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浏览

谁来当“下一个”乡村教师?

日期:2007-03-08  

浏览字号:[][][]



  [场景]

  2006年11月13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庄村文书马占林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请愿书。这份请愿书来自中庄小学五年级,请愿书上除了17名家长殷红的印章外,还有17名学生的签名。请愿书称:“各级领导:我们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希望有老师给我们上课。这学期开学以来,不知为什么,我们学校的3名正式教师被调走了,致使我们班的英语课到现在只上到第2课(现在已经是开学第八周),盼望各级领导帮我们调一些老师……”

  现状:农村缺钱,也缺教师,更缺好教师

  [背景]:2000年国务院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中央财政增加农村教师工资转移每年50亿元,危房改造两年30亿元,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五年50亿元,是历史上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财税体制改革和农村教育发展所带来的经费缺口,仍然没有充分解决,全国仅“普九”期间就举债约500亿元,近几年将要相继进行的大规模校舍建设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数字]:在并不算落后的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观堂乡、王楼乡等6个乡镇的教师中第一学历偏低和学非所教问题突出。1632名教师中没有第一学历是本科的,大专毕业的244人,占15%,中专毕业的880人,占54%;高初中毕业的508人,占31%。国家教育督导团对全国6个省15县的调查结果是,农村教师的缺编问题十分严重,甚至出现空编率高达43%的情况。在中西部,由于缺少外语、美术、音乐、体育等专科教师,有些地方只能两三个学校共用一名教师。以至于出现了“体育就是跑跑步”、“爷爷奶奶教小学,五个老师七颗牙”的顺口溜。

  [分析]:不能补充新鲜血液,现有教师不断流失是农村教师短缺的主要原因。仍以梁园区为例,该区周集乡的一所小学已经17年没分配进一个新教师。退休、生病等引起的教师自然减员加剧了这一趋势。部分骨干教师也想方设法调往城区。同时,城乡教学质量的差距,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正在上小学的孩子送到城里上学。城区中小学生源变多,便不断扩大教学规模,又连续从乡镇学校招聘教师进城任教,进一步造成了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的下降。由此,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了低质徘徊的怪圈。

  [点评]:司富春委员:解决基础教育持续发展面临的人才问题,需要一批热爱、忠诚教育事业,又有相当水平的教师。只有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基础搞上去了,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才可能实现。

  剖析:待遇过低,难引人才,难留人才

  [背景]: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使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了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

  [数字]:农村教师一个月只能拿到600元到700元的国家拨款工资,还有可能碰到拖欠工资的情况。

  [分析]: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日渐困难,许多地区单靠县乡财政已经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的全部经费,贫困地区有的县乡全部财政收入还不够发放教师工资,农村教育面临着经费短缺的严重困难。

  [点评]:有关专家指出:从全国范围而言,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投资法规。作为过渡性措施,首先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后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成本的额度,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

  对策:重开大学毕业生下乡的通道

  [背景]:由团中央、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联合实施的西部计算机实用人才培训计划,于2002年10月在宁夏海原启动。这个项目以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从事长期服务的志愿者为主要培训师资,以志愿者受援学校或受援学校附近具备培训条件的中小学校为培训点,义务为贫困地区广大群众进行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知识培训,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接受培训的人员总数达到100万。

  [分析]:人往高处走,这是千百年来的古训。因为乡村和城市存在明显的差距。志愿服务只是一段时间的,靠道德感召辅以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存在不确定和随意性。

  [评点]:杨利霞委员:从政策上重开一条毕业生下乡的通道。除了出台一整套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如包括生活补助、定级、定资、岗位津贴、住房、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职称评定等。还可仿效服兵役法,制定我国大学生农村服务役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新时期大学生责无旁贷的义务。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滚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