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浏览

让科学和创新精神蔚然成风

日期:2007-03-14  

浏览字号:[][][]



  [故事]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参加第一次全国教学讨论会时,还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他对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按照目前的标准,他没有在国内外主流杂志上发表过规定数量的论文,没有学术专著,没有博士学位,没有带过研究生,根本不可能被评为研究员或教授。

  上世纪末,欧美心肌梗塞等心脏病死亡率高居不下,调查发现与这些国家的人长期食用肉类、牛油等有关联,而作为肉类、牛油等消耗大国的法国人相关死亡率却比美国和英国少一半,这种现象被称为“法国矛盾”。不久前,湖南民间科技发明人许连科提出的“酒化食品理论”诠释了这个矛盾。而许连科只是一名科学爱好者,退伍军人。《科技日报》评价:许连科给我们展示的是民间科技发明人在自主创新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大无畏气概;折射出我国千万民间科技工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分析]

  林溪石委员:我国的科技体制各部门各学科把持和垄断严重,除政府机关控制外,各专业往往由各技术权威把持形成铁桶一个。我国本是一个大国,人才众多,能量不可估量,政府的科技政策应提倡海纳百川的胸怀,公正公开透明公平接纳全民及各种经济成分的创新经验和成果。应鼓励跨学科跨行业的创新,提倡技术兼容和技术渗透。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是各学科互相渗透的结果,只要达到同样的作用和效果,技术手段和研究者个人是否具有学术身份不能作为排斥的手段。

  [点评]

  陈厚生委员:科技创新,体制内的学者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科技创新,也应该吸纳体制外人士。科技创新应从打开封闭的体制和体制内的条块分割开始。企业也是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从目前的情况看,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与国有企业领导一样具有自主创新的愿望,他们愿意投入,愿意以科技的力量壮大自己,并且有灵活高效的激发机制,值得与国企机关互相取长补短。

  时代呼唤科技创新

  [背景]

  我国科技论文总数已超过15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6.9%。我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量全世界排名第9,引文数排第18位,但是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仅排第120位,说明存在大量从未被引用过的论文。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5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其中45岁以下占80%。[分析]

  徐善衍委员:中国每年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文章数量惊人,这么大的论文数量和它们在国际上取得的认可不成正比,科技的投入和产出间不成正比。僵化的学术环境养活了一大批学术期刊和论文协作者,却没有为真正的科技研究带来自由创新的氛围和与国家逐年增加的科研投入相称的成果。搞科技研究,不管对人才还是对其工作结果,要看其真正的影响。什么是真正的影响?论文、专利、软件登记……严格地说,这些东西本身都不是真正的影响。真正的影响要看该论文、专利、软件对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多大的贡献。在中国论文数量比质量更有市场,这种状况是不正常的,对我国今天所提倡的科技创新不利。

  [点评]

  范天佑委员:中国人民对科学家、对学者是非常尊重的,科学家、学者应该是思想纯粹、精神崇高的一个群体,这样的群体中产生欺诈和腐败,无疑是一种严重而恶劣的事情。钱学森先生曾多次提到今日学术界的“世风日下”。从国家的未来考虑,“科学家不尊重科学”是不幸的。科研工作者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我们的科研工作用的是纳税人的钱,绝对不可以不负责任地去糟蹋人民的血汗钱。

  创新的体制和对创新的期望

  [背景]

  2007年3月4日,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农工党、九三学社联组会时指出,要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不懈努力。他强调,创新型国家应该是科学精神蔚然成风的国家。[分析]

  聂玉昕委员:“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理念”应该与改善科研环境结合起来,与改进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反对制止科研中的不正之风结合起来。目前学术界抄袭、剽窃、造假、一稿多投、一稿多发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这些不正之风,都与名利相关,与诸如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排名等一些苛刻的学术评价制度的压力有关。学术评价制度、学术考核、奖惩制度不是要取消,而是应该向合理的方向调整,让一批真正在学术上有发明有贡献的人得到奖励和荣誉。

  [点评]

  钱七虎委员:“人才工程”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某些倾向要值得注意。一是要警惕“人才工程”蜕变成为“包装人才工程”;二是克服人才考核与遴选过分注重绩效的问题;三是切忌违反人才成长的科学规律;四是不要把“人才工程”搞成“折腾人才工程”,僵化的考核干扰基层单位正常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难以培养优秀的人才。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滚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