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浏览

对涉台建筑文物进行普查和保护刻不容缓

日期:2007-03-11  

浏览字号:[][][]


  本报讯(记者 蒋志臻)北京台湾会馆作为祖国大陆为数不多的台湾会馆,和生在台湾、长在北京的台籍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故居等涉台历史建筑遗存,正处于危房改造规划中,极有可能遭遇拆毁的厄运。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郭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遗存的近现代历史建筑存量不多,做好北京市涉台建筑文物的普查、挂牌保护工作,并将其开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郭理委员介绍,海峡两岸血脉相连,文脉相传,历史上的行政隶属关系脉络清晰。1885年台湾建省后,在朝为官的台湾进士施工洁在旅京福建同乡会的协助下,于1893年在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20号兴建全台会馆。1896年左右卖旧置新,在崇文门外大将家胡同(今大江胡同114号)重建台湾会馆。百年台湾会馆,记录了清末台湾举子反对清政府割让台湾,参与“公车上书”的中国近代重大史实,承载着台湾人民与祖国大陆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挚情感。
  “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先请有关文物保护单位和涉台部门组织人力,根据文献资料开展涉台建筑文物普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并实行挂牌保护。”郭理委员建议,“对于可以修缮复原的涉台建筑文物、重点保护项目,可在修复基础上增建扩建为纪念馆、展览馆,扩展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窗口。”
  郭理委员说,涉台建筑文物在全国总体存量较少,比较分散。北京市率先开展涉台建筑文物普查和保护,将对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将为两岸人民保留住一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展示两岸历史渊源的物质遗产。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滚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