旦刚过,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发出了,过不久还会向全社会公布。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地提出来这三个机构在我们农村乡镇一级要全面覆盖,在今年年底。[16:25]

 

[陈锡文]:要实现这个愿望,确实需要各个方面做大量的工作。我想如果在我们的乡镇,或者在一个县同一个生产区域范围内,几个乡镇合在一起,食品安全检疫检测机构能够普遍建立的话,对我们新的一年,提高整个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就会有极大的作用。所以,健全了,我们可以祝所有的网民,也包括我们几个,能够吃的营养,吃的安全,最后大家都活的健康。[16:26]

 

[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做客人民网,也感谢您的在线收看。我们下次节目再会。[16:2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