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浏览

"那一双眼睛……"

日期:2007-03-08  

浏览字号:[][][]



  “忘不了那双眼睛,本该天真、好奇、清澈的童眸,却透着冷漠和封闭,含着委屈和怨恨……”4日,记者在网上读到了一篇感人且反映了一个时代问题的博客,日记中描写到了农村的留守农民工子女的现状,记者为之一震的同时也深有感触,于是,临近三八节,特地采访了日记的作者,一直关注农民工留守子女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院长李冬妮。

  委员讲述

  时间:2005年元旦

  地点:江西某农村一示范小学出场人物: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院长李冬妮

  故事梗概:那个村是我当年当知青的地方,对它我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因此,我一直没有中断过对这个村发展的调研,和村里的干部也很熟,对这里的百姓也多了一份关心,尤其是孩子的成长。那天,为了做好一个关于农村的调研,我又一次带领我的学生来到了这个村。

  村里领导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带我们去看这个村具有特色的地方——一所示范小学。“这是政府对农民工子女关心照顾得好的一个典范。”村干部告诉我。

  确实,学校的基础建设搞得很好,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设施齐全的图书馆,7、8岁的孩子,住在乡示范学校整齐的宿舍中,有教师关心生活和心理,一费制交费透明,数额不让家长犯愁,我发现有的城里小学条件都没有这么好,这一切似乎无可挑剔。当时,我感到很欣慰。

  可是,当我走进教室,准备和学生讲话时,却感到异常惊奇,大部分孩子的眼光是冷冰冰的,怎么问他们都不吭声,其中我问到一个孩子:“长大干嘛去呢?”“去宁波,我父母在宁波,去做油漆工。”孩子脸上露出憧憬和向往,眼神中可以想象得出父母呆的地方在他心中是多么的美好!一问,原来他父亲是在宁波做油漆工,母亲在宁波一工地做饭。孩子的眼界不一样了,一方面是好,但另一方面说明,从小,孩子对父母是有依赖的,“为什么父母去好的地方了,却把我们给留下来了?”这在孩子心中是个解不开的结,“我恨我的父母,他们把我生下来,自己跑到城里去”。其中一个女孩在后来就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这说明他们心中有了不解、怨恨,甚至更复杂的东西。

  后来我又和另外一孩子说话,他始终不和我说话,明显看得出他很孤僻、封闭,我就问老师:“这样下去怎么办呢?”老师告诉我,他们也只能在生活上多点关心给他们,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委员感言

  目前,社会给了农民工留守子女物质和心理的关爱,但有很多东西不是社会所能给予的。留守子女们需要父母的关爱和交流,在我们调查的典型村庄里,外出务工人员占16至45岁人口的80%至90%,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占有子女家庭的80%以上。外出务工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务工人员在城市里的境况有所改善。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婚龄明显低于城市人口的平均婚龄。外出务工,回乡盖房生孩子成为普遍的模式。孩子那一双双类似的眼睛能否变得透亮起来?我们一方面应该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享有与其他市民一样的待遇;一方面应该给予农民工一个基本的公民教育,留守子女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他们是弱势,因为他们贫困,因为他们无奈。我们除了同情还要想办法如何给他们更多的帮助。

  记者旁白

  李冬妮委员一直很关心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在2005年就提交了关于改善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状况的提案。时隔两年,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子女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媒体,社会对他们的点点关爱,渐渐汇为孩子们成长的温暖的社会环境,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李委员的提案没有白提,为了解决留守孩子目前出现的这种尴尬,她还在继续探讨和研究……


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滚动新闻